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滕丽丽

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滕丽丽

滕丽丽

(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妇幼保健院 辽宁 大连 116031)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100例患儿为主要对象,结合患儿感染病原分为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对两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血常规以及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在阳性率比较上,联合检测相比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上,细菌感染组比病毒感染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对儿科患儿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对不同感染类型的患儿进行鉴别,为医师诊治提供依据,值得普及。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儿科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114-02

C-反应蛋白是临床常见的检测指标,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一般情况,机体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较低,而在出现急性感染、手术治疗以及炎症等损伤时,则会引起血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的上升。因此在临床上,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广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联合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验开始应用在小儿感染类型的鉴别上。本院对收治的100例患儿进行分组检验,旨在总结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100例患儿为主要对象。男患儿67例,女患儿33例。年龄范围为3个月到12岁,平均年龄为(6.0±1.0)岁。其中肺炎患儿29例,支气管炎患儿1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8例,肠炎患儿15例。按照感染病原类型分成病毒感染组以及细菌感染组,其中病毒感染组56例,细菌感染组44例。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患儿入院后1天内对患儿进行末梢全血采集,选择i——CHROMA Reader 免疫荧光分析仪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商品名:艾可美)对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选择日本希森美康sysmex 1800i对白细胞进行检测,c- 反应蛋白的参考值为0mg/L到10mg/L。

1.2.2 采集方法

消毒处理后,对100例患儿进行末梢全血采集,采集管为含EDTA-K2的锥形管,采集量为1毫升,均匀混合后按照常规流程对患儿白细胞进行检测,并对中性粒细胞进行分类。40ul全血加入C反应蛋白检测缓冲液中,混匀滴2滴反应板上,等待三分钟,上机检测。将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在0.70以上,且C-反应蛋白在10mg/L的患儿确诊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C-反应蛋白、血常规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同时比较细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数据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格式为率(%),组间数据比较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格式为(x-±s),组间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反应蛋白、血常规以及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1 C-反应蛋白、血常规以及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比较

检测方法 例数阳性例数阳性率

C-反应蛋白10077 77%

血常规 10058 58%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1008989%

可见,在阳性率比较上,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相比单独C-反应蛋白检测、单独血常规检测更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的检测水平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2 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比较(mg/L)

组别 例数C-反应蛋白

病毒感染组56 7.61±1.02

细菌感染组4475.33±2.42

可见,在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上,细菌感染组比病毒感染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常规在儿科诊断中是常见检测指标,是患儿感染初步评估的重要项目。对于年龄为6个月到12岁的患儿,血常规白细胞的参考水平为11×109/L到12×109/L,新生儿则为15×109/L到20×109/L,在出生后到4岁-6岁这个时间段,新生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值相比淋巴细胞百分值要小。虽然血常规白细胞是细菌感染的一项指标,然而在部分感染患儿中,白细胞计数以及分类指标的变化并不明显,且在患儿情绪、体温、气候以及运动等因素作用下,白细胞计数的测量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对于感染患儿而言,血常规诊断存在个体差异性,敏感性不高[1]。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受到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性因子的调控,一般情况下,机体每天的C-反应蛋白合成量为1毫克到10毫克,急性炎症情况下,合成量每天1克。C-反应蛋白能够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进行反应,在多种细胞因子作用和诱导下,由肝细胞合成产生,机体组织如果受到损害,则会引起C-反应蛋白水平的上升。同时,发病时,C-反应蛋白的上升相比白细胞计数更早,敏感性较高。针对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的鉴别,机体在出现炎症后,C-反应蛋白会随之上升,而对于病毒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大部分显示正常,因此在病原鉴别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此次研究显示,在阳性率比较上,联合检测相比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上,细菌感染组比病毒感染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薛勇[2]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联合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对儿科感染患儿进行检测,敏感性高,且对病原鉴别具有较高敏感性,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孔燕.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药,2014,27(3):162-163.

[2] 薛勇.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09-110.

论文作者:滕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  ;  ;  ;  ;  ;  ;  ;  

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滕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