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比较螺钉固定与未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论文_万明,王康振,郑晓明,黄伟彥,彭杰威,韩海宁

中山市骨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螺钉固定与未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踝部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在进行骨折复位处理后仍有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5mm以上,且拉钩试验结果为阳性的确定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共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25例,对比组未行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使用螺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TFCS参数和AOFAS优良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TFCS参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研究组在术后第一时间和观察终点的TFCS参数中均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AOFAS踝关节优良率为96%,对比组患者AOFAS踝关节优良率为24%,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 螺钉固定治疗相比于未行螺钉固定治疗来说能够更好的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螺钉固定;下胫腓;损伤;疗效

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下胫腓的作用就是维持人体踝关节部位的稳定[1],如果该部位受到损伤,就会导致患者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给患者的日常行动和生活均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关节炎等诸多并发症状[2],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病症之一。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多使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但也有部分患者未行螺钉固定,两者手术治疗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对螺钉固定治疗与未行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报道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踝部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在进行骨折复位处理后仍有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5mm以上,且拉钩试验结果为阳性的确定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共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25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2.68±8.41)岁,左踝损伤11例、右踝损伤14例,对比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1.33±8.95)岁,左踝损伤10例、右踝损伤15例,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急诊手术处理,使用X线进行检查和术前血液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待确诊后针对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医护人员要求患者在手术前禁食禁水,然后开始实施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首先,术中体位依照实际骨折情况而定,可平卧或侧卧,然后进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其次,手术主治医生沿患者腓骨外缘部位切入,待骨折部位显露出后清除碎骨和淤血,选择适宜的钢板将骨折端固定后仍有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对比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未行螺钉固定,研究组患者实施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完成骨折修复后,选择单枚4.5mm螺钉,三皮质固定,螺钉与腓骨呈垂直90°,然后向前方倾斜30°。待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均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待其稳定后移送至病房内,术后第1天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定期对患者进行生化指标和血液分析的复查,叮嘱患者按时换药,给予患者一定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在术后观察疗效时,需在术后三个月,取出下胫腓联后螺钉后再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1.3.1TFCS参数:医护人员对患者术前、术后第一时间、观察终点测定腓排间隙参数[3],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2AOFAS踝关节优良率:术后三个月,取出下胫腓联后螺钉后进行随访和观察,记录踝关节肿痛和活动度,分为优、良、差三方面[4],优为患者治疗后无不良反应症状,正常行动不受影响,良为患者无不良反应症状,日常行动受到一定影响,差为病症无改善或更加严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Excel 2010进行录入校对,采用SPSS 16.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不同资料类型以及检验目的分别进行t检验法、卡方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不同组别患者手术前后TFCS参数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TFCS参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研究组在术后第一时间和观察终点的TFCS参数中均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下胫排联合损伤主要是由于在胫腓骨远端和韧带复合部位,下胫腓对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起到极大的作用,由于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临床中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病症,临床检查多使用X线、CT或MRI进行检查,待确诊后进行进一步治疗。以往,临床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未行螺钉固定,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日后健康恢复的影响较大,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随着手术治疗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螺钉固定应用在下胫排联合损伤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频率越来越高。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TFCS参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研究组在术后第一时间和观察终点的TFCS参数中均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可见治疗后不同螺钉固定方式对TFCS参数影响较大。研究组患者AOFAS踝关节优良率为96%,对比组患者AOFAS踝关节优良率为24%,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相比于未行螺钉固定方式来说,实施螺钉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踝关节优良率,有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中使用螺钉固定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有效改善TFCS参数,也极大的提高了踝关节优良率,临床实践中可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清华,余斌,李忠等.下胫腓联合螺钉位置对踝关节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9):778-783.

[2]王莲朋,易开君,丁慧勇等.可吸收螺钉与普通皮质骨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5):103-109.

[3]程玉达,王莉恩,周军等.双纽扣缝线系统取代螺钉固定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对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6-48.

[4]郭建华,郭立平,马志刚等.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4):119-122.

[5]刘清华,余斌,张堃等.下胫腓联合螺钉位置对踝关节活动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9):784-787.

论文作者:万明,王康振,郑晓明,黄伟彥,彭杰威,韩海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研究比较螺钉固定与未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论文_万明,王康振,郑晓明,黄伟彥,彭杰威,韩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