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常用语气词研究

先秦常用语气词研究

武振玉[1]2006年在《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周金文作为语料的价值被认识并且自觉运用到古汉语研究中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的。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利用金文材料进行《尚书》的语言研究,此后亦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也多集中在虚词方面,但到目前为止,全面而系统的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尚付阙如。而随着《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引得》的编撰,对两周金文中的所有虚词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查研究已成为可能,并且应是上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两周金文中的虚词进行专门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两周金文中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语气词,共六类。其中对代词的词类归属考虑到了传统的看法及本文的体例。研究方法上则采用汉语史研究中常用的穷尽性数量统计、历时分析、共时比较的方法,以期全面揭示两周金文的虚词系统。

李佳琼[2]2017年在《近三十年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述评》文中指出由于专书语法研究在语法史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专书语法研究著述颇丰,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综述,希望对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对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分两章分别对先秦汉语专书实词、虚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第二章为实词研究述评,实词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等,但由于时间有限,仅选取实词中的三个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进行述评,对它们的的研究成果概述;第三章为虚词研究述评,分为四个部分: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梳理各部分的研究现状,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从成果数量看,研究成果丰富,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整体研究、部分研究以及个体研究;虚词研究成果多于实词研究成果,实词中,动词的研究成果最多,名词、形容词成果较少;虚词中,副词研究成果最多,有近百篇,其次为介词、语气词,均为40多篇,连词最少,只有20篇。(2)每类词的研究成果呈显出不平衡的状态,比如语气词,主要集中在《论语》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有相关成果出现,涉及语气词的连用、复用,句法类型、功能等方面。介词研究虽然有四十多篇,但集中在“以”、“於”的研究上,除了少数单独以其他介词为研究对象的,均会对其进行论述。动词研究在实词中相对较多,但是针对专书全体动词的研究则比较少。针对动词的一个小类的研究较多,研究动词配价情况的成果较多。(3)从涉及的语料来看,《论语》《诗经》《左传》《孟子》《庄子》是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较多,其他专书则成果相对少。(4)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存在着不足,研究呈现不均衡的局面,虚词的成果数量多于实词,动词、副词研究较多,名词、形容词、连词较少;研究中描写较多,深入研究不多,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上,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虽有运用,但是明显不足。因此,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刘红妮[3]2009年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文中认为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三章-第十三章中。第三章到第十三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三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叠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叠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

尹晓婷[4]2015年在《《诗经》语气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诗经》中的语气词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语气功能,对《诗经》中的语气词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在考察过程中,主要采用计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在详尽的描写基础之上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准确的解释。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二章介绍语气词的概念,明确语气词的界定标准和分类,并将《诗经》中的语气词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与方法进行明确分类。第三章对《诗经》单个语气词进行详尽分析。第四章简要介绍《诗经》中语气词的连用现象。第五部分为小结,总结《诗经》中语气词的使用情况,考察其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力图窥探先秦时期语气词的特点。《诗经》中有丰富的语气词,使用频率高,范围广,用法多样、位置灵活,同一句式反复出现而不显累赘拖沓,且每个语气词的分工非常细致,表达了各种各样的语气,充分显示了先秦时期语气词的特点。

郭爱涛[5]2013年在《《尚书孔传》虚词研究》文中指出《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文献汇编。从汉代至今,历代诸多学者对《尚书》做了大量的整理、考辨以及研究工作。《孔传》作为《尚书》的注疏语料,一直是经学研究的热点。《孔传》文本形成时代、作者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而语言学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语言具有时空性,其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具有比较鲜明的差异性。语言具有社会性,任何文献语言都可以体现出那个时代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孔传》出现的时期是处于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语言特征上,不但具有其本身语言的时代性特点,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过渡性等特点。本文通过计量的方法,考察《孔传》所有虚词,并进行详尽的描写以及系统的比较研究,客观、全面地反映《孔传》虚词的实际概况,从而揭示汉语虚词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同时,为文献学、训诂学、经学和学术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也为旷日持久的《孔传》辨伪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证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尚书孔传》副词研究;下编为《尚书孔传》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助词研究。凡7章。第一章是《孔传》副词的分类及其特点。主要从副词在句中的语法意义角度,将副词分为判断、时间、程度、状态、疑问、关联、范围、劝令、否定、推度等十类,逐一分析每个副词特点,揭示副词的静态语义的分布情况以及每个副词在具体组合关系中呈现的动态意义。第二章是副词的词频分析及其与古文《尚书》、清华简副词的比较研究。第一节是《孔传》副词词频的统计总表及其分析,主要是对《孔传》副词的数量、类别和个体副词频率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规律与特点。第二节是《孔传》副词与古文《尚书》副词的比较研究,主要从副词的数量、频率、语音形式、表义特征等方面揭示二者的差异性。第三节是《孔传》副词与清华简副词的比较研究,主要从副词的数量、频率等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之处。第三章是《孔传》代词的功用及其特点。第一节是人称代词的用法及其特点。第二节是指示代词的用法及其特点。第三节是疑问代词的用法及其特点。前三节主要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逐一考察每个代词的特点,并解释与分析代词在实际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第四节是代词总表及其分析,主要是比较各类代词和代词内部的词频,进而揭示《孔传》代词词频存在明显差异、语法功能呈现集中化等规律与特点。第四章是《孔传》连词的类型、用法及其特点。第一节至第八节主要是从连词的语法功能角度,将连词分为顺承、假设、递进、并列、选择、让步、因果、转折等八类,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个连词进行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第九节是连词总表及其分析,主要是考察每一类连词的使用频率以及分布情况,进而揭示《孔传》连词的使用频率存在不均衡,单音节连词占据优势,语法功能比较齐备,分工比较明确等规律与特征。第五章是《孔传》介词的语法功能分析。第一节至第五节主要是从介词在句子中的功能角度,将介词分为五类: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条件、方法和依据,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或目的,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或范围,并作详细的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第六节是介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主要是从介词的使用频率角度对《孔传》介词进行考察与分析,揭示出不同类、不同个体介词出现频率特点。第七节是关于介词“于”和“於”的讨论,从历时角度指出二者的出现与使用在不同时代存在明显差异。第六章是《孔传》语气词的语用特征。第一节至第三节主要是根据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将语气词分为表陈述语气、表疑问语气、表感叹语气等三类,进而对每一个语气词进行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揭示每个语气词在句中所具有的语法意义。第四节是语气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主要是从频率角度对《孔传》语气词进行考察、统计与分析,揭示其内部出现频率、形式与跨类情况等存在差异性。第七章是《孔传》助词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第一节至第三节主要是根据助词的语法功能,把助词分为结构助词、语助词、语缀助词等三类;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个助词进行描写归纳、解释与分析。第四节是助词词频统计及其分析,并对助词“之”和“是”进行讨论,指出两者的历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孔传》虚词具有鲜明的语法特点和语用特征,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孔传》的有些虚词材料可以为《孔传》真伪的辨析以及成书年代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当然,《孔传》虚词研究本身也可以为中国文献学研究提供方法论参考。

申欣[6]2012年在《《诗经》与《楚辞》语气词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诗经》和《楚辞》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诗经》主要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代北方的语言现象,《楚辞》反映了战国末期南方楚地的语言现象。两部作品的语气词都非常丰富。由于《诗经》和《楚辞》产生的地域不同,时代也有很大的差别,使得两部作品在语气词的使用上具有很大不同。本文对《诗经》、《楚辞》中的语气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期探求出先秦时期诗歌中语气词的特点,同时也对先秦时期诗歌与散文中的语气词的异同之处作了初步比较,并从历时的角度描绘出先秦时期语气词发展的历史轨迹。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依据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将《诗经》、《楚辞》中的语气词划分为句首、句中、句尾三类,对《诗经》、《楚辞》中语气词的分布情况进行概括说明,并从时、地及其他因素对《诗经》和《楚辞》语气词系统各自的特点进行说明。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对《诗经》、《楚辞》中的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进行比较研究,构建了《诗经》、《楚辞》中的句首语气词系统、句中语气词系统和句尾语气词系统,并对句首、句中和句尾语气词的用法加以分析。第五章,先对《诗经》和《楚辞》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语气词“兮”分别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诗经》、《楚辞》两部作品中“兮”的使用特点进行比较。第六章,主要概括了先秦散文语气词的使用特点,考察了以《论语》、《荀子》为代表的先秦散文与诗歌中的语气词的异同,通过《论语》和《诗经》语气词使用情况的比较,《荀子》和《楚辞》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的比较,初步地揭示了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在语气词的使用方面的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何霜[7]2007年在《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语气词的研究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在目前所见到的壮语研究资料中,笔者还没有发现有专门研究壮语语气词的论文和著作。因此,本论文主要以自己搜集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广西忻城县遂意乡南康村文内屯自然会话中的壮语语气词的分布、意义、用法、功能及其形成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对壮语语气词的研究现状作了具体阐述,然后指出了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语料来源和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中外学术界关于语气及语气词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忻城壮语的实际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语气、语气词以及忻城壮语语气词的研究范围。本章最后简单地介绍了忻城壮语的语气词系统及其特点。第三章主要用“孤立法”来描写和分析忻城壮语每一个语气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通过分析,笔者得出忻城壮语的语气词有如下特点:一.从语气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忻城壮语的语气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二.从语音上看,首先,忻城壮语的语气词是有声调的。其次,忻城壮语的语气词在语音上体现出来的特点是超音系的。三.从用法上看,忻城壮语的语气词有以下特点:1.忻城壮语的语气词具有丰富性和多样选择性的特点,即语气词的数量丰富,不少语气词具有多种用法。2.一个语气词虽然用法多样,但是,每一个语气词的基本意义是单一的。3.忻城壮语的一些语气词可以通过元音舌位或调值的高低差别来表达语气意义的细微差别,元音舌位低或调值高的语气词表达的语气较强,元音舌位高或调值低的语气词表达的语气较弱。笔者认为,这些通过调值或舌位高低来表达语气细微差别的语气词是同一个语气词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或者表达需要而产生的变体。4.忻城壮语的语气词具有它的系统性,不能任意替换。5.由于忻城壮语的语气词都有声调,句末语气词的声调极大地影响了句调,句子的句调采取了同语气词调值较一致的趋向。6.忻城壮语的句末语气词除了单用以外,还可以连用和重叠。不管是语气词的连用,还是语气词的重叠,都是为了表达比单用更为复杂的语气。7.忻城壮语句末语气词的连用有它自己的特点:(1)语气词同现的位序大致可概括为:陈述句的语气词→祈使句的语气词→感叹句的语气词→疑问句的语气词;(2)在四种句类中,语气词连用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为多,感叹句末连用的语气词很少;(3)疑问句末语气词的连用又大多出现在是非问句末,特指问、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末语气词的连用则少得多了。8.重叠只出现于曲折调的语气词中,曲折调的语气词变调重叠的情况一般的这样的: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是231,第二个音节的调值是21。此外,一部分以1—为声母的词,重叠之后,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可变为h—。重叠后的语气词表示比较轻松随便的语气。第四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标记理论等,从共性的角度探讨忻城壮语语气词的功能,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忻城壮语的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共有的功能主要有四个:交际功能、修饰功能、标记性功能和语篇功能。第五章首先简单讨论了忻城壮语语气词的形成,认为忻城壮语语气词的形成有四个途径:1.约定俗成;2.派生;3.实词的语法化;4.借用。本章着重运用语法化和“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位置、语义变化和语音弱化等方面分析忻城壮语中四个常用的语气词ko:n~(231)、kva~(33)/kv(?)~(22)、te:m~(32)和pai~(32)的形成过程。第六章首先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然后提出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进一步研究的设想。总之,本论文对忻城壮语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功能和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立体的、动态的考察,对相关问题作出了尽量的解释。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人们对壮语语气词本身的认识,对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语气词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陈静[8]2009年在《《史记》问句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史记》是一部比较全面地反映西汉语言实际的作品,是研究上古汉语末期语言面貌的重要语料。本文全面描写分析了《史记》问句系统各子系统:特指问、选择问、反复问、是非问、反问、设问的具体情况,同时探流溯源,做纵向历时比较和动态分析,探讨学术界关注已久的问题,并力求在静态描写的基础上探讨汉语问句系统中重要句式和词语的历时发展演变过程。还尝试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古汉语中的某些现象。本文的绪论提供了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情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信息。第1章详细描写了《史记》中的特指疑问句,并从历时的比较中看出:《史记》无论是疑问代词还是语气词的使用都处于由繁而简的演变中,宾语前置向后置的过程也处在一个飞跃性发展的阶段,该章还探讨了宾语前置的原因及向后置发展的动因,认为主要是受汉藏原始语序和焦点理论的影响而产生了前置,而后置的动因主要是新的焦点标记的产生促使了语序的变化。第2章详细描写了《史记》中的是非问句(包括揣测问句),对其句型结构和语气词的使用做了穷尽式的描写分析,并勾勒了是非问句的历时发展。第3章详细描写分析了《史记》中的选择问句。对学术界关注已久的“孰与”的相关问题做了探讨,认为“孰与”是疑问代词“孰”和介词短语的搭配,并未形成不可分割的粘着关系。其句法结构与来源句“……与……孰”句相类。第4章对《史记》的反复问句做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分析了“VP不VP”式主要是语言的经济原则作用下,由于羡余成分被淘汰而产生的。该章还推测“VP不VP”式可能产生在某种方言口语中,最晚出现在秦代,之后一直在口语中存在,直到唐代由于新的语言现象的推动才跻身于书面语中。该章还发现上古汉语的选择问句多于反复问句,中古汉语二者的比例发生了逆转,该逆转是从《史记》开始的。第5章详细描写了《史记》中的反问句,并比较了《史记》中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异同。针对“何以……为”、“何……为”句式句尾“为”的词性的争论,讨论认为《史记》中这类句式的“为”是语气词。该章还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对《史记》反问句的答语及语用功能做了尝试性的分析。第6章对《史记》中的设问句做了描写,并把其与现代汉语的设问句做了简要的对比,对比后发现:现代汉语设问句的句法语义框架、问答的语义特点在上古汉语就已经形成,但现代汉语设问句中问与答之间的语义关系与疑问句结构类型的制约关系在《史记》还没有形成。

罗素珍[9]2007年在《中古汉语语气词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气词是古今汉语的一大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语气词的性质以及灵活多变的用法,使得人们对语气词的语法功能存在着模糊不清的认识,中古汉语语气词的使用情况也相当复杂,前人对它们研究得还不够深入,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因而本文试图对中古汉语的语气词作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探讨了语气词的相关问题,包括语气系统、汉语表达语气的手段、语气词的界定和分类,以及中古汉语语气词研究现状和展望。第二章对选定的六部文献中的语气词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概括出中古语气词主要有十二个:也、矣、耳、焉、乎、邪(耶)、哉、尔、而已、已、者、那,我们对每个语气词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作了适当的分析。第三章首先讲述了上古与中古语气词使用的特点,然后分别审视了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感叹语气词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变化,最后对中古语气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第四章我们考察了《世说新语》和《洛阳伽蓝记》中语气词使用的异同,主要比较了“邪(耶)”和“也”,得出了南北语言的一些差异。

张欢[10]2016年在《《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孟子》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极具特色的两部著作,无论是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中国散文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孟子》以气势磅礴著称,《庄子》以恣意汪洋获誉,这与它们都运用了大量的语气词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气词的使用方面, 《孟子》和《庄子》既有相同之点,也有相异之处。从句首语气词的使用看, 《孟子》中共出现6个句首语气词“夫”、“惟”、“唯”、“逝”、“载”、“爰”,《庄子》中共出现两个句首语气词“夫”、“唯”。两书中“爰”、“载”、“逝”和语气词“惟”、“唯”、“维”使用差异较大,“爰”、“载”、“逝”只在《孟子》中出现过, 《庄子》中没有出现过, 《庄子》中只用“唯”,而《孟子》中用“惟”、“维”。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孟子》中使用了大量的引语,二是由于地域方言的差异。此外。《庄子》中还出现了形容词和“夫”的组合即“悲夫”,表示一种嗟叹语气。从句中语气词的使用看, 《孟子》中共出现两个句中语气词“也”、“乎”, 《庄子》中共出现5个句中语气词“也”、“焉”、“邪”、“兮”、“乎”。两者语气词的使用在句法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如“双音节名词+也”结构是双音节化过渡的产物。从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看,《孟子》、《庄子》出现的陈述句语气词有:“也”、“矣”、“已”、“耳”、“焉”、“尔”;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共计12个。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孟子》、《庄子》句末语气词出现频率为3.49%。这说明了战国中期语气词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成系统的,但这些相对稳定的、成系统的语气词出现频率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如“邪”, 《孟子》中没有出现过,而《庄子》中却大量出现,是因为“邪”是楚方言词汇。从语气词连用看,《孟子》、《庄子》共有的是“已矣”、“已乎”、“也哉”、“乎哉”、“矣夫”、“而已”、“耳矣”,《孟子》中独有的是“也乎”、“矣乎”、“云尔”、“也已矣”、“焉耳矣”, 《庄子》中独有的是“也邪”、“已邪”、“矣哉”、“也夫”。通过比较,发现“云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结构,是由“曰……云”转化为“曰……云尔”,最后才凝结为“云尔”结构。《孟子》和《庄子》在语气词使用上存在差异,时代风格、地域风格是影响语气词使用的重要因素,但个人风格的不同才是语气词使用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语气词和语言风格二者相辅相成,语气词可以增强语气、加重论辩色彩;帮助构成排比、对偶;形成对偶句、增强节奏感。同时,个人风格、文化因素也会影响语气词的使用,如在《孟子》中句末语气词“与”使用时体现了一种尊卑关系,这是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出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D]. 武振玉. 吉林大学. 2006

[2]. 近三十年先秦汉语专书词类研究述评[D]. 李佳琼. 吉林大学. 2017

[3]. 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 刘红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4]. 《诗经》语气词研究[D]. 尹晓婷. 湖北师范学院. 2015

[5]. 《尚书孔传》虚词研究[D]. 郭爱涛. 扬州大学. 2013

[6]. 《诗经》与《楚辞》语气词比较研究[D]. 申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7]. 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 何霜.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8]. 《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 陈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9]. 中古汉语语气词专题研究[D]. 罗素珍.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 《孟子》、《庄子》语气词比较研究[D]. 张欢.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先秦常用语气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