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原因分析_家族企业论文

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原因分析_家族企业论文

国内家族企业存在的原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家族企业论文,原因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家族企业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企业形式之一,相关资料显示,理论界对家族企业的关注最早出现在美国。自1996年以来,家族企业成为西方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调查表明,在全世界,华商格外钟情家族企业。香港的经济由强大的家族力量所支撑,香港股市中67%的上市公司由家族控制,而53%的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与控股股东有着亲戚关系。更惊人的是香港15个大家族控制了35%的香港股市总市值,这个市值相当于香港GDP的84%。此外,74%的上市银行是由家族控制的。台湾有关资料统计,在1987年的97家企业集团中,属于家族集团的有81家,占86.6%。家族集团中核心人物属于一个家族者共56个集团,属于两个家族者有18个集团;家族集团的核心人物全由家长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有23家。

在中国内地实行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有90%以上,无论是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还是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都大量存在着家族化和泛家族化管理。为什么我国的企业都对家族化管理情有独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来分析。

1.从传统文化伦理审视家族企业(家文化)

众多学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家族企业驻足我国的根源。中国是一个家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中国文化是“家的文化”。“家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特别是几千年以来家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对当今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行为、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为基本单位的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家庭”是这种社会的细胞,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组织。为了维护“家”的稳定利益、声誉和永续存在地发达兴旺,产生了一整套完备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观念体系,来约束父子、夫妻、兄弟及其亲属关系,并由此形成了几千年一贯的宗法式的“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是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看待整个社会的。在他们看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的缩影,管理家庭的方式和管理企业、管理国家的方式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家文化不仅为家庭或家族提供了一套处事的规则,并且还将其泛化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人有着家庭本位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的特定文化积淀将在相当程度、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中国现实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在家族中的生活与习惯是人们唯一的一套团队或组织生活的经验和习惯,因而在参与家族外部的团体或组织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将家族中的关系模式和行为方式加以推广并带入非家族性的团体或组织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泛家族主义,泛家族主义是中国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从信任角度审视家族企业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信任可以分为社会信任和私人信任。社会信任是建立在法律、正式契约之上的,私人信任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是依靠价值信念、伦理道德起作用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中国,一切信任,一切商业关系的基石明显地建立在亲戚关系和亲戚式的纯个人关系上面。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是建立在信仰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血缘共同体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家族亲戚关系和准亲戚关系之上,是一种难以普遍化的特殊信任。中国所谓的家族是一个血缘集团,在这个集团中,集团内的成员彼此之间自然产生出一种信任,而对非血缘者则形成了一种先天的隔阂,也就是如美籍日本学者弗兰西斯·福山所说的“低信任度文化”。福山认为可以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区分为低信任文化与高信任文化。低信任文化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中,高信任文化指信任可以超越血亲关系。很显然,我国就处于一种低信任度文化中,因此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选择在家族内部募集资金,并采取家族内部自行管理的家族企业形式。

信任是保护私有财产的基础,可以降低沟通成本和约束成本,提高组织凝聚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创办企业、经营企业时,中国人也就自然而然地与家族内部的人共同进行,而不愿意从家族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这也是家族企业这种形式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之一。

3.从交易成本方面审视家族企业

交易成本理论最初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教授于1937年提出的,他最早使用市场价格机制下交易成本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及企业的性质。随着交易成本理论进一步发展,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企业常常是按照生产和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标准来选择交易形式的,即经济主体对不同的企业治理模式做出选择行为的根本原因都在于使其交易成本最小化。成本是促使家族企业选择家族治理结构的一个因素。家族企业内由于家族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程度远远高于现代企业,家族成员的忠诚度较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安排的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此外,加上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家族企业倾向于通过控制所有权实现其他权力,家族企业全部或大部分所有权都掌握在家族手中,因而,相对于现在企业,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那些只相信自己及家族成员的企业主其实总是遵循这样的经济逻辑:任人唯亲是交易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社会法律制度不能对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提供有效保护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4.从企业环境方面审视家族企业

我国的家族企业产生于近代社会,那时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因而家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常常是利用家族式的网络,家族往往是家族企业资金来源的最初渠道。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在变动的环境中,选择家族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创业初期降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运作成本相对较低。此外,由于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社会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整个国家以法律契约为基础的正式信任制度残缺不全,而传统的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关系主义信任却十分深厚,从而使得在转型期社会信任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家庭与家族规则成为家族企业创建的支撑构件,这也是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客观原因之一。

从上文提到的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原因可以看出,在我国企业偏好家族化管理模式的背后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起主要作用,我国特定的文化积淀还将在相当程度、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我国企业对组织形式的选择。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形式,家族制作为一种制度,与我国私营企业成长初期的市场条件是相适应的,它曾为我国私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  

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原因分析_家族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