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及防控措施论文_李德志1,胡欣然2,岳川3

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及防控措施论文_李德志1,胡欣然2,岳川3

(1 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2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配网调度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配电网调度的安全监管工作的意义非常大。对高压输配电调度的安全监管已经趋于完善。但是,低压配电网调度的安全监管因为专才紧缺、网络及体制不完善等情况的存在,监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做好安全监管,提出整改举措,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作者简析了我国配电网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以及防控举措,并在罗列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对配电网运行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意义;预防举措

引言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配网承担着电能可靠运输与配送的重要任务,如果配网调度运行产生故障,轻则造成设备损坏,严重时将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故障发生。

1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

1.1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是配网的主要工程

其是根据技术举措对施工流程实施监督,以达到施工目标、完成工程进度,其效率高低与配网工程的品质有很大的关联,是配网施工中的挂件版块。

1.2配网调度运行的安全监管较为繁杂

由于施工作业遭遇地理环境、气温、气候等多重元素的制约,对技术的挑选、施工工艺与具体施工等层面都要确保安全,甚而出现错漏以或缺陷。所以,完成安全监管,保证配网调度的有效运转,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3配网调度安全监管是保证电网安全与施工完成的前提与保障

配网作业能够被细分成不同版块,各版块的作业围绕各版块的具体施工计划进行。所以,必须使用相应的技术模式,保证施工秩序井然、保量保质地完成作业。另外,配网作业极为繁杂,高效的施工安全监管是检验工程质量的标准,对确保施工员工的人身安全、预防工程延误有着极大的价值。

1.4配网调度运行的安全技术管控是提升电网经济利益的首选

目前,配网作业牵涉到新工艺、新科技、新原料的使用。其能够减少投资成本,然而只要挑选出错或出现缺陷,会导致特大安全事故。安全技术监管可以对新科技完成审查与遴选,保证新科技的每一份价值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其可操作性与先天优势。参考新科技的特征与优点,提升配网作业的经济利益。

2配网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2.1配网的整体设计不科学

电力配网的整体设计对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是实现电力配网持续可靠运行的前提。如果在整体设计上存在漏洞,就会为电力配网的正常运行留下隐患,导致因整修或改建造成较大范围、持续时间较长的停电。因此,提高电力配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影响到电力负荷的转移或对电力负荷转移产生制约。

2.2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

一是配网电气设备升级换代迟缓,对于当前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缺乏足够的适应性。二是技术管理落后,电器设备的编号、名称、位置计时器等重要元素没有准确的质检参数,电器设备工作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三是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电气设备灵敏度普遍不高,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电网调度操作,不但工作效率较低,还会因为较大的滞后时间造成误差,影响工作效果。四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跟不上,设备部件老化严重,技术指标下降速度过快。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维护工作程序复杂繁琐,技术要求很高。如果维护工作没有做好,很容易导致继电保护的错误反应,造成一次开关设备错误跳闸,直接威胁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统计数据表明,在所有安全事故中,由于设备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占据着很大比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防控举措

3.1配网调度人员的有效管控

当前,配网信息化的态势较为明显。然而,人才是其中的重点。在配网调度安全事故中,大部分都是认为操控出错。因此,在配网调度安全管控阶段,对调度职员的管控极为关键。其中,调度职员的业务能力培育是其中的重心。配网调度工作强度大,并且工作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需要给调度人员打好安全的“预防针”,将安全观念灌输到调度人员的意识里;此外,应让调度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提升调度人员的抗压能力。在平日的培训阶段,要保证调度员能够深入学习调度相关技术与相关安全理念,并且让调度人员依章办事,确保调度人员熟悉并应用调度专业术语并完成对调度有关理论的解读,让调度人员在遭遇事故阶段,能够冷静应对,并完成调度任务。另外,要开展模拟演习并让调度人员通过实战来积累操控经验。如此,调度人员在遭遇安全事故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3.2加强配网设备质量检查

①要落实好设备质量验收工作,保证投入运行的所有设备都能达到相关标准;②要加强施工质量检查,以各项设计要求为基准开展施工,明确线路架设与配变安装等的合格设计方案;③应充分利用局放测试与红外成像等先进技术动态监测配网实际运行状况,如果通过监测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根据问题种类、严重程度等进行改造或更换,以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避免因设备问题产生故障。

3.3各环节管理和施工安全措施

在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功能失效和线路管理混乱的情况,这是由于很多配电网工程没有严格的环节管理和施工安全指导应用。在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架空线路和杆塔设施以及变压器的管理进行有效地监管和安全制备。施工单位的的施工环节需要合理运用电力输送环境的基础常识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计划。在对检察环节和线路交叉状况的排查和分流过程中,需要依据标准的电网图纸和应用组装设置工作进行有效的维护和工程连接。例如,在标准的框架过程中,需要按照配电网的结构框架对施工和管理的配备标准进行杆塔加固,对底部埋设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和专门问题的处理。这既能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又能在高压电能输出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电控操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应用电控系统构件荷载能力,完成变电系统的安全操作。基于以上系统的方法实现配电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2.4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与信息技术将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电网结构、设备、用户以及地理图形等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控及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优点之一是降低人工配电网操作频率和强度,从而减小误操作几率。第二,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从而保证供电可靠性,提升电力企业效益。

2.5实现电力调度的安全化管理

在电力调度的工作中,要想安全化的管理,离不开人力的支持,因此要发挥人在电力调度中的主体地位。既要对硬件内容的安全认识进行加强,还需要对调度员进行合理的培训。要从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对调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进行加深,规避网络安全风险。由于电力调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根植于信息技术,必须要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提高相应的网络访问权限,进行必要的网络加密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各领域对电能的需要量急剧飙升,都需要配电网在扩充阶段完成安全监管工作。配网调度安全防控是确保电网安全的关键版块,电力企业应对此重视起来,准确甄别、有效处置,保证电网的安全监管工作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廖勇传.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6:166-167.

[2]曾宪锋.配网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50-52.

[3]刘一兵,吴文传,张伯明,等.基于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主动配电网过电压预防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9):184-191.

论文作者:李德志1,胡欣然2,岳川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配网调度运行安全监管的意义及防控措施论文_李德志1,胡欣然2,岳川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