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如何结合区域特色创新发展
孔晓梦
摘 要 科技馆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殿堂,也是展现区域特色和民俗科技文化发展的场所。南宁市科技馆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新一轮科技馆建设中应育而生。广西南宁山清水秀孕育着丰富的壮民族文化,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与东盟国家保持着山水相连的紧密关系。如何让科技馆建设更接地气,展厅规划更因地适宜,展项选取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是南宁市科技馆一直探索和研究发的方向。将区域优势融入科技馆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民族医药文化引进展厅,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技术,将当地特色节日庆典融入展项,呈现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建设一个有南宁特色的科学探索体验中心。
关键词 科技馆;地方;特色;发展
近年来,科技馆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提升全民科学素养阵地、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建科技馆的热潮,截至2017年底,全国“达标科技馆”已有192座,还有许多中小型科技馆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么多的科技馆有什么区别呢?每一座科技馆有没有什么特色呢?各省的历史博物馆大多特色鲜明,有属于自己的藏品和地方特色文化,而科技馆则大多采用科学中心模式没有收藏,很难有特色之处。业界学者早在十年前就曾提出过“众馆一面”的问题,而近年来一些观众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南宁市科技馆于2017年9月30日正式对外试运营,它的横空出世享有区位独有的优势,打造特色展厅,并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展品,让人们在参观科技馆,体验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特色文化。
“练武术,我不客气的说话,也练过几天,定要说我的本领怎么特别,也不见得。有些人说我会飞,说我会吐剑光,斩人脑袋,这些话,全是谣言。我是一个凡人,得吃饭,得喝酒,再不要瞎说了。”
1 借区位优势助力场馆创新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各式各样的展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越来越多的科技展览、学术研讨会涌入南宁这座新兴城市,这无疑给南宁市科技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临时展厅的用途规划中,南宁市科技馆将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展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翻译学者逐渐摆脱翻译研究的局限性,开始对翻译进行多角度宏观研究,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意义。操控理论便是在此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自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每年同时举办,届时,整个南宁将迎来东盟十国的主要领导人,我国各级部门的重要官员和社会各界代表。南宁市区的各类展馆便成了人潮欢腾的海洋。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每年都会围绕东盟主题承接大大小小的各种展会和各方论坛,既有实实在在的经贸活动,又有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的相互对话与交流。随着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日益密切的交流合作,在东博会期间,不仅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内的展位座无虚席,其他场馆有关东盟主题的各类展览也是遍地开花。而南宁市科技馆正好位于南宁东盟商务区内,距离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仅4公里左右,背靠南宁风景名胜区青秀山,毗邻繁华主干道,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场馆总用地面积3.6万m2,属于公共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项目总建筑面积32 179.4m2。它利用地形依山而建,和周围山景协调、衬托,常设科普展览与临时展览相结合,注入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理念进行建设,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场馆分为A、B、C、D、E馆及科学会堂,其中A馆为临时展区,面积约为4 018m2,其余四馆为常设展区,面积约为9 488m2。在临时展厅的建设中,着重考虑采用专题展示的方式,打造成服务东盟的重要展厅。
广西大明山地处北回归线上,气候独特,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相对高差大,从平地突兀而起,具有险峰峡谷、瀑布、原始森林、高山气象等景观,长年云雾缭绕。这座距离南宁市区百来公里的大明山是市民假期休闲避暑的向往之地。
2 凝聚传统民族医药文化打造特色展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1 650多万,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广西有丰富的民族药物资源,据普查,全区有草药、民族药物种4 623种,居全国第二位。经初步鉴定,壮族民间用药2 300种、瑶药977种、侗药478种、仫佬药246种、苗药312种、毛南药102种、京药24种、彝药21种。中医草药的运用在广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流传着许多神奇的医疗技术对某些疾病的治疗确实卓有成效。在广西生活的壮族和瑶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各自民族的医药传统,至今仍影响着当地百姓养生治病。
如今,南宁市科技馆结合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全息音响技术将大明山的森林、溪流、鸟兽虫鸣搬进了市区的科技馆内,并配以生动的故事情节,例如《山林探险》《神秘之旅》《美好的早晨》等,以定位性极强的音响效果,为听众带来全新听觉盛宴的同时,也带个人们大自然纯粹的享受,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当体验开始时,全场灯光渐弱,声音从不同方向涌来,时而清新空灵,时而激流勇进,时而涤荡心灵,时而震颤躯体,体验者通过有趣的声音,可准确听出声音的方位、强弱,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似乎已然处于开阔的大明山顶,观望云海缭绕,又或是置身幽静的山涧,聆听溪水潺潺,全身心的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如痴如醉。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自古以来生活着壮、瑶等少数民族,这里十万大山,遍布着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原住民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壮医养生之道。南宁市科技馆将这些悠久的民族医药传统纳入展厅,通过草药实物展示让观众了解当地草药知识,凭借互动或利用触摸屏等科技手段让观众了解壮医、瑶医看诊内容和方式,继承和挖掘壮医药文化瑰宝,展现少数民族医学发展进程。
中国绿城南宁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山川俊美、绿树成荫、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为了让周边的自然风景融于钢筋水泥的现代化都市,让传统民俗文化与高科技展项交融碰撞,南宁市科技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利用全息音响展项将“大明山”的自然风景、鸟兽虫鸣搬进了展厅,又利用VR虚拟现实体验展项将“炮龙节”的缩影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体验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感受到“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南宁的自然、淳朴之美。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伴随着学习、工作压力增大而导致的亚健康问题日渐普遍。南宁市科技馆结合当地特有的民族医药传统围绕人体功能和常见的健康问题,着重向观众介绍广西特有的壮医瑶医诊疗器具、方法和养生知识,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心理测试和脉压测量,引导观众探索人体奥秘,点燃人们对壮医、瑶医的研究兴趣,继承和发扬当地民族医药文化,共话健康养生的同时也让现代科技馆增添了传统的地方民族色彩。
为推广和传承壮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探索研究民族医药的精髓,南宁市科技馆打造了865.9m2的民族医药馆,共设有展项展品26套,划分为民族医药、饮食健康,人体奥秘、心理健康四个区域。而民族医药区域又详细的设置了壮医药科普堂和传统的壮医瑶医展项,在壮医药科普堂的展项立面,一些名贵的中草药采用独立透明的玻璃瓶分装,让观众近距离观看草药实物,了解草药知识;此外,还设置了看诊台、草药区和治疗区,不定期邀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专家前来义诊,为观众提供目诊、线灸、拔罐等传统壮医药诊疗体验,并进行壮医药文化科普传承讲座。没有专家坐诊时,展区则利用多媒体播放壮医、瑶医的看诊内容和方式,传播当地壮医、瑶医治病养生之道。同时,传统的壮医瑶医区,南宁市科技馆结合高科技手段利用幻影成像技术,虚实结合来展示壮医和瑶医的主要医学知识、疗法,如壮医的角疗、骨刮、陶针和瑶医的特色疗法庞桶药浴等,以幻影成像的形式将当地民族医药疗法和器具的使用展示在观众面前。
3 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呈现原生态展项
针对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加强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提高他们对ERP系统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具体业务操作能力,只有财务人员熟练掌握ERP系统各个流程的具体操作方式,才能指导其他部门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对除了财务部门以外员工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只有企业各个部门都熟悉和掌握了ERP系统,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顺畅。
南宁市科技馆临时展厅借区位优势,乘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创新发展,助力当地重要展会顺利举办的同时,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起有南宁特色的科学探索体验中心,为东盟各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场所,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放眼世界,以博大的胸怀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实现科技、文化、教育的创新交流,并吸引更多国外参展商参展,让科学技术的交流无国界,鼓励人们探知科学魅力,用科技创造地方更美好的未来。
鉴于主客观权重确定方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之前模型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合理的结合起来,尽量消除两种方法的弊端,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综合赋权公式如下:
笔者整理了相关的文献发现,教育项目的概念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结合笔者实际研究的教育项目案例,总结归纳出教学项目的以下三层含义。
全息音响将当地旅游资源完美融合的这一展项,一方面,展示了科技的魅力,将周边的旅游资源再进一步移到城市中央,让市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近距离的体验科技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也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做了很好的宣传,让地方百姓为家乡美感到自豪,让外来游客被壮美的八桂名山所吸引而神往。
此外,南宁市科技馆的VR体验展项也将当地的民俗风情融入其中。“炮龙节”是南宁市宾阳县独有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炮龙节当天,全城扎起炮龙张灯节彩,旁晚时分,主要街道上群龙劲舞,鞭炮齐鸣。每条炮龙长达三四十米,被视为新年神物。舞龙队伍所到之处,周围的街坊都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点燃,从高空炸龙,在路边,无数的炸龙人也不停得燃放炮竹,紧紧追随,舞龙者则不停奔跑躲闪。一时间,硝烟弥漫,鞭炮声震耳欲聋。据了解,鞭炮炸龙,主要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龙被炸得越烂福气就越旺。
这样欢腾的节日氛围,惊险、刺激的场景在南宁市科技馆也能切身感受到,VR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就将这一当地传统节日融入其中,打造了生动的舞龙者形象,全景头盔展现出人龙共舞的热闹场面,立体音响将现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完美呈现,智能遥控手柄则让参与者尽情体验控制龙身在炮竹中穿梭的矫健身影。
将当地民俗节日利用科技手段融入科技馆展项不仅可以让观众体验节日的盛况,感受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将传统节日的意义继承和发扬,在这个节日的体验过程中,人们感受到了欢乐、冒险,获得了成长的胆略。
4 结论
一座科技馆的建设和发展要融入当地独特资源,当地的优势、传统、特色既然能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自然也能成为科技馆的金字招牌,作为科技馆建设内涵的独特体现,它无疑是地方科技馆创新发展的软实力。所以,只有最大限度的展现地方特色与城市文化,才能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铭记和留恋。
参考文献
[1]韦丹婷.浅析如何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融入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以广西科技馆为例[C].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2014.
[2]王柏灿.广西民族医药概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7):3-5.
[3]方宇婷.广西小城镇规划建设中民族文化特色的塑造[J].广西城镇建设,2012(11):65-68.
[4]曾川宁.关于特色科技馆体系建设的思考科协论坛[J].2014(11).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9-0201-02
作者简介: 孔晓梦,记者中级,南宁市科技馆,研究方向为科普宣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