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情结论文

我的乡村情结

文/葛羚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努力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服务老百姓,让村民都能够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2015年,我通过招聘考试来到了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刚到双楼村的时候,我很惊讶,“徽风皖韵”的房屋建筑,硬化了的人行便道,房前屋后栽的香樟、枇杷等花草树木,村居环境干净优美,与以往脏乱差的农村形象完全不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村里的社会风气以及群众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和谐,我想这些都要归功于双楼村的民主法治建设。

双楼村在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设置了调解室,并聘请了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各类法律咨询的解答。村里专门成立了一支法律宣传服务队,经常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双楼村开展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村里还利用大屏幕播放法治宣传片,入户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等,增强群众的民主法治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宣传不同的法律知识。比如面向职工,组织开展学习 《劳动合同法》《消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知识讲座,不断强化职工的素质教育;面向青少年,积极开展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强青少年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曾经有这样一起家庭纠纷:村民张某夫妻俩因琐事发生口角,两人大打出手。后来我们到张某家,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后,对双方进行了劝导,并向两人普及《反家庭暴力法》。气氛缓和后,我特别开玩笑地强调此法男女都适用,大家哈哈大笑,两人也相互承认错误,重归于好。

农村的“人情味”比较浓,家里大事小事,邻里乡亲,尤其是有威望的长辈在矛盾纠纷中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瓦房自然村村民徐敬永是村里的老教师,十分受人尊敬。村里两户村民因建房占地一事发生纠纷,吵闹着到村委会要个说法。徐敬永知道了,就对他们说:“你们先别去村里了,我来给你们捋一捋,看看是不是这个理。”经过调解,双方自愿各让一步,为大家留出了一条通道。

重要的财务管理职责存在于我国的企业中,因此需落实好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充分认识其责任。因此需贯彻财务管理工作方针,培养有关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和预测的能力。但是工作的全局和整体性在实际工作进程中难以获得实践,影响到财务资源的运作效率以及预测工作的合理性。

为了推进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一体”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我们更好地借用了“人情味”来调解矛盾纠纷。2018年5月,中煤三建公司在我村紫昱路施工期间,因路面雨水排放不当,淹到了村民任某的饲养场,双方发生纠纷。针对任某提出的经济赔偿问题,村民理事会积极协调,并邀请法律顾问给双方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

3年多的工作中,我发现村里的矛盾纠纷大多是家庭纠纷和土地纠纷。而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村民们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从原来的大吵大闹、蛮不讲理,到现在的心平气和、懂法用法,无一不体现出法治建设的良好成效和依法治村的和谐风气。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努力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服务老百姓,让村民都能够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让他们都能具有依法维权意识,并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正当权利;而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也愿与老百姓并肩同行,为幸福的生活而奋斗。

随着工业4.0的发展,人机交互、大集成、远程访问和路由产品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信产品的部署也将更加智能化,对大量信息的集中化管理以及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淮北市高岳街道双楼村)

标签:;  ;  ;  ;  ;  

我的乡村情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