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交通运输局造价站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公路建设费用最终由公共财政、使用者承担,直接关系公共利益;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构建可持续交通、廉洁交通,需加强工程造价行业监督管理,以此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监督管理
一、工程造价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巨额建设资金,公共财力不足,国家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财政投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公路建设成本受人工、材料、土地、环保、建设标准等因素影响,以及民营资本在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想方设法“做大投资”争取较高的收费标准和较长的收费年限,公路建设成本及收费标准越来越高,加上公路建设腐败案件的曝光,公路建设成本及收费标准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质疑。
目前,国家治理由“法制”向“法治”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存在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或贯彻执行落实不到位。参建单位造价控制履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单位为了赶进度、工程经费宽裕、提取更多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等放宽造价控制;二是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不高,给投标单位利用设计文件缺陷进行不平衡报价、借设计变更等谋利造成可乘之机;三是市场行为不够规范“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变更挣钱”的现象仍然存在,施工方与设计、监理单位合谋,未严格按照行业规定和合同约定开展设计变更报批和实施,使工程费用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四是造价咨询单位独立性不足、公路专业造价能力薄弱、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尚未建立等,影响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质量;五是投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公路建设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出现偏离;特别是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复前启动的招商项目,设计单位容易失去职业理性和专业公平,投资人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咨询审查、财评等单位千方百计施加影响,不利因素叠加使工程造价偏离合理范围,廉政风险加大。
公路建设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远未形成,社会、企业和个人诚信不同程度缺失,若完全放开造价管理,由市场调节,容易出现造价管理混乱和失控。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构建可持续交通、廉洁交通,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工程造价行业监督管理,在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行业监督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
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是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工程造价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可有效增强参建各方及其人员的法治观念、合同履约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促进参建各方依法依规开展造价活动,是实现有效的造价管理的基础。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法律层级的有《公路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行政许可法》等;地方性法规层级的有《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甘肃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部门规章层级的有《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地方政府规章层级的有《云南省交通运输工程造价管理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陕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等。
放眼全国,仅有3个省份专门制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缺乏全国性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虽在全国性实施,但法律层级和效力低,不利于行业主管部门的造价监督管理。从实践看,云南省造价管理既有地方性法规,又有地方政府规章,能有效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造价监督体系建设和工作成效处于全国领先。
多元化投资形式下,造价管理问题更加突出,急需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全过程造价监督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加强和完善行业造价监管体系,引领和推进项目造价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公路造价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参与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政府部门有发改、财政、交通、审计部门,但各部门的管理责任、管理侧重点、价值取向各不相同,且不是全过程地参与公路建设项目各阶段、各环节的造价控制,相互间必要的联系和有效的协调配合不够,加上业务能力和专业性上有所欠缺,影响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公路建设的项目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全过程的行业造价监督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更具有技术、管理优势,以贯彻执行落实交通运输部部令《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为核心,首先加强和完善行业造价监管体系。
在行业造价监管体系建设中,抓住机构改革契机,建立和完善部、省、市、县四级行业造价管理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明确层级职责分工,实现全覆盖的分级管理。造价监督相关行政职能划归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内设机构,造价管理机构具体承担造价监督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工作重心从侧重造价审查向加强全过程造价监督管理转变。同时,进一步加强自身造价管理能力建设,以贯彻执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交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为抓手,立足造价管理专业性、技术性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推动职业化建设,配足、配强造价机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地系统梳理各阶段各环节的造价管控需求,加强行业指导、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丰富造价管理手段,完善行业造价监管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引领作用,着力推进项目造价管理体系建设。建设单位主动接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造价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落实造价控制的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督促勘察设计单位落实设计造价控制职责,注重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科学确定设计方案,合理编制工程造价,加强重(较)大设计变更等的预控;督促咨询审查单位落实审查职责,确保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督促施工、监理单位按照行业和地方政府规定、合同约定,开展计量支付、设计变更、材料调价、索赔和竣工决算等造价控制工作。
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业造价监管成效
(一)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促进行业自律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直接参与公路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结算各阶段、各环节的造价管理工作,其信用意识、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直接影响到公路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以及投资效益和廉政风险防控。
2017年9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工程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且属于准入类职业资格,交通运输工程造价工程师注册及相关工作由交通运输部负责,建立和完善行业造价执业和信用管理制度,对所有公路造价从业人员进行动态监督管理,在交通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对公路造价从业人员的失信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促进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造价活动。
(二)着力推进造价管理标准化建设
按照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业务工作内容,做好计价依据、管理流程、管理技术三大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为建立造价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信息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和标准,有效提升行业造价管理水平。
1、计价依据标准化
2018版估算和概预算编制办法、配套指标和定额与2007旧版比较,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对现有计价依据的完善和补充,一是制定新计价标准配套文件的省级补充规定,二是针对既有的计价依据空缺或不适合新工艺要求等缺陷,制定补充定额和项目补充计价依据的编制指导意见和研发配套软件,三是建立与人社部门发布的最低人工工资标准为基准进行联动调整定额人工工资标准的调整机制,四是制定材料价格信息工作规范,五是发布部级《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清单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约定与修正、变更计价等进行规范,减少造价争议。
2、管理流程标准化
重点做好造价文件编制和审查、造价监督内容和流程、从业人员执业管理和信用评价、项目造价信息(含重大设计变更)公开的标准化建设。
3、管理技术标准化
一是做好各阶段造价文件编审技术标准化,建立定额计价体系和清单计价体系转换的指导意见;二是做好各阶段造价文件编审质量评价标准化,科学制定评价标准,量化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挂钩。
(三)建立“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核定”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行业造价监督工作规范,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核定”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实施项目前期阶段有效控制,设计阶段严格造价审查,施工阶段动态监督检查,竣工决算阶段详细造价审定等多阶段多环节控制,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府造价管理目标。
(四)建立造价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根据行业全过程造价管理需求,建立造价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分设造价文件审核、造价监督、计价依据管理、材料价格管理、资质资格管理、信息公开功能模块,实行动态管理、动态监督,根据参建各方和社会公众对造价信息的需求,针对性设置各个功能模块使用(访问)权限,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行业监管部门和参建各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推进信息主动公开和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发现资金使用和造价管理机制运行中的存在问题,及时修补造价管理漏洞,促进行业造价管理工作公正透明、优质高效。
(五)积极开展造价业务咨询,保障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1、计价依据咨询
计价依据咨询面向政府相关部门和项目参建各方,主要对估概预算编制办法、配套指标和定额、补充规定,预算体系转清单计价,行业造价管理规定,造价控制风险识别和防控等进行解读和指导。
2、工程造价纠纷调解
工程造价纠纷调解面向合同双方当事人,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当事人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采用说理式引导解决纠纷,具有快捷、社会效益好,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引导合同双方依法依规开展造价活动。
五、结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密围绕交通强国战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加强造价监管体系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程造价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工作实效,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造价论文; 行业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主管部门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