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传感器应用实验箱_光敏电阻论文

传感器简单应用实验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感器论文,简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高中物理试用教材中,新增传感器的简单应用演示和分组实验器材,但实验室无此器材。为此,我们按课本要求,参考贵刊载文刘彬生老师的文章,结合实验室实际,用简单器材设计制作了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分组实验(兼作电学黑箱)和应用演示箱,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的优点。现介绍于下:

一、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分组实验箱(兼作电学黑箱)

如图1所示,在一个33cm×21cm×5cm木盒的面板上,在A、B、C、D、E处各钻一个洞(间距5cm),分别装上接线柱,再在DE间钻一个洞,面积刚好与光敏电阻光照面相等。分别在木箱内,DE、AC、BC相应位置装上光敏电阻(亮阻5kΩ,光照面刚好与板面平齐)、定值电阻(3kΩ)和2AP。在热敏电阻(标300Ω)的两引脚各焊出一根长约30cm的软线(两引脚分别套上绝缘胶管),在线端各焊上一个接线叉,备用。实验箱就这样制成,作为分组实验,我们共制作了30个,其它元件常备。

使用方法:

(1)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在AD处接热敏电阻,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两表针分别插A、D接线柱上,测量一次常温电阻,再把热敏电阻放在不同温度的热水中,测量几次电阻;再把多用电表两表针分别插在D、E接线柱上,测量光敏电阻不同光照时的阻值。

(2)A、B、C接线柱可作为电学黑箱的三个接点,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一切可按必修加选修物理课本要求进行。

二、传感器应用演示器

(1)温度自动控制

如图2所示,甲图中T为3AX31三极管;J为额定电压6V,原初三分组实验用的继电器;R为1kΩ的定值电阻,R[,2]为10kΩ的电位器;R[,T]为热敏电阻(面标100Ω),从它的两个引脚各焊出一根细长的软导线(两脚分别套上绝缘套);D为1N4001二极管。乙图为被继电器触点控制的电路,A、B、C分别为继电器的常闭、动、常开触点,LED为高亮度红、绿发光二极管;R[,3]为470Ω电阻,S为扭子开关。

演示方法:先使热敏电阻处于常温下,调节R[,2]使三极管U[be]增大,直至导通,则继电器线圈J中有足够大的电流通过,使衔铁吸合,于是触点B与C接通,红色LED发光,模拟箱内的电热器通电发热,然后将热敏电阻放入50℃以上的水中,则R[,T]的阻值明显减少,导致二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继电器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使衔铁释放,于是触点B变为与A接通,绿色LED发光,表示箱内已经达到设定的温度(多次实验数据显示,本实验控制温度平均为50℃)同时红色LED熄灭,表示停止加热。

(2)光控开关

如图3所示,T为3AX31三极管;D为1N4001二极管;R为光敏电阻;J为干簧继电器(继电器线圈用已报废的打点继时器线圈代替);L[,1]为红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从它的两引脚各焊出一根软导线,作电源指示兼作光敏电阻光源);L[,2]为绿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S为扭子开关。当光敏电阻不受光照时,其阻值很大,三极管截止,线圈J中无电流,干簧管内两个簧片处于分离状态,L[,2]不亮。

演示方法:合上S,L[,1]亮,把它稍拉出,并正对着光敏电阻照射,这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小(约1kΩ),使三极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线圈J中有电流通过,产生磁场,使密封在干簧管内的两个铁质簧片闭合,接通电路,L[,2]发光。

以上两个演示实验元件,我们分别把它们安装在两个33cm×21cm×5cm的木盒内(原实验材料的包装盒),在面板上作图,在热敏电阻、发光管、光敏电阻、开关、电位器等相应位置钻洞,安装,其中接有细长线的热敏电阻与温度计扎在一起,平时放在盒内,实验时才拿出,光敏电阻先用遮光筒套住,再安装(遮光筒稍高出木盒表面,光敏电阻光照面与木盒表面平齐),其它元件装在盒内,在盒内焊线,用5号干电池作电源(甲乙图共用一个电源),全部制作容易,而且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也可作为学生研究课题,进行科技制作。

以上传感器的简单应用演示和分组实验箱,经济实用。经本届高二级10个教学班的使用,效果很好,达到了教学要求。

标签:;  ;  ;  ;  ;  

简易传感器应用实验箱_光敏电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