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度量及应用研究论文_ 周海金

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度量及应用研究论文_ 周海金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我国大量建设保障房社区,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选址偏远、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部分保障房社区被认为是“贫民区”。这一现象不仅造成了整个社会范畴上对保障房社区的“污名化”,也使得保障房社区居民这类受益主体对其居住社区的认同降低,一些保障房社区甚至出现了高空置率、退租退房等现象。虽然目前学者们对保障房社区建设的建设选址、融资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相关研究较少,不能为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如何评价及提高提供依据。因此,构建保障房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的评价方法,以度量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水平,并提出提高保障房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的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保障房社区;社会认同;社会分类

引言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高房价让购房者望而却步,很多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呼声日益强烈。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包括实行经济适用房政策、廉租房政策和房租补贴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建议。同时希望通过本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进一步改善我国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

1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由政府统筹,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保障性住房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2年英国国会通过的《乔利拉法案》,该法案提出政府应关注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问题,对贫困家庭提供住房援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不断丰富。西方国家将保障性住房统称为社会住宅(SocialHousing),是指由政府出资直接兴建、补助兴建或市场拥有的适合居住的住房,以低于市场价格或免费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或特殊弱势对象的住宅。实际运作中,保障性住房在各国(地区)的名称各有不同。美国称之为“公共住房”(PublicHousing)或“可负担的住房”(AffordableHousing);欧洲称之为“社会出租住宅”(SocialRentedHousing),只租不售;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称之为“组合房屋”(CombinedHouse,简称组屋),组屋既可出租,也可销售;日本有两种保障性住房,一种叫公营住房((PublicHousing),住户没有产权,类似于廉租房,还有一种叫公团住房(SocialHousing),住户可以享有部分产权;我国香港地区称之为公共屋邮(PublicHousing,简称公屋);我国台湾地区称之为国民住宅等。我国大陆自1994年启动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保障性住房的内涵和形态经历了几个转变,相继出现了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安置房、棚改房等形式。其中经济适用房兼具保障性和经济性特征,属于政策性商品房,出售实行政府指导价,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随着国家保障房体系的不断完善,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廉租房是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2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形成路径

2.1社会认同产生的条件

从本质上说,社会认同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认同的研究一直都围绕着这些过程:社会如何将自我概念赋予个体的?在具有一定规范的群体中,社会是怎样以群体为中介建构个体的?反过来,个体又怎样再促进了这些群体的产生?这个问题也说明我们每个人在改变和调整自身时,怎样在同样程度上也改变和调整了以自身身份为核心的复杂关系。除此以外,认同也涉及到下列问题:介入到个体与群体双方关系中的心理过程和社会心理过程都是怎样的?什么因素影响了群际关系的形式?群际关系是对抗的、竞争的、充满敌意的、还是合作的、相对友善的,这些都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些问题处于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它们与人类生存中一些最重要的现象有关,比如认同、自我、群体团结、国家关系、偏见、歧视、刻板印象、遵从和集体行为如暴乱、示威等等。

2.2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中的绩效指标为政府制定保障房建设的具体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并指导其合理配置资源,严格、客观的考核体系的存在促使政府必须按考核的标准而不是自己的意愿开展工作。绩效考核也有助于为整个社会从外部监督政府行为提供基准线。将绩效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和社会舆论等对保障房建设的监督作用,揭露保障房建设中的非正常事件,抨击政府机构或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反映中低收入群体在保障房方面的呼声,能够维护和推动保障房建设的良性发展。从我国保障房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建立专门的监督系统也同样必要,建议成立由政府代表、社会代表和居民代表等组成的专门监督委员会,定期审查保障房的资金投入、运行状况和审核程序等,使各方利益都能够得到维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与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宏观预警监督活动。

2.3社会认同产生的路径原理

社会群体的行为往往是矛盾的,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彼此需要而又往往产生冲突。这种社会存在所要求的凝聚性怎样与社会中的分化和对立共存是社会认同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研究群体行为特征时,特别是在对民族冲突,甚至是种族灭绝的大屠杀的行径的研究时,发现这些走向令人恐惧的极端行为的群体行为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例如,尽管人类群体间对自己有很多残忍的行为,人类也许是所有生物当中最喜欢交际的,将拥有他人的陪伴视为人生的一件乐事。他们不仅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度过清醒时的大部分时光,而且在更基本的层面上,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规范和人们之间达成的契约的限制,包括恰当的或可以接受的行事方式,以及在某种情况下所持有的特点。没有这样的契约就不能沟通,也就不可能沟通,而沟通是人类存在的核心要素。沟通的实现也有赖于一系列普遍认同的规则或语法。正是为了积极的解决人类的矛盾性的群体行为,即群体冲突与群体依赖,集中关注了群体资格的社会心理素质来处理这个问题,通过研究尽力去理解群体中人们的社会心理过程,即他们的群体间和群内行为。为了分析的需要,采用了社会认同这种特别的路径,它代表了现在社会心理学的路径基础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社会认同的路径有两个向度,一是原生的或内生的认同,个体自我因文化等因素所造就的对自身某种身份的认同,即个体的自我认同,也即自我分类过程。二是社会建构的认同,个体与其他个体通过某种社会化的互动造就的认同,即社会范畴化形成的认同。

结语

自从我国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来,随着住房改革政策的实施及住房投资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社会政策因素、历史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形成了住房改革后的经济困难者往往也是住房困难者的事实,使得住房困难的情况在低收入家庭中依然存在。而从住房保障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效果看,目前的住房社会保障虽较接近于住房保障的国际通行做法,其发展的方向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蕾.北京市居住一就业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0):1210-1217.

[2]常素娟,李建华.浅谈保障性住房规划中的绿色适宜技术[J].科技视界,2014(31):333-334.

论文作者: 周海金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度量及应用研究论文_ 周海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