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道德情境中大学生的道德情绪与干预倾向:人际身份的调节作用论文

不同道德情境中大学生的道德情绪与干预倾向:人际身份的调节作用

杨慧娟,田春燕,李丹*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 200234

摘要: 由特定情境诱发的道德情绪与后续的道德干预行为关系密切;而面对不同人际身份的违规者,当事人的道德情绪感受可能差异较大。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探究不同道德情境中道德情绪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违规者人际身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相比不道德程度低的情境,在不道德程度高的情境中被试感受到更多内疚、羞耻和愤怒等道德情绪。(2)人际身份不同,被试体验到的情绪水平不同。当违规者是家人而非生疏的人时,被试体验到更多的内疚、羞耻和愤怒情绪。(3)人际身份调节高低不道德情境下羞耻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低不道德情境下内疚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羞耻和内疚正向预测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个体的道德干预倾向,羞耻、内疚程度越高,道德干预倾向越强。结论:不同道德情境和人际身份会影响个体的道德情绪体验,人际身份在道德情绪与道德干预倾向之间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道德情绪;道德干预倾向;道德情境;人际身份

1 引言

道德情绪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2014; 周详,杨治良,郝雁丽,2007)。道德情绪作为人类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调节道德标准和道德决策、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Tangney,Stuewig, & Mashek,2007)。道德情绪包含内疚、羞耻、愤怒、自豪等众多情绪,其中内疚和羞耻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内疚是指由于个体违反了社会规则或自己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想象或实质性的伤害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羞耻是指当个体认为自己不够好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指向自我评价的负性情绪体验(Miceli & Castelfranchia,2018)。内疚和羞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自我意识的情绪,蕴含着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估;都是负性的情绪体验(Lewis,1995; Miceli & Castelfranchia,2018; Tangney et al.,2007)。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羞耻聚焦于“不应该做什么”,内疚聚焦于“应该做什么”。与内疚相比,羞耻被赋予更多消极的评价,经常被认为是“丑陋”的,是一种反社会性情绪,会导致退缩行为。而内疚被认为是道德的和亲社会的情绪(Tangney et al.,2007; 施承孙,钱铭,1999; 张琨等,2014),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此外,愤怒也是个体在遭到外界挫折和侵害时最容易体验到的情绪(李忠臣 等,2018)。通常认为愤怒是一种消极情绪,会导致攻击和敌对行为。愤怒情绪下的个体利他行为倾向显著低于其他情绪下的个体(孙珂,2017),对道德判断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康慧,2016)。也有研究发现愤怒可引发亲社会行为或补偿行为(Doorn,Zeelenberg, & Breugelmans,2014;殷融,张菲菲,王元元,许志红,2017),可以激发道德勇气,促进干预行为(Halmburger,Baumert, & Schmitt,2015)。

早晨起床,杜思雨觉得头昏昏沉沉的。他想,妻子田歌睡一宿觉也许就消气了,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的。过去和妻子吵架赌气,妻子大多数都是这样,自己睡一宿,消化消化,也就啥事都没了。但这一次思雨可想错了。思雨来到客厅,发现妻子坐在沙发上好像在等他,身边放着一个大旅行袋。妻子的眼睛红肿,眼圈发黑。妻子一说话,嗓子也变得沙哑。

通常人们会因自己伤害到他人感到内疚,或因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感到羞耻。但研究者发现人们也会因为他人的行为感受到相似的情绪,比如人们会因回想起他人的不当行为而感到内疚或羞耻,这种情绪被称为替代性情绪(Miceli et al.,2018)。以往研究表明,人们会因亲近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引发道德情绪(Lickel,Schmader,Curtis,Scarnier & Ames,2005),与违规者的身体距离或心理距离越近,与违规者有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的个体感受到的道德情绪更强烈。与生疏的违规者相比,个体对熟悉的违规者感受到更多的道德情绪(Chen et al.,2016;Eskine,Novreske, & Richards,2013)。因此人际身份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个体的道德情绪体验差异。此外,暴露在不同道德情境中的道德事件会引发个体不同的道德判断(郑睦凡,赵俊华,2013)。个体所涉及道德违规的严重程度不同,相应的情感体验也不同(Powell & Horne,2017 )。道德违规越严重,个体的道德体验可能越深刻,情绪唤起也会更强烈。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在不同道德情境中,对于不同人际身份的违规者,个体体验到的内疚、羞耻和愤怒等道德情绪的差异,并探究违规者人际身份在个体道德情绪与道德干预倾向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机械故障包括很多种形式,跳闸铁心动作的冲击力缺乏即为其中一类,如铁心卡滞和跳闸铁心的脱落,一旦触头出现焊接或者机械的卡滞,在传动的部分就会发生故障,例如:销子脱落等问题,导致这些故障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综述,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1)被试在不同道德情境中感受到不同的道德情绪。在不道德程度高的情境中被试感受到更多的内疚、羞耻和愤怒。(2)相比生疏的违规者,当违规者人际身份为家人时,被试体验到更多的内疚、羞耻和愤怒,且与道德干预倾向的相关更高。(3)在不同道德情境中,人际身份在道德情绪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均起调节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2 道德情绪

2.2 研究工具

2.2.1 道德情境材料

设置高低两种道德情境来区分行为的不道德程度。低不道德情境的文字材料改编自Chen等人(2016)的研究资料,高不道德情境的文字材料为自编。随机选取28名大学生对材料进行了不道德程度的7级计分(1=最不道德,7=最道德),其中低不道德情境分数为2.68(1.28);高不道德情境分数为1.39(0.57)。配对样本t 检验显示两种情境差异显著(t =6.28,p <0.001)。

选取上海两所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共230人进行团体施测。其中女生157人,男生71人,性别信息缺失2人。

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人际身份在道德情绪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低不道德情境下内疚的人际身份调节效应显著(β= 0.44,p<0.05 ),图1表明内疚正向预测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个体的道德干预倾向,内疚程度越高,道德干预倾向越强(β= 0.40,p<0.05 );道德违规者为生疏的人时,内疚程度不能预测道德干预倾向(β= 0.08,p>0.05 )。

2.2.3 道德干预倾向

高不道德情境下羞耻的人际身份调节效应显著(β= 0.27,p<0.01 ),图3表明羞耻正向预测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个体的道德干预倾向,羞耻程度越高,道德干预倾向越强(β= 0.39,p<0.05 );道德违规者为生疏的人时,羞耻程度不能预测道德干预倾向(β= -0.05,p>0.05 )。

工程结构试验是一门同等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它还对其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审查。通过试卷评估,大型作业评估和考试报告评估等多种方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建议建立一个试题库,为试卷组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条件。

本研究中道德干预(moral intervention)是指对他人不道德行为的阻止。改编自Halmburger等人(2015)的研究,仅有一题,包含5个选项。量表通过翻译-回译,并由两名发展心理学教授评估后确定。在不同情境中,为配合故事情节选项略有不同。在低不道德情境中,选项“我不会干涉”代表程度最低的干预强度,其他选项按干预强度递增排列,依次为:“我会问这个人找零是不是多了”,“我会提醒这个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会强烈要求这个人把钱还回去”“我会拿走这个人手中的找零,并交给收银员。”在高不道德情境中,选项“我不会干涉”代表程度最低的干预强度,其他选项按干预强度递增排列,依次为:“我会问这个人确定钱是他/她的吗”,“我会提醒这个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我会强烈要求这个人把钱还回去”,“我会拿走这个人手中的钱,并交给老奶奶”。

平心而论,范仲淹的政绩在宋代政治家中并不突出。而且在宋代的一些私下的议论中,对范仲淹也并非是一片赞誉,全无非议。除了王安石,对范仲淹作出极高评价的朱熹也有与本文绪说援引的赞誉近乎相反的评价。《朱子语类》卷一二九云“范文正虽有欲为之志,然亦粗,不精密,失照管处多”[13]196。

2.3 实验程序

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用回归分析及process插件分析人际身份的调节作用。

2.4 数据分析

道德情境为组内变量,所有被试均接受两种不道德情境的实验处理;人际身份为组间变量,一半被试接受“家人”实验处理,一半接受“生疏的人”实验处理。首先请被试想象一个家人,或者认识但生疏的人,写出他们的年龄,身高等信息以使该人物的形象更鲜明,接着呈现一个高(低)不道德情境,测量被试的情绪,随后测量道德干预倾向。对两种不道德情境做顺序平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采用道德情境(高不道德、低不道德)×人际身份(家人、生疏的人)的实验设计,前者为被试内变量,后者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内疚、羞耻和愤怒。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道德情境的主效应显著,F (1,228)=85.97,p< 0.01,η2 =0.53,总体来说,与低不道德情境相比,被试在高不道德情境中感受到的情绪更强烈。人际身份的主效应显著,F (1,228)=25.27,p< 0.01,η2 =0.25,即与生疏的人相比,当人际身份为家人时,被试感受到的情绪更强烈。道德情境与人际身份的交互作用显著,F (1,228)=2.99,p< 0.05,η2 =0.38。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愤怒情绪受人际身份和不道德情境的交互影响:在高不道德情境中,被试因生疏的人的违规行为感受到的愤怒显著高于家人;在低不道德情境中,被试对不同身份违规者感受到的愤怒情绪无差异。

低不道德情境下羞耻的人际身份调节效应显著(β= 0.21,p<0.05 ),图2表明羞耻正向预测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个体的道德干预倾向,羞耻程度越高,道德干预倾向越强(β= 0.35,p<0.05 );道德违规者为生疏的人时,羞耻程度不能预测道德干预倾向(β= 0.75,p>0.05 )。

3.2 人际身份的调节作用

采用情境情绪测量,让被试通过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情境材料启动自身的情绪体验,随后对情绪(焦虑、愤怒、内疚、尴尬、羞耻)的体验程度进行评定。采用自编量表,量表题目为“如果你没有采取行动阻止你的家人,你会有什么感受,有多强烈?”本研究选取内疚、羞耻、愤怒三种情绪,其他情绪作为填充项。采用7级计分(1=完全没有,7=非常强烈)。

表1 不同道德情境与人际身份下的情绪得分M(SD)

表2 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相关分析

表3 道德违规者为生疏的人时相关分析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内疚、羞耻和愤怒这三种情绪呈中等以上相关。当人际身份为家人时,高不道德情境下羞耻与干预倾向显著正相关;低不道德情境下内疚、羞耻和愤怒与干预倾向显著正相关。当人际身份为生疏的人时,高低不道德情境下三种情绪均与道德干预倾向无显著相关。

Can Dory find her family?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he movie Finding Dory.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道德情境中人际身份确实会影响个体的道德情绪体验和道德干预倾向。与生疏的人相比,当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个体的道德情绪反应更强烈。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Miceli et al.,2018; 张琨等,2014)。以往研究表明羞耻会导致退缩行为(高学德,2013);另有研究表明个体感到羞耻时,既可能做出自我防卫行为,也可以产生亲社会行为(Gausel,Vignoles, & Leach,2015)。本研究结果显示羞耻并不一定导致个体的退缩与回避行为,而是可能引发道德行为。虽然总体来说个体在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感受到的情绪更强烈,但愤怒情绪却相反;在高不道德情境中,个体因生疏的人的不道德行为感受到的愤怒更强烈。对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愤怒作为指向他人的情绪,面对家人违规时这种愤怒会因血缘人伦关系而弱化;若家人为长辈,则长辈身份的威严与中国文化中的“尊老”也会弱化愤怒反应。

市场营销能力的路径系数达到了0.88,其对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影响作用也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加强新疆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明确产品定位,合理定价;在包装和推广方面,应充分体现新疆区域的特色,并选择线上、线下多元的推广方式;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机遇,发挥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瞄准国内、中亚以及欧洲市场,建立供求信息收集分析机制;推广建立营销电子商务平台,改造建设一批农贸市场、供销超市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发展冷链物流运输,加强乡村级物流延伸。

道德情绪与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因违规者人际身份不同而不同。人际身份在道德情绪与道德干预倾向之间起调节作用。家人违规时,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唤起的羞耻情绪越多,越倾向于干预;在低不道德情境中唤起的内疚情绪越多,越倾向于干预。这可以用人际关系理论来解释。我们通常与家人的接触时间更长,也更亲密。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更倾向于“互倚式自我 ”(interdependent self)(Markus & Kitayama,1991;杨宜音,1999)。中国人际关系中的“人情”与血缘关系也强调了家人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翟学伟,1993),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离中心自我越近,关系越亲密,情感依附也越强(费孝通,2013;袁晓劲,郭斯萍,2017)。家人与自我的联系更强,自我卷入程度也越高,因家人道德违规感受到的道德情绪更能预测相应的干预倾向。

图1 低不道德情境下内疚与道德干预倾向的关系:人际身份调节效应

图2 低不道德情境下羞耻与道德干预倾向的关系:人际身份的调节效应

图3 高不道德情境下羞耻与道德干预倾向的关系:人际身份的调节效应

对不道德行为的评估除了具体事件,也与个体的道德同一性和人格特质有关。愤怒可以独立于既定伤害被感知到的道德违规事件引发(Landmann & Hess,2017)。在同样的负性情绪中,有些人可能感受到的是羞耻,而有些人更容易感到内疚。这种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未来研究应将人格特质考虑进去。人际身份对道德情绪和道德干预倾向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探讨,与家人相比,个体对生疏的人的道德违规行为感受到更多的愤怒,这一研究结果需要重复验证。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下辈分的独特作用,未来研究可将辈分从人际身份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

5 结论

(1)在不道德程度高的情境中被试感受到更多的内疚、羞耻和愤怒。(2)当违规者是家人而非生疏的人时,被试体验到更多的内疚、羞耻和愤怒。(3)人际身份可以调节高低两种不道德情境下羞耻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以及低不道德情境下内疚和道德干预倾向之间的关系。羞耻和内疚正向预测道德违规者为家人时个体的道德干预倾向,羞耻、内疚程度越高,道德干预倾向越强。

参考文献

陈瑞,郑毓煌,刘文静.(2013).中介效应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营销科学学报, (4),120-135.

费孝通.(2013).乡土中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学德.(2013).羞耻研究: 概念、结构及其评定.心理科学进展,21 (8),1450-1456.doi: 10.3724/SP.J.1042.2013.01450

康慧.(2016).大学生愤怒情绪、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保定.

李忠臣,王康,刘晓敏,李贵成,翟渊涛,张茜.(2018).青少年人际宽恕与心理健康: 愤怒和主观幸福感的多重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 (05),157-161.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8.05.032

施承孙,钱铭怡.(1999).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心理科学进展 ,7 (1),35-38.

孙珂.(2017).不同具体情绪对个体道德决策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杨宜音.(1999).自我与他人: 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心理学动态, 17 (3),58-62.doi:10.3969/j.issn.1671-3710.1999.03.011

殷融,张菲菲,王元元,许志红.(2017).群体内疚:界定、心理机制、行动倾向及干预策略.心理科学进展, (6),1058-1068.doi: 10.3724/SP.J.1042.2017.01058

袁晓劲,郭斯萍.(2017).中国人人际情感的差序格局关系:来自EAST的证据.心理科学,40 (03),141-146.doi: 10.16719/j.cnki.1671-6981.20170322

翟学伟.(1993).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 (4),74-83.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2014).道德视野下的内疚.心理科学进展, 22 (10),1628-1636.

郑睦凡,赵俊华.(2013).权力如何影响道德判断行为: 情境卷入的效应.心理学报, 45 (11),1274-1282.doi: 10.3724/SP.J.1041.2013.01274

周详,杨治良,郝雁丽.(2007).理性学习的局限: 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道德与文明 ,(3),57-60.doi:10.13904/j.cnki.1007-1539.2007.03.016

Chen,J.,Wei,J.,Shang,P.,Wang,X., & Zhang,J.(2016).Do we feel the same level of guilt about the wrongdoings of close ones and distant on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behavioural control. Int J Psychol,53 (4),261-268.doi: 10.1002/ijop.12288

Doorn,J.,Zeelenberg,M., & Breugelmans,S.(2014).Anger and prosocial behavior.Emotion Review, 6 (3),261-268.doi:10.1177/1754073914523794

Eskine,K.,Novreske,A., & Richards,M.(2013).Moral contagion effects in everyday interpersonal encounters.JESP ,49 (5),947-950.doi:10.1016/j.jesp.2013.04.009

Gausel,N.,Vignoles,V., & Leach,C.(2015).Resolving the paradox of shame: Differentiating among specific appraisal-feeling combinations explains pro-social and self-defensive motivation.Motiv Emot, 40 (1),118-139.doi: 10.1007/s11031-015-9513-y

Halmburger,A.,Baumert,A., & Schmitt,M.(2015).Anger as driving factor of moral courage in comparison with guilt and global mood:A multimethod approach.Eur J Soc Psychol, 45 (1),39-51.doi:10.1002/ejsp.2071.

Higgins,E.(1987).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Psychol Rev, 94 (3),319-40.doi: 10.1037/0033-295X.94.3.319

Salerno,J., & Peter-Hagene,L.(2013).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Anger and Disgust on Moral Outrage and Judgments. Psychol Sci ,24 (10) 2069–2078.doi: 10.1177/0956797613486988

Landmann,H. & Hess,U.(2017).What elicits third-party anger?The effects of moral violation and others’ outcome on anger and compassion.Cogn Emot, 31(6),1097-1111.doi:10.1080/02699931.2016.1194258

Lewis,M.(1995).Self-conscious emotions.American Scientist, 83 (1),68-78.

Miceli,M., & Castelfranchi,C.(2018).Re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hame and guilt.Eur J Psychol,14 (3),710–733.doi:10.5964/ejop.v14i3.1564.

Markus,H., & Kitayama,S.(1991).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Psychol Rev, 98 (2),224-253.doi: 10.1037/0033-295x.98.2.224

Powell,D., & Horne,Z.(2017).Moral severity is represented as a domaingeneral magnitude.Exp Psychol, 64 (2),142.doi: 10.1027/1618-3169/a000354

Sheikh,S., & Janoff-Bulman,R.(2010).The “shoulds” and “should nots” of moral emotions: a self-regulatory perspective on shame and guilt.Pers Soc Psychol Bull, 36 (2),213-214.doi:10.1177/0146167209356788

Tangney,J.,Stuewig,J., & Mashek,D.(2007).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behavior.Annu Rev Psychol, 58 (1),345-372.doi: 10.1146/annurev.psych.56.091103.070145

Moral Emotion and Intervention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Moral Situation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Status

YANG Huijuan,TIAN Chunyan,LI Da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 The moral emotions induced by specific situ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sequent moral intervention,while they can vary quite largely among the offenders with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identities.This study uses college students as subjec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motion and moral intervention tendency in different moral situations,and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status in the relationshi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low immoral situations,the participants had more moral feelings such as guilt,shame and anger in high immoral situations; (2)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status lead to different emotional levels in participants.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more guilt,shame and anger when the offender was a family member rather than someone that was not acquainted; (3) interpersonal status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me and moral intervention tendency in both high and low immoral situation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lt and moral intervention tendency in low immoral situations.When the offender was a family member,shame and guilt could predict positively the moral intervention tendency.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shame and guilt,the higher the tendency of moral intervention.Conclusion: Different moral situ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tatus can affect the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 moral emotion,and the interpersonal status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between moral emotion and moral intervention tendency.

Key words: moral emotion; tendency of moral interventional; moral situation; interpersonal status

[心理学通讯,2019,2(2): 109-115 doi: 10.12100/j.issn.2096-5494.219014]

杨慧娟,2013—2017年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2017年至今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发展。

*通信作者:

李丹

lidan501@163.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Dan,lidan501@163.com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s,2019,2(2): 109-115 doi: 10.12100/j.issn.2096-5494.219014]

基金来源

无。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本研究无利益冲突。

知情同意

所有被试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标签:;  ;  ;  ;  ;  

不同道德情境中大学生的道德情绪与干预倾向:人际身份的调节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