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文本的教学价值——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苏教版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文本论文,另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别样的生命体验:拓宽学生的人文情怀
《前方》是曹文轩的一篇摄影散文。文章从一节破旧的车厢、一群漂泊的旅人、一双迷茫的眼睛写起,揭示流浪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进而指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全文弥漫着“前方”的虚无感、人生的漂泊感,这对那些刚升入高中、兴奋地憧憬着“前方”“人生”的青少年无疑是“一盆冷水”。这是我们许多人第一次接触这篇课文时的共同想法。我们甚至怀疑这篇课文的“价值”就在于瓦解或是颠覆十五六岁孩子的浪漫主义人生憧憬。
然而当我们一次次深入文本,我们越来越发现,作者关于人类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的思考是充满理性精神的,是对人的境遇进行的文化与哲学的沉思。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涉世不深,但又渴望探知人生、思考人生;他们关注自我,又开始注意他人;他们想法幼稚,但又为深刻的发现而欣喜;他们的思考感性居多,又常常追求理性:他们处在懵懂向成熟的过渡期。文章为他们提供了从人类文化心理观照世相人生的视角,跳出人生的小情调、个人悲喜的纠结而去关注人的命运,让他们从模糊的悲观主义人生观的阅读初感中跳出来,转而以俯瞰的视角、悲悯的情怀去认识人生、人类,这是人的精神成长的一次洗礼,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从这个层面来说,《前方》的教学价值是毋庸置疑、不容低估的。
新锐作家周晓枫的《斑纹》在不厌其烦地描述了自然界的动物外在的各种颜色图案构成的花纹之后,又把我们的视线引向大地上四季的不同色彩和形态,而后跳出地球从“神”的视角欣赏地球上“褐色的古怪斑纹”,最后作者“神秘”地说:“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初读文本,我们似乎摸不着头脑,只觉得眼花缭乱,又觉得很有滋味。仔细阅读,你会发现,《斑纹》是在向高中生的情怀里注入新鲜的人文血液。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其实和世间万物一样,共同构成斑斓的世界。正如利奥波德所言,人应当“像山那样思考”,用平等的姿态、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自然万物,与其和谐共生。这种基于生态伦理学的思考,是对人类沙文主义的反叛,让学生跳出人类视角,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感受人类和自然构成的伟大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斑纹》是极有教学价值的。《前方》让学生走出小“我”的局限观照人类,《斑纹》又在《前方》的基础上让学生跳出人类的局限俯瞰世界。周晓枫以她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拓宽了学生的人文视野。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在《直面苦难》中一反培根经典的英雄主义苦难观,从平民的视角审视世间的苦难。他说,面对自然悲剧,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他又说,人天生是软弱的,唯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学习《前方》之后,我们懂得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悲悯,以一颗小小的心去悲悯人类,似乎有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在内心呼唤关怀。周国平的文字,似母亲轻拍着经历一场恐惧事件后的孩子,他同情你,又鼓励你擦干泪水,用作为人的生命的尊严去直面那些避不开的苦难。那种生命的关怀是要让人落泪的!《直面苦难》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它启发我们怜惜自己脆弱的生命,为我们卑微而有尊严的生命感怀。
从《前方》出发,步出自我生命的小圈子,眺望、感怀人类的命运;又从《斑纹》登上云梯,步入云端,俯瞰人类与自然构成的世界;而后再回到人间,深入生命的内核,怀着人类特有的尊严感,关怀自己卑微而脆弱的生命。这些“另类”作品以作家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丰富了十五六岁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经历了一场别样的生命教育,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他们的人文胸怀,为一生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人文根基。
二、鲜见的表达形式:完善学生的阅读经验
从最初的阅读开始,通过大量文本的学习和课外自主阅读,我们积累了许多关于不同体裁文本的阅读经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内省化的阅读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包括语言的、结构的、写作技巧的、文体特征的。我们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程去阅读,进而阐述文本的意义。带着这些阅读知识和经验,对传统文本的阅读,我们似乎都可以直接抵达理解的层面。当然知识的局限、人生经验的不足、思想境界的肤浅会影响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过一般文本的表达形式已不会对我们的阅读构成大的障碍。
当《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斑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迷惘了。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主要内容讲“我”受了伤后,被汽车运到一所临时医院,在被抬往“手术室”的路上,“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景象。最后,“我”发现,我所在的正是“我”的母校,并且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情节简单,但学生读后却有诸多困惑:“我”在这所中学学习了八年,可是为什么等到被抬到这所学校的时候,迟迟不敢肯定这是“我”的母校?文中写了学校里很多的设施、摆设,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为什么炮声是均匀而有节奏的,是高雅的?小说结尾,为什么“我”喃喃地说“牛奶”?小说题目叫“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把那个“达”字写进去,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这篇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同一专题的战争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却没有遇到这样多的阅读障碍呢?这是因为两篇小说的叙事结构的差异。《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虽有插叙,但从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来看,依然是直线发展型的叙事结构,是符合传统阅读习惯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是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小说。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通常用破碎的片段作为作品的结构,而省去了传统文学中使用的说明、过渡、结局和解释。这类作品的主题通常是暗含在作品中,而不是直接陈述出来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不确定感,从而强迫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种叙事结构是学生不知道或少见的。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理解了,就获得了相关的阅读知识和体验,以后再接触到类似作品就有了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
阅读《斑纹》遇到的障碍是文体的辨别。教材把它和《南州六月荔枝丹》等传统说明文放在一个专题,然而文本中又有大量的文学化描写和针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议论。学生疑惑,这是说明文还是散文?教材编写者认为:“选择这一篇文章是想让学生懂得,现在的文体正在走向交叉、融合,表达的内容也往往非常丰富,科学、人文,包括艺术,有时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可以在这些文章中获得科学知识,并把这些边缘性、交叉性文体的表达方式吸收到说明文中来,以丰富说明文的内涵。”随着文学的发展,文体也在不断创新变革,类似于《斑纹》的文体也越来越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这种文体的变革现象,通过《斑纹》的学习获得相关的阅读经验。
《听听那冷雨》中有许多长长的不加标点的句子,有违汉语的语法规则。而余光中却在用汉语表形表意表音的特点渲染意境,传达情思,创造着汉语的美丽。文本表达的局部“另类”现象在苏教版教材中还存在。
其实这种“另类”的表达形式是有价值的。“有一个目的是每一篇本文都必须达到:它必须肯定自己将被阅读;可以说,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此。”“可是如果本文过于迅速地被理解了,它就过早地结束了生命。所以,另一方面,本文出于自身的利益必须延长读者的理解过程,以保障自己的生存。为达到这一目的,它就会引进一些读者所不熟悉的成分,以增强这样那样的难度,或者仅仅延迟展示预期的有趣内容。”(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这些“另类”文本也塑造着读者。“正如本文事先设定了一种将由读者在外面带来的能力一样,在阅读过程中,它也会在读者心中培养起一种对付本文所必需的独特能力,常常诱导读者改变其先前的观念。”(同上)
从阅读这些“另类”文本最初的困惑,到“惑”之被解,学生获得了原先知识结构中没有的知识、原先经验系统中没有的经验。这样,作为读者,学生已然提高了阅读的层次,为以后的阅读准备了更为完备的“先结构”。
三、痛苦的阅读经历:感受审美的高峰体验
审美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精神体验,是文学作品阅读的最高境界,或者说终极目标。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有生活经验、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知识背景、阅读经验,当读者以其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情感内容去体验作品提供的广阔世界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内容时,他的现实经验与作品提供的艺术化的生活经验遭遇。如果两者相融,情感就会产生共鸣;如果有交集,读者就会通过想象和联想,激起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对当前生活的感受、对未来世界的向往,情感就会得到激发和升华。这个过程,读者享受到美的愉悦。读者还可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这个行为本身而体验到情感的愉悦。在阅读中,读者就会面对文本中语言构成的某种文学形式,而这一形式不同于读者心理结构中已形成的经验模型,这就会刺激读者对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感知,重新加工、组织,从而形成新的知觉完形。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会体验到阅读的艰难甚至痛苦,当然也可能有破茧而出般的愉悦。这个过程也是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另类”文学作品之所以显得“另类”,就在于它在作品思想的深度与高度、表达形式等方面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给读者带来了痛苦。
还是以《斑纹》为例。刘祥在《每道斑纹,都有存在的理由——〈斑纹〉赏析与解读》一文中如此论述:“对于绝大多数习惯于阅读《读者》《意林》等时尚文摘刊物的读者而言,阅读周晓枫的散文,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一方面来自于周晓枫那天马行空的文笔。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总是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意想不到的表述方式,表达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超越了我们习惯思维模式的言语模式,不但带来了阅读上的障碍,使我们置身在文字的海洋中晕头转向,而且摧毁着我们在既往漫长学习过程中积累下的种种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壁垒,迫使着我们必须在她所布设的奇幻城堡中辗转腾挪,直至精疲力竭。另一方面的痛苦,来自周晓枫文字背后的深邃意义。周晓枫的散文,特别善于捕捉内心深处潜藏的真情实感,并将它们过分铺张地呈现在文字之中。这种真情实感,没有任何伪饰,许多成分尚且与盘踞在民族心灵中的传统道德相抵触相违背。有人评价说她的文字绝少烟火气,着了魔道,有些妖风。”(《新高考》:高二版,2007年第9期)
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关于文本有一段表述:“快乐的文本就是那种符合、满足、准许欣快的文本;是来自文化并和文化没有决裂的文本,和舒适的阅读实践相关联的文本。极乐的文本是把一种失落感强加于人的文本,它使读者感到不舒服(可能达到某种厌烦的程度),扰乱读者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各种假定,破坏他的趣味、价值观、记忆等等的一贯性,给读者和语言的关系造成危机。”一旦读者在经历了这样的期待失落之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心理经验,他所体验到的创造的狂喜足以抵消先前的不舒服,达到审美愉悦的高峰。别林斯基甚至说:“由不能理解的艺术作品所引起的兴奋是痛苦的兴奋。”这些“另类文本”正如巴尔特所说的“极乐文本”,对它们的理解应当是痛苦的,但也是“痛苦的兴奋”。
如果我们面对另类文本时,不采取回避与一味指责的态度,而是去经历“审美的历险”,那么,这种痛苦的体验必定是极其深刻的,也是极其美妙的、有价值的。
然而这种审美式的阅读在现今的语文考试中极少涉及。语文阅读考试以概括、理解、分析、鉴赏为主,诚然,这些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高中生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力,而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精神体验性的审美,由于其考试评价的难度被我们舍弃。在应试教育依然猖獗的今天,“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口号“深入人心”,它又常常被我们在教学中忽视。阅读审美教育已沦落到了边缘化的境地,这是值得警惕的。
四、陌生的教学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另类文本也给教师带来了麻烦。有些文本教师也读不懂了,或者读起来不像传统文本那样轻车熟路了。于是有人指责教材的编写者,有人干脆抛开这些文本。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了,难以面对日益发展的文学。其实,新的文学样式、文学表达形式层出不穷,也有许多早就存在,只是我们接触关注不够。二是教师的头脑严重僵化,限于应试的束缚,失去了接受新事物的激情甚至是能力。老教师如此,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教师也是如此。这是相当可怕的现象。三是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新课程实施,新教材使用,培训也不少,但被动式培训的效果让人怀疑。我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更是教师个体主动从事的事业。
苏教版教材编写者之所以选编了一些“另类”的文本,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以人为本,不仅指以学生发展为本,还应包括以教师发展为本。难以想象以知识体系为逻辑起点,把语文学习流水线化的教科书与教学能留给教师多少创造的空间;难以想象许多年甚至一辈子面对较少变化的一本教科书,教师能够得到较好的专业发展。新的课程、新的教科书应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求平衡和张力,立足现实,追求理想,而不是放弃理想;新的教学,应当在教师的适应与不适应之间寻找平衡,给教师一定的压力和挑战,而不是被动适应。”(《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介绍》,《现代语文》2005年第4期)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另类”文本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教师在这陌生的教学视野里,可以主动掌握寻求发展的机遇。借此,我们可以更新学科知识结构,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寻找崭新的教学视角。
《斑纹》的困惑对教师来说不是周晓枫言说的内容和思想的人文强度,凭着语文教师的素养和阅历是可以理解的。困惑来自文体的“不规矩”。我们对文体的认识囿于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以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知识框架,这些文体知识还经常在我们头脑中打架。其实说明记叙、议论只是表达方式,谈不上专门的文体。说是文体只是传统语文教学为了教学的便利而产生的一种说法。关于文体知识,近年来的讨论已越来越清晰。质疑《斑纹》文体是说明文还是散文,这本身就是一个谬误。如果我们有对文体的新认识,就不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它是散文,或者叫科学小品文,如法布尔的《昆虫记》。从散文的角度去教学,那我们就应当把作者基于自然斑纹的人文思想以及语言的诗性确定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教授说明顺序和方法等内容。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障碍来自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和意识流的结构方式。我们有了这些知识,从意识流的特征入手,理解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的作用,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刻意义。
《听听那冷雨》的障碍来自余光中散文的语言。我们对散文的理解过多关注于语言符号的意义层面,其实汉语的特点是它既表音又表形表意。《听听那冷雨》的语言把汉语音形意结合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了独特的表达魅力。因此,我们应当把有情味的朗读确定为教学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