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我国输变电线路的施工范围逐渐扩大,其整体水平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面对这种情况,要想保证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就需要提升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并对输变电线路展开科学的管理和维护,这是促进我国输变电线路施工良好发展的必然条件。为今后输变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打好基础,满足人们对电能运行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发展。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运行管理;维护
一、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从2016年到2017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持续上升,其中在2017年5月,累计用电量最高,为56000亿kW·h,这对我国供电企业以及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情况,要想保证供电效率以及电路运行的稳定性,则需要对目前的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展开优化,根据输变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最终达到提升输变电线路运行稳定性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对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展开优化管理,能够保证我国电路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为今后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二、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
(一)导地线定长加工
计算出每个耐张段内子导线和地线的长度后, 一般以每相导线的最长子导线和地线长度做为控制量进行配盘, 确定每盘导线的加工长度。耐张段内的子导线或地线可由一根或数根导线或地线组成, 每相导线或地线可由一盘或多盘组成。
每盘导线上应在端头和尾部做明显的标记, 两标记间的距离为该盘导线加工盘长, 两个标记外各预留5 m导线用以施工操作。导地线在加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加工时的温度和张力, 并移交给施工单位。
导地线加工长度由高精度计数器控制, 导地线长度误差应控制在0.5‰以下。加工过程中用静态张力仪测量导线的加工张力, 同时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二)装配式架线控制措施
内蒙古锡盟-胜利1 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科技项目组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条件, 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为保证装配式架线工程顺利实施做了如下工作。
调研先进测量技术。项目组调研大量先进的测量技术, 在该项目中将有多项测量技术进行使用, 包括0.5"全站仪无棱镜测量技术、静态GPS测量技术以及激光扫描技术等。以上先进测量技术将作为技术储备为后续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创作条件。
设计握着式可调节耐张线夹。该耐张线夹引流部分采用握着方式连接固定, 可以多角度调整, 可以有效解决八分裂导线跳线安装难题。耐张管通过架设护套管 (已经完成设计加工) 可以通过滑车, 取代当前架线施工采用临时牵引头, 减少高空压接, 降低施工成本。
与导线厂家调研精确计米设备。项目组已与导线厂调研了多种精确计长设备, 通过各种方案比选以及经验参考, 初步考虑采用履带式计米器可以满足控制在0.02%的精度要求。因工期紧张, 未能如愿实施, 但是相关技术储备可以服务后续导线生产线的改造提高。
(三)特殊性能的冷喷锌技术应用
冷喷锌技术也属于输变电线路施工当中的主要技术之一,这一技术在现阶段的输变电施工当中,拥有相当高的应用成效,本质原因在于这一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冷喷锌当中,往往包含了相当高浓度的金属锌,而金属锌的性能在于自身的密度非常高,可以对铁一类的金属物质形成良好的保护功能,使得这些金属不会在电化学施工的过程中轻易地融化掉。同时,冷喷锌技术所具备的防腐蚀性能也非常强,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金属物质完全地包围在其中,使得外界物质难以接触到内部的金属线路,不会轻易出现腐蚀问题,有效解决了传统输变电线路存在的不足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冷喷锌技术的环保效益也较为良好,它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薄膜,而且这一过程往往不容易形成任何废液,不会影响或者破坏周围的环境状况。而且,冷喷锌技术不需要依赖电能进行操作,也不会在应用的过程中消耗热能,整体的成本消耗非常低,能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因而在输变电线路施工当中往往较为常见,具备良好的应用成效。
(四)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杆塔技术
尤其是在农村,田地里隔一段距离会出现一座塔式建筑物支撑着输电线。这种用来支撑输电线的塔式建筑物就是杆塔。杆塔的结构和型式对整个杆塔工程十分重要。在丘陵和平原地区,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而在一些垂直档距较大且出现走廓受到限制的地区,主要采用承受大的铁塔。另外,杆塔是成组出现的,这也就形成了杆塔组立的两种方式:分解组立和整体组立。所以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土杆主要采用整体组立的方式,来增加其承受力。
三、输变电线路施工的管理维护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输变电线路管理制度
对输变电线路展开的施工,需要具备管理制度保障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也将成为施工质量的关键维护手段,如果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合理的运行必然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不利于管理维护工作的展开。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施工技术的开展,维护工程的实施。首先在管理制度中要建立管理责任制度,需要将工程的维护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避免员工之间出现互相推脱的情况。其次要建立设备管理制度,需要对设备管理的流程进行规范,员工要在工作过程中随身携带设备的管理手册,按照管理手册的内容展开规范的管理。员工需要在管理手册上随时登记设备的检查记录,保证检查记录和实际情况是相一致的。如果在检查工作中发现存在问题,需要立刻采取处理办法,避免设备问题进一步扩大。
(二)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
在进行施工建设时,要根据其具体的施工环境选择相应的高质量的原材料。因为原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线路系统的稳定安全与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原材料的调配和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单独组建质量管理部门,让其对所用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测试,只有通过质量测试的原材料才能为施工所用,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三)建立日常管理维护机制
针对输变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十分关键,是保证线路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使用有效的检修方式展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日常维护机制。例如: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将每天的工作内容确定下来,尤其要将检修工作要点提出来,让检修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检修计划,保证工作人员按照维护机制完成工作。其次,需要对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需要根据问题编制出应急预案,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和处理。供电企业作为服务企业,需要将检修工作放在低峰期展开,避免对用户产生影响,让检修损失控制到最低水平。最后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展开检修工作,以保证检修质量的提升。例如: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线路施工展开监控,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随即展开返修工作,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四、结论
社会经济要快速稳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电力支撑。目前,我国的电力能源分布和需求差异性较大,更需要输电网络作为电力资源的调配基础,因此,在整个供电工程中,输变电线路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决定了供电网络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笔者对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多方面入手,阐述了输变电工程施工的作业方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顺利完成输变电工程线路的施工工作,促进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良好发展,同时,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贾刚强.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96-97.
[2]胡启勇,张勇.提高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207.
[3]唐小龙.浅析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7,(01):117-118.
论文作者:易斌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输变电论文; 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地线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