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主义碰壁给人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启示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50年前就已经敏锐地指出:“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以自己所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低廉的商品价格作为摧毁异族仇外心理的重炮,因而“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它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277 页)事实正是如此。这个格局曾一度被打破,然而如今似乎又复归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资本主义世界分裂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而收缩了,但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在交易频率方面都比过去大大扩充和发展了。1989年东欧剧变和紧跟其后的苏联解体,加上现存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依仗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把资本主义的触角延伸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资本主义真正具有了全球化的意义。与此相伴随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加强了彼此间的协调,共同向发展中国家和原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即主要是经济殖民主义的政策。这意味着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本国劳动人民和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更加严酷,比以往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并使资本和新兴产业的生产更加高度集中于西方大财团和跨国公司手里,使资本输入国削弱以至丧失经济独立性和国家主权,因而对资本输出国的依附性和依赖性被空前地强化了。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全球化,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全球资本主义阶段。那么,它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一方面,它仍然带有自由资本主义的特性。每天有1万多亿美元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流动, 它的输出和输入以及未加设防的突然撤离,从宏观看,都具有盲目自发性,呈现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任何权力机关和金融系统都无计可施,事先难以控制。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深广程度,因而可以称它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垄断主体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全球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列宁所阐述的五大特征,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虽然垄断主体加强了自我调节的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排除资本的盲目自发性。全球资本垄断不但未能消除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反而使这种竞争更加残酷、更加激烈了。这种竞争还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使全球的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导致严重浪费,因而从根本上背离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更加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直接后果是,全球社会分裂的深度化。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阻挡不住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潮流,是因为它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具有激活民族经济、并促使其中极少数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的某种作用,因而使众多人们对它有所期待。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权势阶层来说,他们还可以趁机充当买办、聚敛横财,强化其经济和政治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以增殖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和过度消费为根本宗旨的资本主义本性,决定了伴随着资本和技术的输出,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和一切弊端也自然而然地被输入到发展中国家,从而给发展中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东南亚、东亚和俄罗斯先后爆发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恶果表明,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途径,也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陷阱。
显然,资本主义全球化不但未能消除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社会基本矛盾,反而使这种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深,日益尖锐化。它不能填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鸿沟,不能填平发展中国家内贫富悬殊的鸿沟,不能填平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相互排斥的鸿沟,它也不能填平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劳资对立的鸿沟和发达国家集团内部彼此竞争、互挖对方墙角的鸿沟,更不能填平各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宗教之间相互磨擦的鸿沟,反而使这一系列鸿沟不断地加深了。所以,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另一个代名词便是资本主义导致的全球分裂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濒临日益逼近的深刻危机,首先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资本主义盲目崇拜的信念日益动摇和破灭,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新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治世的方略,从而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近年来,西方社会中的某些人士在这方面已经发表了不少见解。前不久,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说,世界经济已进入生产能力过剩和通货紧缩时期,“比商业周期更严重的混乱正在悄悄地逼近全球经济”,它使人们想起“经济大繁荣神秘地转化为萧条”的那个年代(威廉·格雷德《当代乐观情绪遇到生产能力过剩》,美国《纽约时报》1997年10月1日)。日本伊藤诚教授说,现在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幻灭, 一个是苏东剧变后人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另一个是对资本主义可以拯救世界的神话产生了幻灭。对“资本主义世界盲目乐观的陶醉感”亦未能维持多久,现在人们已深感“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严酷的不稳定性”。“在世界范围内,1994年初,失业者和未谋得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不完全雇佣者,实际有8.2亿人,达到总劳动力的30%,处于20世纪30 年代危机以来最坏的危机状况。……应该说,幻灭的世纪末是历史的危机、主体的危机。”(伊藤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
法国《世界报》文章指出:“整治资本主义使之人道化只是一种幻想。以资本主义逻辑的分析说明,目前出现的危机不是一种偏差,而是一种必然。资本主义本来只能依靠它固有的不平等和非正义才能生存下去,300万失业者是法国为它的工业现代化(即为它的富裕) 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资本主义远不是什么和平和进步的源泉,它是依靠冲突来维持的,资本主义非但不能减轻和消除社会的、种族的等等紧张局势,反而会激化它们。”(《资本主义也不行》,法国《世界报》1993年3月18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莱斯特· 瑟罗在他撰写的书中也指出: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三大支柱——美国、日本、西欧,现在都有危及自身和世界政治与经济稳定的结构性弱点。尽管资本主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效益和技术,但由于只有贪得无厌而无其他指导思想,这些优势可能会成为这种制度的毁灭的根源。它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的环境下运转着,而且往往也是日益严重的经济失衡的诱因。这种制度缺少的是一整套能够把公民凝聚起来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结果是:我们慢慢地陷入一个新的黑暗时代(莱斯特· 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 纽约1996年版第310—327页)。
日本中部大学教授饭田径夫在新近发表的《没有赢家的市场战争》文章中,把新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归结为四点:其一,“剥削”——以赚钱为目的,肆意驱使他人,榨干别人的血汗;其二,“过度劳累而死”——竞争和金钱的诱惑导致彼此过于紧张,劳累致死,摧残生产力;其三,“富有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尤其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投机性,不断地破坏别国的经济安全,最终殃及自己;其四,“破坏地球环境”——短期行为,掠夺性经营开发,伴随着假冒伪劣,害人害己(日本《读卖》月刊1998年11月号)。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分析全球资本主义为何碰壁时认为,有些国家过分依赖已流入的大量境外资本,而这种资本现在正试图以同样的方法撤离。他把这种资本撤离的原因归之于资本输入国“任人唯亲的资本主义”和错误的政策使为数不少的境外资本耗费殆尽(美国《洛杉矶时报》1998年9月9日)。而法国总理利昂内尔·若斯潘则认为,“资本主义的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已经出现了裂缝,它正孕育着地震(法国《新观察家》周刊1998年9月10日)。 美国索罗斯基金公司主席乔治·索罗斯在题为《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文章中惊呼:曾给我们带来引人注目的繁荣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正在濒临崩溃(美国《华尔街日报》1998年9月15日)。
总而言之,全球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抨击,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又被重新激活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出,要重新认识市场经济,一个国家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不但要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且要利用好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放弃政府调控和计划性,必然会导致贫富过于悬殊,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乃是无可辩驳的真理。这连诚实的资产阶级学者也是予以确认的。美国学者R·L·海尔布隆纳说:“我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是什么的分析所持的态度要肯定得多,不管这种分析在说明资本主义将变成什么方面有什么问题。这个从简单商品开始的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我认为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值得注意和最发人深省的敏锐思维之一。”“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着,我就不相信我们能在任何时候宣布他关于资本主义内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错误。”(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第62页)
而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1998年5月在巴黎召开的、有来自60 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人参加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 周年国际大会”的盛景,以及大会组织者的核心人物之一、法共政治局委员弗·拉扎尔夫人在致开幕词中的那段话。她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水沸腾起来。我们为什么不让历史重新沸腾起来呢?”这说得多么深刻、多么激动人心啊!法国《人道报》在报道这次盛会时,指出:1998年的春天,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起了《宣言》的乐章,而这次盛会将“再次使历史沸腾起来”。法国《世界报》还发表了《在全球化形势下回归马克思》等文章。
全球资本主义在动荡,马克思主义在回升,这是最近数年来世界历史行程所显示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在每一个具体行程中,前者总是往下滑动而后者总是向上升攀,而是二者都会有升有降、有降有升、曲曲折折地前行的。 有一种以美国的行情论是非的倾向, 当美国经济在1998年第2季度往下滑动时,就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大难临头、 无可救药了,而当美国经济在第3季度回升后, 就认为资本主义危机只不过是过眼阴云,微不足道。这种极度悲观或极度乐观的思维方式,显然是很肤浅的,不切实际的。因为事实上资本主义仍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这种能力丧失之前,它是不会灭亡的。马克思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然而, 即使危机暂时躲过去了,资本主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它的潜在危机依然在积累之中。这种潜在危机积累得愈深,爆发的能量也就愈大;一旦危机爆发,必定愈加强烈,愈加深广,愈加难以遏制。所以,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从较长的时期来看,资本主义全球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原苏东地区的政局继续向左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前途仍然是无限光明的。当然,不排除另外一种情景,即躲过当前这场危机之后,资本主义重现相对繁荣局面,因而使原苏东地区仍然有很多人对资本主义抱有幻想,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后退、再后退,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继续往更深的低谷跌落。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这种危险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极大的努力采取一切可能的防范措施。
标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