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梅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急诊护理路径。结果: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有92例患者生还,8例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2.0%,病死率仅为8.0%,急救满意度为95.0%;92例生还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脑水肿、1例肺栓塞,在及时对症救治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救治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路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77-02
脑卒中指的是脑动脉主干、皮质的动脉发生破裂或者粥样硬化引起脑出血或者脑梗塞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急性脑卒中发生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救治,否则病死率将显著提高。急诊护理路径是护理人员针对某种疾病按照一定的科学性和时间顺序制定的患者护理计划[1],本次研究将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选取我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120指挥中心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发病6h以内。排除近半年内有脑卒中,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8~75岁,平均(70.2±3.4)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发病6h以内。CT显示病灶情况:59例基底节,41例脑叶。
1.2 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发病后情绪焦虑不安,严重的患者会有濒危感,因此治疗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地进行心理护理[2]。在护理过程中培养患者的信任感,对患者保持体贴入微,亲切鼓励的态度。适当情况下和患者有身体接触,例如握手、按摩等,缓解其心理压力。
1.2.1病情评估 (1)电话评估:医护人员抵达患者受伤现场前可以通过电话遥控在场的目击者以及家属等进行初步施救,并且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尽量减少急救占用的时间,提高效率,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待救护车赶到。(2)现场及转运评估: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MEWS 评分主要是评估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以及瞳孔,每项分值为1~3 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3]。(3)急诊科评估:到达急诊科后,进行第二次序贯评估,并且予以各项身体检查。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准备。
1.2.2救治护理
1.2.2.1院前急救护理 抵达现场后,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抬高头部30°,头偏向一边,不可摇晃头部,及时清理口中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道顺畅,室内应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静,降低噪音以防对大脑造成刺激。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常并发低血压、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应立刻展开救治,给予高流量吸氧治疗,同时进行溶栓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舌头后坠无法解除,则利用开口器将舌头牵拉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正常体液循环预防发生休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转运时对患者进行密切病情监护,采集患者的分泌物和血样。若患者神志不清则对症护理休克和低血压症状,确保安全转运到院。打电话向院内急救人员说明情况,让其做好抢救准备,确保患者入院后可快速实施抢救。
1.2.2.2院内急救护理 转运至医院急诊室后,立刻启动绿色通道,先抢救后挂号付费。护士在1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的初步评估,病情询问及查体,20分钟之内迅速完成气道开放、吸氧、采集血标本,补液等。护送患者至放射科进行CT/MRI检查,对脑卒中病灶位置进行确定,明确诊断结果。通知专科医生到现场会诊,根据患者病情及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救治方案,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及时联系手术室,护士30分钟之内做好手术前的相关准备工作,然后将患者安全快速的转运至手术室或介入室或专科相关科室接受专科治疗。
1.3 评价方法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
2.结果
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有92例患者生还,8例死亡,救治成功率为92.0%,病死率仅为8.0%,急救满意度为95.0%;92例生还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脑水肿、1例肺栓塞,在及时对症救治后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见下表。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伴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形成后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否则会进一步引发脑梗死、脑出血、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等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病死的主要病因。我国每年的脑卒中新发病患者约有140万左右[4],其中约90万人因病死亡,而存活的50万人中约有70%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即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有关资料研究显示[5],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因此如果在发病后2小时内及时准确诊断并且给予快速、有效、到位的急救护理措施就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由此可见,急诊护理路径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和必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救治成功率为92.0%,病死率仅为8.0%,急救满意度为95.0%,取得了满意效果。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护理脑卒中的实施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晓薇,廖燕琼.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5):523-524.
[2]黄丽燕.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实践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5(7):645-646.
[3]郭亚君.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9(26):223-225.
[4]樊秀枝.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01):255-256.
[5]刘春霞.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9):46-47.
论文作者:董健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急诊论文; 路径论文; 病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