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复兴昆曲的旗帜--在昆明市参访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_艺术论文

扬起复兴昆曲的旗帜--在昆明市参访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_艺术论文

高扬振兴昆剧的旗帜——在昆指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昆剧论文,旗帜论文,讲话论文,全体会议上论文,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底至今年初,我们隆重地举办了纪念梅兰芳、周信芳两位京剧艺术大师诞辰100周年的活动。江泽民同志作了《弘扬民族艺术 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讲话,指出:要“进一步总结这些年京剧戏曲工作的经验,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做好振兴京剧,振兴戏曲,振兴民族艺术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就是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共商如何振兴昆剧的大计,共做振兴昆剧这篇大文章。

一、振兴昆剧的意义

昆剧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发轫,到今天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昆剧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时期的200余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剧目名作迭出,艺术精湛,声柔韵美,唱遍大江南北,被推崇为“正音”、“雅部”,迎来了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历史的实践告诉人们,昆剧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古老剧种,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古典范型,是中华传统艺术的一块“活化石”,是与京剧并称于世的“国宝”,是华夏民族智慧与创造的一朵绚丽的文明之花。昆剧对我国很多剧种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过重大影响。象徽剧、京剧、赣剧、湘剧、川剧、桂剧、越剧等等,都受过昆剧的滋养,直至今日,昆剧艺术对京剧及一些地方戏的发展,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因此,在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中,昆剧具有无法取代的历史地位。由于它为后世剧种提供了活的借鉴和示范,提供了滋荣和发展的养分,因而它在民族戏剧文化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振兴昆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发展和繁荣民族戏曲艺术的要求,是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心愿。我们要高扬振兴昆剧的旗帜,争取昆剧艺术的新繁荣。

二、昆剧事业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清中叶以后,昆剧每况愈下,到建国前夕,班社解体,艺人星散,已濒临绝境。

新中国的成立给昆剧带来了新生。遵照党的文艺方针,各级政府部门开始了对昆剧的保护和振兴工作,促进了昆剧事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推陈出新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1956年由浙江苏昆剧团改编上演的昆剧《十五贯》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的成功使古老的昆剧艺术从衰竭转为复兴,许多戏曲剧种也从中吸取了经验,得到了借鉴,受到了鼓舞。

——抢救、改编和推出了一批精品。昆剧界的同志们,以饱满的热情,对传统剧目进行了大量的整理、改编、加工,使昆剧拥有一批堪称精品的保留剧目和堪称典范的传统折子戏,还编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可供经常演出的历史故事剧,创作出了一批优秀剧目,我们从中看到,昆剧的剧目建设比较好地体现了“三并举”的方针。

——建设和巩固了六个昆剧院团。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成立了江苏省苏昆剧团、浙江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湖南省昆剧团、上海昆剧团。这6个昆剧院团就是6个振兴昆剧的基地。

——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老艺术家的关心培育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编导、音乐和表演艺术人才。

——制定了一些保护政策和措施。1985年文化部发出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了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以及中国昆剧研究会,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了《关于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1991年到1994年,先后在苏州、北京等地办了四期昆曲培训班,请“传”字辈及名家任教,向年轻演员传授技艺。与此同时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宝贵经验保存了下来。

——拓展了对外艺术交流的渠道。近年来,昆剧先后赴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演出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喝彩。去年6月,日本昆剧之友社一批青年,作为昆剧在日本的代表,在中国的舞台上展示了风采。我们期望和欢迎更多的海外侨胞、同胞和外国友人投入昆剧爱好者的行列。

在看到昆剧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近些年以来,由于新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及社会变革的影响,在民族传统艺术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观众等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昆剧院团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剧团艺术生产经费不足,观众减少,剧目匮乏等问题。可以说,昆剧艺术在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既具有民族艺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在充分认识振兴昆剧的重大现实意义的同时,还要认识到振兴昆剧的艰难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以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克服困难,去开拓昆剧艺术的新天地。

三、振兴昆剧的目标和措施

今后几年,是振兴昆剧的关键时期。根据时代发展和现实条件,我们的目标是:到2000年,昆剧事业有较为显著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①现有的六大昆剧院团,在投入机制、生产机制、管理体制诸方面通过改革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整体上得到新的发展;②培养一批跨世纪的、行当齐整、阵容完备的昆剧艺术人才群;③建立起以上海、北京和苏州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基地;④恢复、加工、整理改编一批昆剧传统剧目并逐步积累一批全本保留剧目,创演几个表现时代生活的艺术上较完美的新剧目,使昆剧在艺术上达到一个新水平;⑤培养更多的昆剧新观众,扩大昆剧的观众面;⑥进一步扩大昆剧在国外、海外的影响;经过五、六年的苦斗,使昆剧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改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的措施是:

(一)坚持八字方针 实行保护政策

振兴昆剧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有效的保护政策。对昆剧要坚持“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的方针,这八字方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个方针。忠德同志昨天讲话时,指出对昆剧艺术要实行保护政策。昆剧的特殊地位作用,决定了对昆曲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这个特殊政策就是李鹏总理1994年3月10日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对需要扶持的文化艺术精粹和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各级政府都要有重点地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政策。这就要求拥有昆剧院团的五个省、市,都要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以落实对昆剧的保护政策。

要实行保护政策,首先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即应对现有的昆剧团,应像上海那样,实行全额拨款,还要逐年增加艺术生产的经费投入,并适当拨一点对老艺术家和中年优秀演员的资料抢救录制费,以真正为保护昆曲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要实行保护政策,还要在硬件建设上纳入总体建设规划。

要在继续完善有关政策的同时,认真抓好《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关于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的落实工作,使这两个《通知》的有关条款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凡有昆剧的省、市文化厅局都要在今年底前将本地如何对昆剧实行保护政策的意见报到文化部昆曲指导委员会。

(二)建立育才基地 造就栋梁之才

着眼于跨世纪各类人才的培养与提高,加快培养造就优秀的人才群是振兴昆剧的战略性课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急迫的任务。

我们初步计划建立上海、北京、苏州三个人才培训基地,集中师资力量,增加投入,扩大生源,请老艺术家授课,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培养青年人才的工作是很紧迫的。各地应对昆剧艺术队伍(包括表演、编导、音乐创作、舞美诸门类)做一次摸底普查,针对人才队伍的实际与需要,制定出培育人才方案,并努力加以落实。对青年新秀要创造机会让其多学习、多观摩、多实践,尤其要敢于让青年演员在全本古典名剧中挑大梁。

在培养表演艺术人才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戏曲学院和各地戏校的办学优势,继续实行学校委托代培的办法。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昆剧创作人员,是振兴昆剧的当务之急。建议艺术研究院或中国戏曲学院专门开办一个昆剧创作研讨班,努力从现有的剧作家中培养一批专业创作人员。

我们还要加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懂艺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是振兴昆剧一个重要条件。

(三)组织剧本创作 加强剧目建设

一部昆剧史,走的是一条创造艺术精品、加强剧目建设的路。振兴昆剧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创作出更多的好听好看、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说一千道一万,要拿出好戏给人看。

要加强剧目建设,就要继续贯彻“三并举”的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努力办好五件事:一是昆指委与京指委、京剧艺术基金会一起,于今年首届京剧艺术节期间,在天津开一次剧本创作会议;二是拟于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搞第一届昆剧剧本征集评奖活动,此事由文化部昆指委主办、浙江京昆艺术剧院承办,对前三名将给予重奖。三是花大力气对传统昆剧名剧进行加工整理,每个院团要力争实现“一年捧出一台戏”的目标。四是昆指委与全国政协京昆办公室一起拟于1999年在北京组织一次以中年昆曲表演家为主体的“一代风流——幽兰金秋”的昆剧汇演,并借此良机有重点地录制一些范本戏。五是拟于1997年在上海举办一次全国昆剧优秀剧目汇演,展示剧目建设的新成果和新水平。

(四)加强理论建设 指导改革创新

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振兴昆剧的工作亟须理论的指导。昆剧的振兴与发展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需要理论上的解析。我们既需要进行昆剧发展史、昆剧的美学以及昆剧艺术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更需要围绕振兴工作来进行应用理论研究。为了使理论研究更好地联系实际,我们拟于明年结合《十五贯》演出40周年,在浙江召开理论研讨会,研究推广《十五贯》推陈出新的经验,以促进昆剧艺术的繁荣。

要研究昆剧的改革创新问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也是一种保护,而且是更积极的保护。我们的理论研究,要紧密结合现实需要,研究昆剧的继承、创新、发展问题。我们要支持昆剧学术著作的出版。

昆剧是在革新中发展起来的。对昆剧艺术我们要抢救、保护和继承。要保护好昆剧的特点和艺术基因,不能盲目地改,也不能随意地改。但是,昆剧必须随着时代节拍前进,否则单纯靠保护是保护不住的。对昆剧艺术我们要在强化继承意识的同时,要加大改革的力度。不改革就不能发展,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要通过改革,使得昆剧从现在的“山重水复”走向未来的“柳岸花明”。但是,昆剧改革的难度很大,因此既要大胆探索,又要慎重稳妥。要“走小步,不停步,不走歪路走正路”。青年昆剧工作者要在继承上加大强度,中年昆剧艺术家则应在创新上加大力度。要以渐变来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新观众的需要,创出属于新时代的昆剧艺术。总之,我们要在强化继承意识的同时,适当加快昆剧艺术改革的进程,以促进昆剧艺术出现新的繁荣。

(五)积极走向民间 广泛寻觅知音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观众群体,都有自己的知音。这是剧种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昆剧的观众多为知识阶层,在地域分布上多在江浙一带。据此,我们要继续积极扩大和培养知识分子观众群。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昆剧的出路、途径、生命在于走向民间。从其发展史来看,它从民间来,后走入宫廷,走向“雅化”,脱离了大众,也使其生命力受到了削弱。今天,只有与广大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相结合,才能寻觅更多的知音,昆剧才能兴旺发达。争取观众的问题也是一个服务对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缺乏信心,要勇于走向民间,走向工矿,走向农村,走向大众,向广阔的民间去寻觅知己,寻觅知音,寻觅热情的支持和赞助者。

(六)发展业余剧团 培养新的观众

昆剧专业剧团的数量和规模短期内难以有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注重发展业余剧团和票友组织,就成为了富有重要意义的措施。业余剧团起着普及昆剧艺术,改良昆剧艺术生存的社会土壤,争取新的观众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对于业余剧团及社会上的业余昆剧组织,专业剧团要积极地给予扶持和帮助。我们还要注重加强同海外昆剧组织的联系。

扶持和发展昆剧业余组织,可以有效地培养和争取新的观众。业余组织的成员在学习、表演、宣传昆剧的过程中,就成为了昆剧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为了培养新的观众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观众对昆剧艺术的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

(七)京昆密切合作 共襄振兴义举

京昆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京剧在发展中得到了昆剧的哺育。昆剧不仅是京剧的源头之一,而且许多京剧的剧目是直接从昆剧那里移植过来的。

京昆的结合,造就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京剧史上许多京剧艺术家都是通过学昆曲《夜奔》、《思凡》等戏而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京昆两大剧种,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京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有大致相同之处,可以说是同病相连。因此,在振兴昆剧和振兴京剧的过程中,很需要京昆联手,密切合作。

(八)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社会支持

提高对昆剧的认识,形成共识,是振兴昆剧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充分动员各种宣传媒介特别是文化系统的报刊杂志,中央和地方的电台、电视台等,参与振兴昆剧的宣传。

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来唤起民众,感动“上帝”,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九)开拓演出市场 扩大艺术交流

我们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开拓昆剧演出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交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对于弘扬民族艺术,发展繁荣昆剧具有重要意义。

(十)加强组织领导 重在真抓实干

要振兴昆剧,需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方针政策要通过组织去贯彻执行,加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是振兴昆剧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化部决定,充实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的力量,加强“昆指委”办公室的力量配备,每年专拨一笔昆指委的专用经费。建议有关省市文化厅局相应设立京昆领导小组或办公室。

振兴昆剧需要一件一件办实事。今后我们要从“一”做起:

1·每年开一次昆指委全体会议。昆指委及时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对当年工作进行部署,对昆剧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等。

2·每年拨一笔专款。从文化部到有关省市文化厅都要为昆剧事业的发展,为昆剧艺术生产拨一笔专款。从明年起,文化部每年给文化部京昆办公室拨60万元专款,以后将视情况而适当增加。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将会适当支持振兴昆剧的活动。

3·每年举办一次有较大影响的昆剧振兴活动。如明年拟在浙江举办现场观摩理论研讨会;1996年在北京举办中年艺术家一代风流“幽兰金秋”荟萃演出;1997年在上海举办优秀剧目会演;1998年拟在江苏举办全国昆剧青年演员比赛;1999年拟在湖南举办全国少儿昆剧“新苗杯”大赛等。

4·每年举办一次专业人员培训班。从1996年至2000年,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一次昆剧艺术培训班,为振兴昆剧培养骨干力量和尖子人才。

5·每年每团捧出一台“新”戏。

6·每团与一家企业挂钩。既要求得企业的支持,又要为企业服务,努力做到双向服务,共同受益。

7·每团与一所学校挂钩。这所学校可以是大学、中学,也可以是小学。振兴昆剧也要从娃娃抓起。

8·每个院团建好一个演出基地。

9·每年至少搞好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力争做到“名利双收”。

10·每年至少拍摄一出古典名作的范本戏。

行动即意味着发展。如果人人都为昆剧的振兴办一件实事,我们就大有希望。

总之,要振兴昆剧,需要党政领导继续给予重视和关怀,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时更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要向改革创新要生机,向艺术精品要效益,向走向民间要出路,向培育新人要前途。这就是说,昆剧只有踏着时代的节拍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适应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变“夕阳”为“朝阳”,使昆剧艺术焕发青春,开辟新的天地;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振兴昆剧首先要振兴自己,要振兴昆剧首先要振奋精神。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人民需要昆剧艺术,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艰苦奋斗,不负时代与人民的重托。

振兴昆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已经举起了这面旗帜,我们要高扬这面旗帜。周总理当年在《十五贯》座谈会上曾经指出:“决定性的条件是自己奋斗。”我们要铭记这一教导。当前,我们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民族艺术 振奋民族精神”的鼓舞,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有老戏剧家、老领导给我们“出谋划策”,有昆剧界奋斗不止的八百壮士和社会上一大批“志愿兵”,昆剧振兴大有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去开创昆剧事业美好的明天!

标签:;  ;  ;  ;  ;  

扬起复兴昆曲的旗帜--在昆明市参访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