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城北中心卫生院 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肺炎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得到提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匀可发生,冬春两季发病最多。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或者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困难等[1]。小儿肺炎是威胁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病程较长,并且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在临床上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为进一步分析其效果,本文以2013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82位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了常规治疗和小剂量雾化治疗对小儿肺炎治疗的效果,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7.53±1.13)月;对照组患者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4个月—7岁,平均年龄(7.24±1.23)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2.1 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以及退热、补液、镇定等治疗。时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2.2 雾化吸入治疗 在进行常规的抗感染以及退热镇定等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①准备好小剂量雾化吸入器,调配雾化溶液,包括a糜蛋白酶5mg、病毒挫0.1g、庆大霉素40000U三种基本药物配合肝素钙以及生理盐水调配,完成后将待吸入的药物放入贮液罐内,注意将贮液罐内的液体稀释至4至5毫升[2]。②调节小剂量雾化器内气体的流量,一般为常用8L/ min,根据患者年龄状态,选择合适的型号的咬嘴等连接方式,将雾化器与患者相连。尽量选择密闭性比较好的咬嘴减少刺激,增加输送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缓慢的进行呼吸,间隔定时作深吸气到肺总量时可屏气几秒,对于年龄较小无法自主深呼吸的小儿患者,需要医疗护理人员留心观察其雾化器使用状态,雾化治疗的时间一般持续15min左右,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3]。④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医疗护理以及医疗指导,并观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是否出现副作用等,一旦出现副作用,需联系主治医生尽快调整雾化吸入溶液比例或内部药物成分,如患者对雾化治疗方式接受不良需停止雾化吸入治疗过程。
1.3 评价标准 显效:发热在治疗3天内消失,治疗7天后咳嗽有明显减轻;有效:发热在治疗7天内消失,治疗10天后咳嗽有明显减轻;无效: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在治疗10天后没有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时间 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困难(3.1±1.5)天,发热(2.1±1.6)天,咳嗽(6.8±3.6)天;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困难(3.6±1.8)天,发热(3.2±1.7)天,咳嗽(8.1±4.1)天。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治疗患者治疗有效人数39人,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34人,有效率为8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危害幼年儿童生命安全的危害极高,而伴随着空气污染以及病毒的不断传播,近年来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小儿肺炎往往伴随着发热、咳嗽、呼吸急促以及胸闷等症状,危害性严重。由于幼年儿童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十分狭窄,并且患者年龄较小肺部组织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为治疗带来很大难度[5]。小儿肺炎在治疗上如果初期得不到正确有效的治疗十分容易反复,并且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或者肺炎病情出现恶化。近年来关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愈来愈多,这其中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法就是一种很好的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手段。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通过将带有治疗药物的贮液罐与喷嘴相连,借助雾化器喷嘴周围产生的负压将药液卷入高速气流并且粉碎成细小的雾滴,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6]。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患者使用小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登瑞,朱延明,赵兵.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17,29(01):2849.
[2]杨庆.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5):158+161.
[3]邢艳.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观察及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16):175-176.
[4]杜华.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04):148-149.
[5]卢继芳.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婴儿重症肺炎11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3,23(09):148+150.
[6]杨钧.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42(13):58.
论文作者:李文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患者论文; 小剂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