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郑俊娣

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郑俊娣

郑俊娣(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2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025-01【摘要】目的:探讨骨折病人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骨折病人中100例手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术前宣教,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SAS测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结果:各组宣教前后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各组进行护理干预后与常规宣教前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骨折病人常规术前宣教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的心理,有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心理状态手术是骨科骨折病人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既是治疗方法,也是一种应激源,患者术前对疾病检查治疗的顾虑有离开亲人的孤独和经济压力等容易造成焦虑情绪,据统计60% ~80%的患者手术前存在焦虑。[1]此心理状态主要来源于患者对手术过程和麻醉方式不了解;术后又需长期卧床而生活不能自理且无法工作而难以承受医药费;担心术后疼痛无法忍受;担心手术失败而影响骨折愈合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而出现焦虑症状。为探索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焦虑的心理,本文对比了两种术前宣教对骨折病人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骨折手术病人100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6~65,平均年龄(43+3)岁。对照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28~68,平均年龄(42+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程度、家庭生活习惯等较为均衡一致,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前连续2天进行术前宣教,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宣教,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宣教内容如下: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名称、接入手术室大概时间、麻醉方式、费用、手术前肠道和皮肤准备方法,介绍手术医生,指导患者主动功能锻炼和被动功能锻炼方法,术后疼痛介绍。同时请麻醉医师和手术配合护士进行术前访视。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详细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家庭生活状况、社会关系、宗教信仰、业余爱好,讲解患者术前常出现的焦虑心理状态对手术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2.2.1针对性心理护理从接诊开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士态度热情,亲切微笑;舒适的治疗环境,让患者身心放松,愿意诉说心声。而护士要有耐心,做好倾听者,对患者的思想顾虑、焦虑的原因及疾病状况的疑问给予合理的解释,并用积极的态度针对性的给予解决。尊重患者,耐心地讲解骨折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术前准备,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患者需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出现疼痛等问题的应对措施。采用问答式评估患者对所讲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使患者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以消除和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2]2.2.2社会关系支持护士应与患者家属处好关系,让其对护士有着高度的信任,并对家属以宣教,讲解骨折相关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了解患者家庭背景关系、经济状况,多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让家属共同参与照顾患者并多给患者与亲情,关爱,尽可能的满足患者所需,为患者争取更多更有效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

2.2.3术后体位与功能锻炼向患者讲解骨折肢体体位的正确摆放有利于康复及功能的恢复。在此期间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的末梢血运、感觉及皮肤温度。做好交接班,检查受压处皮肤有无破损,保护骨隆突处皮肤;肢体是否肿胀,神经是否受压,翻身时注意各引流管的通畅。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护士应在床边演示功能锻炼的方法,告知注意事项,并教会患者锻炼步骤,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对功能锻炼有困难者给予帮助,行被动运动。

2.2.4术后疼痛的宣教术后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患者焦虑心理的原因之一。主要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4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疼痛剧烈时,往往导致患者睡眠不足、情绪低落,防碍身体康复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术后疼痛可使血压升高,易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伤口出血等不良反应。[3]因此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要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

可根据手术的大小,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麻醉师可在手术后安置镇痛泵,来缓解术后切口的疼痛。在巡视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还可观看电视、与家人聊天、听音乐等分散患者注意力,来缓解疼痛。而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

2.2.5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便秘、压疮、肺部感染、关节僵硬及脱位、手术部位感染等应在术前就告知患者。重点强调预防措施如便秘可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纤维食物,行正确的腹部按摩;压疮可通过勤翻身减少局部受压,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来预防,必要时可用气垫床。教会术前开始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根据骨折手术部位正确安置体位,教骨折部位以外的关节屈伸运动。注意切口敷料的渗血观察,保持切口负压引流管的通畅,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加强术后营养调护,增强患者身体抵抗力,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以上护理干预都在术前就向患者做好解释,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减少焦虑心理。

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在宣教前一天以及在宣教后至手术前一小时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在测评前护理人员将填写策略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测评后对患者的评分进行分析,45分为分界线。

3.1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3.2结果两组效果比较,见表1.

表1常规术前宣教与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表(SAS)评分(X+S)

组别例数宣教前SAS评分值干预后SAS评分值

对照组50 46.6+7.24 40.2+6.38

观察组50 48.6+8.24 25.9+5.4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宣教前SAS评分无差异,宣教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4讨论现代很多研究表明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心情会特别紧张,感觉特别敏感,对看到的每一件物品都会猜测它的用途,这就是使患者对自己手术可能出现各种情况胡思乱想,使心情更加沉重。[4]通过这种术前护理干预,让手术患者对手术的整个流程及手术配合到术后各情况都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改变了以往只知手术而硬性配合的状况。通过这种从术前准备、术中的配合到术后积极康复治疗的知识宣教,让患者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的疾病康复过程,避免了患者各种猜测,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当然护士在宣教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教育指导,比如对于文化低的、年长的,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收集疾病治疗信息的意识是不够主动的对此类患者应采取循序渐进式进行宣教,并注意语言通谷,多举成功案例进行说服教育。

参考文献[1]张先裳,石秀峰,刘学军.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9):1011-1012.[2]蒋国莲,王建云,吕小飞,等.骨科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53):20.[3]王志强,林剑浩.影响骨科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北京时40所医院调查[J].ShanxiMedUniv,2012,43(10):789.[4]刘艳,王侣珍.视频宣教对术前访视患者的心理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24.

论文作者:郑俊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前焦虑心理状态的影响论文_郑俊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