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秀云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江苏 响水 224600
【摘 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律失常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卧床时间(2.96±0.61)d、住院时间(18.32±2.74)d及住院费用(5236.63±502.37)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健康知识达标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127-02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内科重症疾病,其由于冠状动脉减少或中断供血,导致心肌缺血,继而引发心肌坏死,且易伴发心律失常等疾病,临床常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时可导致室颤及休克,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对该类患者行及时诊断与治疗,并加以有效护理具重要意义[2]。为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诊断标准,且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心悸、胸闷、气短等,按护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31-84岁,平均年龄(58.32±6.27)岁,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7例、缓慢心律失常1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2,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8.29±6.14)岁,其中快速心律失常18例、缓慢心律失常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吸氧、动态心电监护,并指导其卧床休息,保持其大便通畅,预防相关并发症等。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患者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查询相关文献,提供理论基础,制定解决方案,对患者出现的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进行及时处理;(2)控制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探病人数及时间,降低噪声干扰,维持病房温度与湿度适宜;(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关系,对患者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4)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发病原因、疾病特点,并发放宣教手册,开展讲座,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指导;(5)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康复训练,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不适则立刻停止训练,且训练应符合循序渐进原则;(6)遵医嘱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给药时间:心律失常高发时间段为上午5点至12点,因此应指导患者在5点时服药,若一天内需多次服药,则应合理安排用药时间;(7)疼痛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症状为心绞痛,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患者疼痛,如看书、听音乐等,对疼痛严重患者可给予其止痛药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以及健康知识达标情况,并采用本院自制表格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对比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复发率及健康知识达标率
对照组30例中出现心律失常19例(63.33)、复发7例(23.33)、健康知识达标21例(70.00);研究组32例中出现心律失常4例(12.50)、复发2例(6.25)、健康知识达标31例(96.88);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健康知识达标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30例患者中满意18例(60.00),比较满意3例(10.00),不满意9例(30.00),总满意度为70.00%;研究组32例患者中满意28例(87.50),比较满意3例(9.38),不满意1例(3.12),总满意度为96.8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1-2周,尤其是24h内易并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75%,并且发生心律失常后1h内患者死亡率高达50%及以上,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时行科学、规范护理具重要意义[3]。在黄春兰等人的研究中表明,对该类患者行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心律失常及复发等情况[4]。针对此,本文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该病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选择提供确切有效依据,结论总结如下。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卧床时间(2.96±0.61)d、住院时间(10.64±1.13)d及住院费用(5236.63±502.37)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并减少住院费用。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2.50%、复发率6.25%、健康知识达标率96.8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以及复发情况的发生,并促使患者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建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分析原因可能为:循证护理为一种标准化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模式,其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再凭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以及直觉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而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潜在并发症进行探讨,并查找文献,找出相应理论根据,避免护理主观性以及盲目性,从而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护理,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各方面合理需求,将有效医疗资源发挥最大价值[5-6]。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首先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制定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出现的胸闷、心悸、气短等心律失常症状进行及时处理,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7]。通过维持病房温度与湿度适宜,降低病房内噪声干扰,并严格把控探病时间及人数,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降低外界环境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刺激,减少外源性感染。并遵医嘱合理安排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时间等,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发展快,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心理,通过对患者行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有效增强患者信心,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从而增强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8-9]。并对患者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讲座,在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等措施,帮助患者了解并掌握疾病知识,有效提高健康知识达标率,提高其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对提高治疗效果具一定作用[10]。所以,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行循证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减少住院费用,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健康知识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受时间、环境以及样本例数等因素限制,本文未对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需进一步扩大实验进行探究并作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可有效促进患者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秋菊,钟颖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8-139.
[2]何健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4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0):98-99.
[3]张萍,陈芳芳.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90-91.
[4]梁艳.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8(4):174.
[5]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441-1442.
[6]杨乙荣.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102-103.
[7]王霞,李小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1-122.
[8]刘相红,关 颖,韩晓红.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4):163-164.
[9]鲁登桃.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7(35):163-164.
[10]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
论文作者:熊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