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能力论文_张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能力论文_张燕

张 燕 (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教育局 四川 甘孜 626700)

【摘 要】 倾听是一种能力、素质和思维习惯,倾听作为小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常被人忽视,而倾听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有效性息息相关,促使学生清楚倾听的独特性,不应一味的"满堂灌"应积极营造一种有效的氛围进行逐步渗透,帮助学生增强倾听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倾听 习惯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6-050-02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和一种素质更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古今中外之士格外重视倾听的作用,这些事例无疑印证了倾听对于人们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当今课堂,师生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讨论,而倾听的少之又少,如此课堂,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低下,那么如何又快又好的提高小学生倾听能力呢?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被学生内化为自身素质,进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夯实基础,通过课下走访,作者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有关知识而一些学生不是窃窃私语就是左顾右盼,在回答问题时,学生胡乱回答,在做作业时,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习题的出错,表面热闹的课堂,似乎缺少些内在因素,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这个方面多下点功夫,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夯实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呢?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倾听要到位。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很弱,学习很容易分心,不容易持久,因此,走神现象比较严重,而一些学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师的讲解,而对于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假如教师没有及时有效的引起注意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细致听课上,学生不仅无法切实有效的学习,而且还会养成不好好听课的坏习惯,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要想学生集中注意力,需要从学习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对坐姿、发言等方面规范要求,当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的提醒,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以起到提示学生的作用,鉴于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在此阶段,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细致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消除一些不良习惯。

2在激励中引导学生倾听。即使平淡无奇的课堂教学,依旧有一些小学生专心致志的倾听,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趋势进行诚恳和细致的褒奖这些小学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小小的微笑在此时都可以换发巨大教育力,一些激励性的言谈举止暗示着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应给予简单评价,这些评语可以令学生感到自己的优势,在体验愉悦感的同时体会到教师更多的爱,评语不止来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样可以适用,当然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眼神、表情、微笑、举止都可以来传递特殊情感,学生在扑捉到这些评价信息时,在内心深处产生涟漪,倾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调动,学生更善于倾听和乐于倾听,另外,评价应具有及时性、有效性和长期性,定期举办"我是倾听小天才"的评选活动,这样,学生对教材、同学和教师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互相交流和互相竞争中促进倾听习惯,增强倾听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增强倾听趣味。

一般而言,在四十五分钟之内要求学生一分一秒的聚神会神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不现实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注意力和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的营造适宜的倾听氛围,增强学生倾听的趣味。鉴于小学生情感多样性的特点,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更容易促使学生分神,此时的倾听名存实亡,因此,结合小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探寻联系教材地 契机,引导学生在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倾听。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以故事为媒介营造氛围。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注定他们喜爱倾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中平淡无奇的课堂中挖掘趣味,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有利因素,贴近小学生独特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入与教材有关连的小故事,并且提出响应的问题和教学任务,激励学生多说,以此将注意力吸引到教材中,以便引导学生去主动倾听,主动探究,组织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这种氛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专注的倾听。(2)利用语言营造氛围。小学语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姿态置身其中,进而被吸引,被倾听。

二、注重训练 提升技巧。

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倾听的同时还要听得明白,而倾听需要教师良好的指导,增强学生倾听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重任,那么如何又快又好的增强学生倾听能力呢?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在倾听中欣赏。学好一篇课文,对学生而言并非易事,尤其是那些低年级的学生或者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中注意欣赏,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

2在倾听中自豪。针对那些学生已经消化吸收的语文知识,我们教师应勇于防守,将学习的主要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赋予他们更大的主动权,通过"优秀小老师"的评选,促使学生体会教师的酸甜苦辣,进而吸引他们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领读词汇和段落,当然并非所有的小学生都适合扮演小老师,应选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重点扶持那些学习能力弱容易分神的学生,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课堂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3在倾听中评价。在固定的时间内,作者要求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公开作品,在公开阅读中,台下学生细致倾听中,陈诉己见,此时学生不仅用耳倾听,更是用心在倾听,用心在思索,在不知不觉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 在倾听中判断。为了培养小学生细致倾听的习惯,作者灌注一些小技巧,比如:重复师生说过的话,在重复中增强学生倾听的细致。

言而总之:小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时关注和有步骤的培养,从点滴小事做起,尤其是新课改下,值得每位教师反思。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能力论文_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