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科技考察团赴丹麦、芬兰科技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铭[1](2021)在《从文献和数据看经济发展的二个阶段》文中研究说明
吴仁武[2](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王月红[3](2019)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经过40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不可持续的突出体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治理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尤其,京津冀大气污染呈高发多发态势,社会敏感度和关注度高,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我国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的突破口,是三大攻坚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因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技术支持而难以实质性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跨界环境治理的重要内生激励措施,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决策层的广泛重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要制度选择和政策举措。其中,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区域协同合作治理已成为广泛共识。但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研究)是导致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困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因项目异质性没有统一模式(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是具备微观经济基础的定量模拟技术,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理想工具。本文基于机会成本法(OCM)开创性构建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CGE模型,通过设定特定硫税冲击模拟“去产能”对经济产出和PM2.5减排的影响,定量研究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标准问题,建立了一个“先定上限,后定下限,再定额度”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最大程度满足京津冀大气治理的内生激励需要。本文对于加快补齐生态建设制度短板、加快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实质性进程、尽快改善京津冀大气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为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重要思想启示和技术支持,对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方面。首先,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对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介绍了文章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第二,回顾生态补偿和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相关文献。从生态补偿概念、机制、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生态补偿支付原则、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及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等维度系统回顾、梳理了相关理论文献和实践案例,构建了生态补偿“改变者付费原则”(CPP)统一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第三,以最具典型和治理成果最为显着的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为例,深入分析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背景、制度演化、治理体系和政策措施,从科学化定量体系和制度化保障体系两个维度系统总结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动态机制和阶段性特征。研究显示,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机制,是以EMEP为基础、以CLRTAP为核心、八项议定书为补充的不断扩展治理领域和政策边界的动态过程,充分揭示了欧洲跨界大气治理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框架及其对我国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借鉴意义。第四,实证研究京津冀大气污染共同治理下的机会成本(“点值”)。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模拟在特定大气质量目标下京津冀共同治理大气污染时的实际机会成本,确定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的基准“点值”,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基准参考。第五,界定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区间。为了最大程度满足京津冀大气治理内生激励需要,增强协同治理共识,基于静态单区域CGE模型和京津冀大气污染成因特征,开创性提出了“理论最大补偿标准”概念,由此确定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的上限;同时基于河北单独治理情景下的机会成本和京津冀联合治理下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分析,提出一种口径更宽的“下限”测算方法,确定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本文界定的生态补偿标准区间超越了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模拟出的单一“点值”标准,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政策意义。第六,构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基本框架。在上述补偿标准区间和基准点值的基础上,再考虑京津冀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的非经济影响因素(体现出PES项目异质性)加以调整和校准,完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以最大化提升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治理的内在动机和利益协同,从而加快大气污染联合治理的实质进程。该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创新意义,为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第七,归纳全文主要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在总结全文研究基本结论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和进一步思考。首先,在充分借鉴吸收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大气污染防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生态经济学研究,并更加重视理论研究成果的思想传播,尽早扭转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研究严重滞后的局面,为我国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治理需要提供思想前提、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其次,河北省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中承担主要任务,文章就深入推进河北“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排效应的行业差异性,以及污染防治限产减排措施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等提出政策建议。再次,就特定大气质量预期控制目标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的确定给出了具体建议,提供了一个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基本框架。最后,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大气治理区域协调机构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程单剑[4](2018)在《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经由报刊发起的舆论动员,使得广大民众知道中国未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在历史过往中,舆论总是以催化剂的形态“出场”,在物质、制度、舆论、观念的四方作用中,舆论动员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而思想观念的改变影响了新的制度生成,新的制度生成推动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舆论作为特殊的因素存在着,其“第三权力”、“流通货币”的功用被确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与建设中加以践行,透过报刊表露出的先进思想被人们所接受。务实的舆论动员,改变了民众对革命无知或旁观的态度;同时颂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勾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笃定。而十年“文革”,中国陷入政治秩序和经济体制双重危机。经历“文革”的阵痛,人民对于稳定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呼声日渐高涨。报刊舆论推动信息向公众群体的传播,并深刻影响着大众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组织社会运动。党报更是促发政治变革、经济变迁的舆论利器,是一个政党动员民众的重要载体。全文共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进行相关评述,简略呈现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同时对文中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比对,并提出本文的学术创新与研究难点,大体上勾勒了本文的行文框架。第一章,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与中共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本章主要对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进行叙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舆论动员理论作简要综述。叙述中共舆论动员的历史回溯,为后面几章的论述做铺垫。第二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背景。本章主要叙述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问题遭遇。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开放的排斥;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民间舆论也发生了某些异动,如大字报形式下的舆论失控,并催生出暴力行为的产生。同时我们处理了“四人帮”对报刊舆论的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策动。在这一章笔者试图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展现《人民日报》对改革开放的策动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路线的偏差,导致了人们对改革和开放的闭口不言。僵化和封闭成为常态,要想促动改革开放的发生,首先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人民日报》消解思想禁锢,试图激活“改革”思维。思想的解放,引发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实践,人们对改革开放有了客观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上,《人民日报》通过舆论动员,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助推改革开放。同时,加大对重要会议的舆论报道,放大党的声音,促动改革的发生。第四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具体展开。随着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开展与深入,利益的得失开始逐步影响和左右舆论的表达。群众利益的最大获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逐步实现群众利益的过程。随着利益一致性的形成,心理上信任和行动上感应随着时间进程自然产生,而舆论动员会缩短这一时间过程。《人民日报》围绕这些利益关切,展开舆论动员的具体实施,关切改革开放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舆论动员;聚焦争论问题的舆论动员。第五章,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及启示。《人民日报》作为“大报”,极大地吸纳了民意,广开言路,逐步唤醒了民众对改革开放的关注,群众在实践中对改革开放做出积极响应。本章叙述了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效果,论述了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现实启示,这些历史经验为当下报刊舆论建设、提升舆论动员的实效提供借鉴。
安然[5](2018)在《1912-1949年中国旅欧游记中的欧洲形象》文中研究表明游记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自晚清以后,中西交通的方式发生逆转,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之下,异域旅行和写作异军突起,取代传统的以模山范水为主要形式的游记,成为融合写实与写意手法的新文类。晚清时期的域外游记主要以出使大臣的域外记述为主。民国时期,各类政治家、实业家、军人、艺术家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纷纷赴欧考察、学习,旅欧留学生的人数也到达历史高峰。在人数上,留欧学生虽不及留美和留日学生人数之多,但欧洲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旅欧留学生也是中国留学生中重要的一支。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在欧洲工作、学习、考察、旅行,创作了数量庞大的旅欧游记,记录下当时中国人对欧洲的观察、认识和想象。伴随着现代出版行业的兴盛,这些游记在知识分子甚至是普通大众中广泛传播,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的欧洲观念。重新梳理、研究、阐释这些游记文本,考察当时旅人们的旅欧经验,阐释他们的欧洲观念和欧洲想象,以及以欧洲为镜像,对中国的重新审视和叙述,对世界和中国未来图景的想象是本文的研究目的。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对民国时期旅欧游记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对旅欧游记的整体状貌进行把握。以旅行的范围来分,这些游记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环球游记中的欧洲;第二类是西欧游记和苏联游记;第三类是国别游记。如果按照游记的类型来分,主要是两类:一类是考察游记;另一类是人文游记。第二至七章,以旅欧者的旅行时间为脉络,以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核心,勾勒20世纪初至二战后中国知识分子考察欧洲的历程,对游记中所涉及的欧洲形象、欧洲观念和未来中国想象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二章考察梁启超的旅欧经验、旅欧后文明观的转变以及对欧洲三个主要国家英法德“国民性”的认识。1903年的美国之行使梁启超的政治观念从同情革命退归君主立宪。1919年梁启超退出政坛,自费前去欧洲考察。欧洲之行使他认识到科学文明的局限性,开始主张东西调和的文明观,并把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融入他的新民思想当中。梁氏也是最早关注欧洲各国国民性的人。他对英法德三国国民性的认识不仅来自旅行时的观察经验,也受到当时流行的“集体心理学”中有关国民性话语的影响。第三章以邹鲁为核心,分析民国时期旅欧游记中对欧洲教育的考察。身为中山大学的校长,邹鲁在环球旅行中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详加考察,结合自已的传统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崇尚实用,增加教育经费等发展教育的主张。同时,作为国民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主张在政治和社会建设上学习西方,提倡发展公共设施等主张,确立了以欧美国家为榜样的国家建设理念。然而,在文明发展理念上,主张保留中国传统的儒家理想,结合西方国家的优长,这种文明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梁启超东西融合的文明观念有某种契合。第四章讨论储安平对英国人以及“英国性”的认识,以及他以此为参照对中国人、中国国民性的分析和重述。在《英国采风录》中,储安平对英国上至王权兴替、国会源流、自由传统史、地方自治史,下至英国人的种族、气质、习惯、性格、气候、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各个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他对英国历史的论述多采用英法启蒙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的评价,显示出对启蒙思想和自由主义精神的强烈认同。在书中储安平还对中英两国的差异进行多方面的文化比较,强烈的现实关怀使他常常以历史或是想象中的英国对比中国的现实,进而将这种差异本质化为英国性和中国性的内涵。第五章以王礼锡为例,讨论以他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对西欧和苏联的观察。王礼锡在未出国之前就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他旅居国外期间,着重于对英法等国经济问题的观察,认为失业、贫困和妓女问题是最能表现资本主义走向末路的三个方面。他虽然欣赏英国的文化,并与英国与法国的作家团体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态度是偏左的,他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中国以及未来世界的出路。王礼锡的俄国游记,是30年代中国游历者和作家对苏联乌托邦形象建构的一部分。他从苏联建设的物质成就中认识苏维埃俄国,从文化出版事业、女性解放等方面看到苏联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希望。像30年代的许多“亲苏者”和“苏联迷”一样,带着先入为主的理论和理想去观察苏联,并不自觉地寻找证据以证明苏联道路的正确,他的旅苏游记显示了强烈的乌托邦色彩。第六章研究邹韬奋的北美、西欧和苏联游记。韬奋在《萍踪寄语》中将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联系起来。他考察了西方社会中华人的处境以及美国社会中黑人的境遇,认为美国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国家”。西方社会普遍的卖淫现象尤其使他震惊和愤怒,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经历则使他看到了法西斯的邪恶。韬奋在欧洲和美国的经历使他确信他应该拒绝资本主义道路。而苏联游记则成为正确中国道路的标杆,韬奋所到之处无不赞颂苏联人民的自我牺牲、大无畏以及热情的精神。苏联为他提供了理想国家的愿景,知识分子也能够参与其中,并成为普罗大众的一员。韬奋的游记反映了 30年代中国知识阶层国家主义、种族主义以及理想主义的诉求。从中也可以看出,异国的现实如何经过知识分子考察的过滤进入中国。第七章重点分析了萧乾在40年AI写作作的海外通讯。萧乾在国内时已经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和成熟的记者。二战期间,他旅居英国,发回了大量战时通讯,记录了战争中英国军民合力奋战的情形。在战争后期,他还作为中国唯一的战地记者采访了战后的欧洲大陆。面对在战争中保持和平、富裕的小国瑞士,萧乾试图从民主制度、教育发达、经济独立等方面寻找原因,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理想化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显出了中国人对欧洲观看视角的转变以及理想国家观念的变化。民国时期的旅欧记述,可以被视为一个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域,不同身份背景、不同阶层派别、政治倾向、价值立场、思维视野、考察时间、访问路径的旅行者在异域文化之中,对相同或相似的对象进行观察、思考、抒写和讨论。其中种种的观念冲突、价值对立、意识形态分歧观看视角的差别呈现于目前。但也正是这些难以被整齐划一的游记文本,表现出了当时中国人对中国问题以及中国与欧洲、世界关系的多元化思考。
谭晓玲[6](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陈明辉[7](2017)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文中认为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社会的救国思潮相结合,形成了影响广泛的体育救国思潮,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发展。然而,重要的国内外赛事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几乎都掌握在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代表的外国人手中。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发展,收回体育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热心体育事业的社会名流及一批受过体育专业教育的体育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1924年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复会、恢复重建,直至改组的曲折历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先后采用董事制和理监事制,不断完善组织的内部结构,同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议事制度和内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组织的有序运行。以张伯苓、王正廷、沈嗣良、董守义等为核心的领导群体成员热心会务,并通过邀请社会各界名流担任职务等方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对中华体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编译、发行体育书刊,举办体育讲习会、体育讨论会和体育培训班,组织体育表演团,派遣体育指导员,联络社会各界名流、放映体育电影及举办体育展览等方式积极传播体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观,而且还通过组建各种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使得体育空间不断拓展,逐渐由学校推及社会,由东部地区扩散至西部地区,推动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化和普及化进程,促进了西方现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和扩散。在此过程中,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通过与政府开展广泛的合作,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得以扩展、国家渗透能力和政治控制能力得以增强,推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随着各种体育赛事的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逐渐建立起一个包括统一的赛事规范、多层次的赛事格局、多元化的赛事目标、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及现代化的体育设施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体育赛事制度,推动了民国时期体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此外,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以体育为载体开展体育慈善活动,扩展了社会体育事业的范畴和体育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起到了补助政府行政之作用。作为民国时期社会体育事实上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积极发展国内社会体育事业,而且代表中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仅致力于加入国际体育组织,主办、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而且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极大地推动了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在推动中国体育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还借助国际体育舞台,开展体育公共外交,在展示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敦睦邦交及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和中国的国际化进程。
谢丹[8](2017)在《近代中欧体育关系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体育对外关系,无论是在思想认识层面还是在身体意识层面,都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近代中欧体育关系,是研究中国近代体育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选题来自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历史计量法等,就晚清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的中欧体育关系,进行了初步梳理和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近代中欧体育关系始于欧洲列强的全球性扩张。近代中欧国家关系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分支,是欧洲列强全球性扩张的结果,中欧体育关系也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形成的。第二,近代中欧体育关系经历了被动输入到主动吸收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主动吸收与意向性输出并存的局面。晚清政府时期的赴欧使臣与留学生的遣派,代表着“落后”的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正逐渐开始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吸收”演变。第三,近代中欧体育关系在形式上以官方交流为主,民间交流为辅。这是因为近代中国外临列强侵略,内有政局动荡,经济困乏,再者中欧距离甚远,民众对中欧的体育交流实则有心无力,因此中欧体育关系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官方交流为主。第四,近代中欧体育关系可以划分出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通过晚清时期中欧洲体育关系,初步实现了对欧洲体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的转变过程;通过北洋政府时期的中欧体育关系,初步实现了在吸收欧洲体育文化的同时,亦有为数不多的体育对外文化输出活动;通过南京政府时期的中欧体育关系,实现了以柏林奥运会为契机,初步打开了一个中欧体育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李婧[9](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云南省科技考察团赴丹麦、芬兰科技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科技考察团赴丹麦、芬兰科技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
1.2 相关概念 |
1.2.1 竹类植物 |
1.2.2 植物标本 |
1.2.3 植物引种 |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时间 |
1.6.2 数据来源 |
1.6.3 地名考证 |
1.6.4 学名核准 |
1.6.5 人名核实 |
1.7 技术路线 |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
3.1 采集时间 |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
3.2 采集种类分析 |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3.2.2 簕竹属 |
3.2.3 刚竹属 |
3.2.4 箭竹属 |
3.2.5 矢竹属 |
3.3 采集地分析 |
3.4 小结 |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
4.1 引种时间 |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
4.2 引种种类分析 |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
4.2.2 刚竹属 |
4.2.3 簕竹属 |
4.2.4 箭竹属 |
4.3 引种地分析 |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
5.2.1 生平简介 |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
5.3.1 生平背景 |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
5.4.1 生平背景 |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解释 |
1.2.1 生态补偿 |
1.2.2 生态补偿标准 |
1.2.3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基本方法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补偿提出的背景及概念 |
2.2 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
2.2.1 参与者 |
2.2.2 补偿标准 |
2.2.3 补偿条件 |
2.2.4 补偿模式 |
2.2.5 资金来源 |
2.2.6 支付方式 |
2.3 生态补偿和其他环保政策的比较 |
2.3.1 PES和环境税的比较 |
2.3.2 PES和行政规制的比较 |
2.3.3 PES和 ICDPs的比较 |
2.3.4 中国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工具 |
2.4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2.4.1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依据 |
2.4.2 传统核算模型 |
2.4.3 特征价格模型 |
2.4.4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2.4.5 核算模型小结 |
2.5 生态补偿支付原则 |
2.5.1 污染者付费原则 |
2.5.2 受益者付费原则 |
2.5.3 改变者付费原则:一个统一框架 |
2.6 中国传统领域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 |
2.6.1 研究现状 |
2.6.2 生态补偿实践 |
2.7 国外传统领域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 |
2.7.1 研究现状 |
2.7.2 生态补偿实践 |
2.8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 |
2.8.1 研究现状 |
2.8.2 生态补偿实践 |
2.9 评论 |
第3章 跨界大气污染治理国际经验 |
3.1 欧洲推进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背景 |
3.2 《远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及其治理机制 |
3.2.1 CLRTAP组织构成及运行方式 |
3.2.2 CLRTAP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
3.3 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
3.3.1 科学化定量体系 |
3.3.2 制度化保障体系 |
3.3.3 欧洲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
3.4 对中国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启示及建议 |
3.4.1 建立健全大气治理立法及配套执行体系,并严格落实问责 |
3.4.2 尽快建立和完善跨界大气污染监测评估系统 |
3.4.3 科学划分大气污染治理区域,成立跨域组织领导机构 |
3.4.4 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点值分析 |
4.1 建模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生产模块 |
4.2.2 需求模块 |
4.2.3 污染物排放模块 |
4.2.4 硫税作用机制 |
4.2.5 动态递归和闭合模块 |
4.3 数据来源、处理及情景设置 |
4.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4.3.2 情景设置 |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1 PM_(2.5) 浓度变化敏感分析 |
4.4.2 京津冀共同治理下的机会成本测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区间分析 |
5.1 建模背景 |
5.2 建模思路 |
5.3 模型构建 |
5.3.1 生产模块 |
5.3.2 消费模块 |
5.3.3 政府模块 |
5.3.4 污染物排放模块 |
5.3.5 闭合模块 |
5.4 数据来源、处理及情景设置 |
5.4.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4.2 情景设置 |
5.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1 污染排放来源分析 |
5.5.2 各行业产出变化分析 |
5.5.3 各行业污染减排分析 |
5.5.4 主要行业减产、GDP损失及PM_(2.5) 浓度变化敏感分析 |
5.5.5 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标准区间界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基本框架 |
6.1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
6.2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基本框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生态补偿理论及支付原则统一框架 |
7.1.2 欧洲跨界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镜鉴 |
7.1.3 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点值模拟 |
7.1.4 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标准区间界定 |
7.1.5 京津冀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基本框架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 |
(4)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舆论动员的思想来源与中共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舆论动员的论述 |
二、毛泽东、邓小平关于舆论动员的论述 |
三、1978年之前中共开展舆论动员的简要回顾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背景 |
一、“左”的思想的影响 |
(一)对开放缺乏正确认识 |
(二)思想僵化停滞不前 |
二、“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 |
(一)消除“四人帮”的极“左”影响 |
(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
(三)一些消极舆论的出现 |
第三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策动 |
一、打破思想束缚,启发改革开放 |
(一)打破“两个凡是”的禁锢 |
(二)组织发动真理标准讨论 |
二、营造改革开放舆论氛围 |
(一)对落实政策的舆论报道 |
(二)对涉外交流的舆论报道 |
(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舆论报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具体展开 |
一、关切改革开放中各方利益诉求的舆论动员 |
(一)突破避谈物质利益的惯性思维 |
(二)为“包产到户”的鼓与呼 |
(三)呼吁支持“取消‘大锅饭’” |
(四)积极提倡“打破‘铁饭碗’” |
二、聚焦改革开放中一些争论问题的舆论引导 |
(一)关于“进”与“退”的争论与引导 |
(二)关于宝钢新企业模式的争论与引导 |
(三)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与引导 |
(四)关于经济特区性质的争论与引导 |
三、提升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
(一)在舆论观点上“不偏颇” |
(二)在舆论引导上“不吊胃口” |
(三)对舆论争议“不搞一刀切” |
(四)在舆论动员中“不刮风” |
第五章 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影响 |
(一)民间的积极回应 |
(二)国家和社会气象的重塑 |
二、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的启示 |
(一)舆论动员要有担当意识,对党的事业负责 |
(二)舆论动员要直面问题,用事实塑造意见 |
(三)舆论动员要容纳他言,广采众议 |
(四)舆论动员要向前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1912-1949年中国旅欧游记中的欧洲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 研究目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旅欧游记文献概观 |
第一节 欧洲与世界:环球游记中的欧洲 |
第二节 西欧游记中的欧洲与诸国 |
第三节 旅苏游记 |
第二章 梁启超的欧洲观与美国观 |
第一节 从“新大陆”到欧洲大陆 |
第二节 未来世界文明的想象: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
第三节 国民性比较与中华“新民”说 |
第三章 “教育救国”与邹鲁的环球考察 |
第一节 欧洲教育考察 |
第二节 欧美政治考察谈 |
第四章 储安平眼中的英国 |
第一节 旅居英国的经验 |
第二节 《英国采风录》与“英国性” |
第三节 英法中三国之比较 |
第五章 王礼锡游记中的西欧和苏联 |
第一节 改造中国:从政治实践走向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的西欧 |
第三节 苏联之行 |
第六章 邹韬奋:徘徊在美国和苏联之间 |
第一节 韬奋的“民生论”思想与苏联游记的影响 |
第二节 韬奋笔下的美国和西欧社会 |
第三节 苏联纪行与中国的道路选择 |
第七章 萧乾:亲历战争中的欧洲 |
第一节 旅英的机遇与赴英途中的遭遇 |
第二节 战时英国与二战后的欧洲大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近代体育社团研究概况 |
(二) 中华体协研究概况 |
(三) 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中华体协的成立及其演变 |
一、中华体协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 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二) 民族危机笼罩下体育救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
(三) 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与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 |
(四) 中国体育人才的成长和推动 |
二、中华体协的发展演变 |
(一) 萌芽期(1910-1924) |
(二) 发展期(1924-1937) |
(三) 停滞期(1937-1941) |
(四) 复会期(1941-1945) |
(五) 恢复重建期(1946-1949) |
第二章 中华体协的治理结构 |
一、中华体协的组织结构 |
(一) 会员制度 |
(二) 组织形态的演变:从董事制到理监事制 |
(三) 领导群体分析 |
二、中华体协的运行机制 |
(一) 议事制度 |
(二) 内控机制 |
第三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内传播 |
一、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大众传播 |
(一) 编辑、出版体育刊物 |
(二) 编译、撰写体育着作 |
(三) 放映体育电影 |
二、中华体协与体育的群体传播 |
(一) 开展体育巡回表演 |
(二) 举办体育讨论会和体育演讲 |
(三) 举办体育讲习会和培训班 |
三、中华体协与体育的人际传播 |
(一) 联络社会各界名流 |
(二) 派遣体育指导员 |
四、中华体协的体育观 |
(一) 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
(二) 对体育精神的阐扬 |
(三) 对体育功能的解读 |
第四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空间的拓展 |
一、体育空间扩散:由学校推及社会 |
(一) 成立各种体育联合会 |
(二) 组建各地分支会 |
二、体育空间迁移:由东部走向西部 |
(一) 西部地区分支会陆续建立 |
(二) 西部地区体育赛事兴起 |
第五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赛事制度的确立与规范 |
一、制定统一的赛事规范 |
(一) 制定运动竞赛规则 |
(二) 制定业余运动原则 |
(三) 审订各项运动记录 |
二、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
(一) 建设体育场地 |
(二) 推动国产体育器材的创制和发展 |
三、构建多样化的赛事类型 |
(一) 多层次的赛事格局 |
(二) 多元化的赛事目的 |
(三) 中西合璧的赛事内容 |
第六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慈善活动的开展 |
一、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 |
(一) 社会救济 |
(二) 同业救济 |
(三) 抗战募捐 |
(四) 赞助卫生、教育事业 |
(五) 赞助体育事业 |
二、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方式 |
(一) 举办体育慈善比赛 |
(二) 举办体育慈善拍卖 |
(三) 设立体育基金 |
三、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与影响 |
(一)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特征 |
(二) 中华体协体育慈善活动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华体协与体育的国际交往 |
一、加入国际体育组织 |
(一) 参加远东业余体育协会 |
(二) 融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三) 加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
二、主办及参与国际体育赛事 |
(一) 主办及参与综合性国际运动会 |
(二) 主办及参与国际单项锦标赛 |
三、开展国际体育间的交流与考察 |
(一) 走出去:派遣体育专家、运动队出国考察与交流 |
(二) 引进来:邀请外国优秀运动员、体育专家指导体育 |
四、中华体协国际交往之透视 |
(一) 推动体育进步,融入国际体坛 |
(二) 展示和重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寻求国际化 |
(三) 开展体育公共外交,敦睦邦交,促进世界和平 |
(四) 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8)近代中欧体育关系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欧体育关系中留学生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欧洲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体育的研究 |
1.2.3 关于中欧体育关系中出使人员的研究 |
1.2.4 关于奥运会在中欧体育关系中的作用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相关概念解读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相关概念解读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晚清时期的中欧体育关系研究 |
2.1 晚清赴欧使臣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引介 |
2.1.1 晚清赴欧使臣日记中的西方近代体育 |
2.1.2 晚清赴欧使臣对外籍兵操教员的引进 |
2.2 清末传教士与欧洲体育的传入 |
2.3 清末官派留欧学生与体育 |
2.3.1 刘云圃 |
2.3.2 严复 |
2.4 小结 |
3.北洋政府时期的中欧体育关系研究 |
3.1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欧学生与体育 |
3.1.1 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与体育 |
3.1.2 赴德留学生与体育 |
3.2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欧民间体育交流 |
3.3 小结 |
4.南京政府时期的中欧体育关系研究 |
4.1 南京政府时期的赴欧体育专业留学生 |
4.1.1 赴德体育专业留学生 |
4.1.2 赴英体育专业留学生 |
4.1.3 赴俄体育专业留学生 |
4.1.4 赴欧体育专业留学生的贡献 |
4.2 以柏林奥运会为中心引发的中欧体育关系 |
4.2.1 奥前筹备训练中邀请的欧洲体育专家 |
4.2.2 赴奥中国代表团中的体育运动员 |
4.2.3 赴奥中国代表团中的体育考察团 |
4.3 小结 |
5.研究结论 |
5.1 近代的中欧体育关系,始于欧洲列强的全球性扩张 |
5.2 近代的中欧体育关系,经历了被动输入到主动吸收的转变过程,实现了主动吸收与意向性输出并存的局面 |
5.3 近代的中欧体育关系,以官方交流为主,民间交流为辅 |
5.4 近代的中欧体育关系,可以划分出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
6.主要参考文献 |
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 |
8.致谢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云南省科技考察团赴丹麦、芬兰科技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文献和数据看经济发展的二个阶段[D]. 刘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3]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 王月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12)
- [4]改革开放舆论动员研究(1978-1982)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程单剑.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1912-1949年中国旅欧游记中的欧洲形象[D]. 安然. 上海大学, 2018(02)
- [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与近代社会体育事业(1924-1949)[D]. 陈明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近代中欧体育关系研究(1840-1949)[D]. 谢丹. 苏州大学, 2017(05)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