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设计的概要分析论文_何建勋

对建筑设计的概要分析论文_何建勋

(合肥集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 要】建筑设计作为施工建设的重要分支之一,不论从外观方面,还是安全性能、环保节能、便民利民等方面都对建筑物有着重要意义。做好建筑设计需要进行实地考察,给出初步的方案设计,进一步细化技术设计,最终给出全方位的施工设计图。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经验表明的不当之处,本文会做出简要列举,并对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使建筑设计工作更加丰富和立体。本文意在强调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望与读者朋友产生共鸣,更进一步的提升建筑设计的能力,使建筑物不仅保持其实用功能,更能够增加其智能、环保、美观、趣味等功能,更进一步给予人们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慰藉。

【关键词】建筑功能;建筑设计;设计趋势;设计问题;设计方案;设计意义

前言

翻阅中国建筑设计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人将土、木、石等建材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并将创新的琉璃、雕刻、绘画等艺术技法应用于中国建筑之中,使中国建筑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式特色的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步入现代社会,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频繁、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建筑设计上做出了重大的突破。除了优化外观、造型设计,更对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技术设计做出了创新和发展,使我国的建筑设计事业更加丰富。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1、实用化。建筑的目的是服务于群众,建筑设计的实用性是其基础的功能、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建筑设计时,应突出建筑的实用功能,满足群众的居住、休闲、娱乐等各项需求,真正实现建筑物的意义和价值。

2、环保节能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空气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工业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导致自然环境处于崩溃的边缘,人们也日渐感受了“大自然的惩罚”。因此,将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应用其中,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节能化,将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健康生活,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

3、科技化。作为现代建筑,其设计理念相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创新发展,科学知识以及工业技术的应用地位越来越突出。比如:在设计过程中,数据的测量与计算、力学知识等各项科学知识都将应用其中,并且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暖通技术、电气技术、给排水技术等科学技术,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都推动着建筑事业向着现代化发展。工业文明的进步与应用,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方便人们的生活。

4、高效化。现代建筑设计相比于传统的设计,更讲究生产成本的高效利用以及经济效益的高效提升。这种趋势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提升我国经济效益、提升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

5、中式特色化。保障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突出中国特色,将中式的各项文化元素应用其中,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这为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中国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6、智能化。现代消防报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安全报警系统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建筑设计步入了智能化时代,这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二、建筑设计的问题

上文中畅想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提升建筑设计的能力、扩大建筑设计的应用范围,经过多年以来的实践工作,列举以下几个常见的设计问题。

1、从建筑设计图纸上看,图纸设计不够详细,缺乏实地勘测。

建筑设计图纸作为建筑施工的首要工作,确保设计图纸的规范化、合理化是设计图纸的要点。经实践工作发现,有些图纸设计缺乏对实地的勘测,对建筑建设的地理环境、土质、水文、周边建筑等情况毫不知情,导致盲目设计、使图纸脱离实际情况,大方向的错误影响整体施工的情况。比如:地震多发地带的建筑,应增加抗震设计,无论从建筑材料还是从建筑结构等方面都应确保抗震效果,提升建筑的质量;另外,在一些不合格的设计图中发现对地上地下的结构标高、梁柱编号、结构层高、构件尺寸、各个部位的材料等位置标注不清楚的情况,对细节的忽视极其容易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2、在建筑地基设计上,缺少科学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的地基设计作为整体建筑设计的工作之一,选择具有足够地基承载能力的地址将满足今后建筑变形的需求,有利于保障建筑质量。一些地基设计上,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环保措施;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等特殊地质地带缺乏相关地基设计经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变形允许值等等相关数据缺少系统的测量、计算或者整合的流程,降低了建筑安全系数[1]。

3、在屋顶、墙面设计上,缺乏环保节能的观念。

现代社会土地资源匮乏,在建筑设计中若能够充分应用绿色环保的理念,将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建筑屋顶设计上缺少绿色设计,缺少生态小花园、小型蔬果种植园的创意设计;在建筑内外墙设计上,缺少墙面保温设计方案;在建筑采集太阳能、雨水、风力等资源上,缺少设计创意,其科技水平不佳。

4、建筑用水系统设计上,缺少废水收集、净化循环的设计。

我国大部分建筑物的用水系统使净水、用水和排水的环节相脱离,没有做到每家每户拥有完全独立的净水循环系统,使雨水或者生活用水被大量排出,若加入循环净水环节,使水资源可以循环使用,将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提高用水品质。

5、建筑物设计缺乏人性化。

一些建筑物室内布局设计不合理,导致房间采光性弱、通风能力弱,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品质。

三、优化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上文从实践工作的角度出发,找到了在建筑设计上需要改进的问题,其中,主要受到观念、创意、科技的限制,导致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针对建筑设计的问题提出一些注意事项,以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

1、从建筑地基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合理勘察地质情况,并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相关精确计算。比如: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可将建筑物的荷载与上覆土重之和控制在湿陷起始压力以内,以免建筑物地基遇水产生湿陷[2];冻土地基设计时,应对地基的冻结和融化深度以及地基融化范围进行详细的测算,充分了解当地冻土的热物理性质之后进行相关图纸设计;膨胀土地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土质的自由膨胀率和建筑物的破坏形态。

2、对建筑结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优化结构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重点考虑到的自然灾害是地震等使土层结构产生机械力的相关灾害。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了抗震设计的概念,在抗震设计中应了解本地区的地震频次,确保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应符合设计规范,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要注意建筑的采光、通风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设计。

在采光、通风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尽量采用传统的采光、通风设计。在采光方面,充分考虑日照的强度、间距、标准,采取最佳的采光设计方案,提高采光度;通风方面,通过加强通风设计可采用古老的通风方法-自然通风,一些新型建筑可采用机械通风等通风方法。

4、建筑设计上,注意加入创新思维以及环保的理念。

通过结合多种创新设计思维促进环保建筑的建设,提升建筑的智能化,为现代化建筑设计注入新鲜血液。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建筑施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建筑事业,将是以科技和创新为主导的,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端正的工作态度还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这些良好的素养都将为建筑设计事业奠定稳固的基础。因此,稳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需要,将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质量与国人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星魁.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21

[2]宋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浅谈[J].山西建筑,2008(33):112-113

论文作者:何建勋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对建筑设计的概要分析论文_何建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