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道”中的九图与义--当代管理中人格的塑造_易经论文

《周易》九卦义理与当代管理中的人格陶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易论文,义理论文,人格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管理与人格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当代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格困惑,这种人格困惑客观上影响着当代管理的效能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周易》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人格义理,它对当代我们进行的宏伟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周易 管理 人格

不同的管理模式客观上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它总是以一定的人格模式为前提的。因此,人格模式对管理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一定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一定的人格模式,管理的成功昭示着某种理想人格的实现,而陶铸理想人格模式则对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无疑将产生牵引作用。本文试图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周易》中的九卦义理,结合当代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浅谈《周易》九卦义理对塑造当代管理中的理想人格的借鉴意义。

一、人格进化是历史进化的尺度之一

人格模式对管理之所以产生重大影响,是因为它自始至终藏存于管理过程之中并决定和制约着管理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目的。管理既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形式,其最终职能是要保证社会有序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的进化和发展必然通过人格模式的进化和发展方能得以实现,人格模式的进化和发展是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客观尺度。所谓人格,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在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时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的自觉意识。人格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意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管理角度讲,人格又分为管理者人格和被管理者人格,二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在本质上却是同一的,因而,可把二者统称为管理人格。管理人格是一般人格的具体表现形式,除包含一般人格原则外,还包含着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必须遵循的特殊原则,即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相互认同的关系原则。管理人格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看,都是一种弹性的结构,这种弹性结构表现为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稳定性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人格的基本内容和内在形式,它表现为人格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传统优秀人格的继承,而可变性则是人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增值和更新。人格的弹性表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无限生成的过程。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模式诞生后,也就标志着一种崭新人格模式的诞生。同样,当社会出现一种新的管理人格后,也就为社会的前进和文明的进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可见,人格进化是历史进化的标志之一。

二、当代管理中的人格困惑

一般人格是通过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管理人格则是在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得以表现的。因而,管理者人格和被管理者人格的显现,都离不开对方的作用。这表明在实际的管理运作过程中,管理的主客体双方心理、情感、意志和思想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它既是双方人格显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双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中,管理主体更应该主动自觉地在心理、情感、意志和思想上去沟通管理客体,因为管理者人格在管理人格中自始至终占主导地位。然而,纵观我国当代企业管理现状,还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首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企业的文化建设滑坡,人格观念淡漠,企业管理偏重经济效益,重事不重人。企业领导为了经济效益,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指挥生产,管理的主客体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由此而滋生出二者之间的人格对峙。其次,是在错误的价值导向作用下,社会和企业中的某些人唯利是图,只重目的,不择手段,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践踏他人的人格尊严而追逐物质利益,由此而产生出一种人格失落的现象。再次,在有些合资企业和个体企业中,还存在着粗俗野蛮的管理方式,据有关资料披露,在南方某些合资企业中,老板无视职工的人格尊严,任意打骂、惩罚、侮辱职工的现象依然存在。凡此种种,都表现为在我国当代企业管理中还存着无视“人”的现象,管理的主客体之间人际关系淡漠,缺乏感情色彩。事实上,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理论看来,“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实体范畴,更重要的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情感生活等方面加强相互体贴、沟通、尊重和理解。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和谐。和谐不仅是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法则,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法则。“和”的反面是“斥”。大至国家和民族,小至企业和家庭,一旦失和,则闭塞不通,不通则生灾变。因此,失和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已发现管理过程中人格对峙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威胁,他们努力呼吁并身体力行地去建构一种适合现代化社会的管理模式和人格模式。迄今为止,从“行为科学”到现代管理科学,管理理论已几次更新。目前,管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对人的重视,一个以人为核心的新的管理理论正在形成。如日本松下公司经理说:松下先生产人,后生产电器。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的职员均以“丰田人”、“本田人”为荣耀。本世纪中期以后,亚太经济复苏的成功经验向世界昭示,尊重人格的人心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重事不重人的权威管理模式在东方文化氛围中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说明,培养人的主体意识,陶铸理想的人格模式是建设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社会的根本途径。

三、弘扬民族文化精华,重塑当代管理人格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宏伟工程,这一工程除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意义之外,它还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即煅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人格,从其根本性质而言,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蕴,第一是现代化属性,这种属性反映着管理人格的根本形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的趋同;第二是传统属性,它则标志着管理人格的根本内核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及精华的内在关联。简言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人格是现代化人格与民族传统优秀人格的辩证结合。现代化人格随着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不断变化,而民族传统的优秀人格则是相对稳定的,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它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内核则根深蒂固地藏存于民族的每个成员的灵魂之中。因而,现代化人格与人格现代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因为现代化人格仅仅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人格的外在形式,而人格的现代化则包含着民族传统中优秀人格的精神底蕴。把握现代化人格固然重要,然而,研究和弘扬民族传统中的优秀人格尤为重要,因为它是目前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人格的根本内核和实质所在。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因而,有着无比丰富的人格遗产,研究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格遗产是当代知识分子、企业家乃至每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它包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理想人格的雏型。六十四封上举天道,下言人生,引天以就人,其特征是上下相通,天人一体,由抽象玄理落实于人生实务。《周易》指明:无论天象如何,地上人生必定要修德向善,自励自强;同时,还应与人为善,共进大同。修己治人,由己及人,先独善其身,再兼济天下。无疑,《周易》的这种主题精神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进中优秀人格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对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人格依然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下面不妨对六十四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卦辞、卦象及其人生喻义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此作为目前陶铸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人格参照。

(1)乾、谦、恒——管理者的修己原则。

“乾,健也。”《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乾象为天,其性至刚至健。落实在人生层面上,则要求理想人格,效法天道运行不息的进取精神,自立自强,不能稍懈。正如《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序卦传》:“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彖传》:“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卦》卦象为地上山下,喻山隐地下而具谦德。落实到人生层面上,则要求理想人格劳谦务实,不张扬于外。正如《象传》曰:“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序卦传》:“恒者,久也。”《彖传》:“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卦》之象为恒久,故《象传》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意即在人生务实上应恒其德,恒其业,为实现道德和事业的理想目标而“致命遂志”(《困卦》)。

从性质上分析,乾、谦、恒三卦都是对作为社会生活中主体的人的内在要求。其原理说明,管理者要达到理想的目的,离不开自强不息的主体意识。自强的意蕴包含着道德和事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既有自尊自爱自强的道德意识,又有兢兢业业的创业精神,只有把道德和事业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其人生价值。《周易》倡导自强与自谦结合,“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谦·九三象传》),其意蕴是指自强者纵然在道德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但不能骄矜自满,傲视一切,而应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在道德和事业上的努力是永无止境的,《周易》提倡“恒”,它要求管理者在道德和事业上持之以恒,日新其德,日精其业。《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孔子也反复强调:“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可见,乾、谦、恒三卦义理是社会生活中主体的修己原则和人格规范。

(2)坤、同人、解——管理者的处人原则。

“坤,顺也。”《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坤二卦同为六十四卦之首,在人格显现上二者表现为两种不同性格的人格形式,前者刚健,属进取型人格,后者柔顺,固守其本,依前者动而动,属守柔型人格。然而,乾、坤二卦的功能和作用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作用、互为表里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意即乾坤分离,都不是理想的人格形式,只有结合起来才是至刚至善的理想人格。如果说乾卦是律己原则,那么坤卦则是处人原则。它要求管理者在律己的同时,还要宽以待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容人容物,正如《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宽人、容人也就是“同人”、“解人”。

《彖传》:“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卦卦象为火丽天下,《象传》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同人即同于人,它要求理想人格以崇高的德行而昭示天下,同时,还应审时度势,辨析人类群体和世界万物,求同存异,异中求同。

《序卦传》:“解者,缓也。”《彖传》:“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卦之象为雷雨交作,有险象。用于管理,它喻指管理者和企业领导不能激化同下属的矛盾,要用合理的方法加以沟通,避免矛盾激化和爆发,除用合理的方法之外,还要求管理者和企业领导体谅下属的过失,以怀仁德,正如《象传》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可见,坤、同人、解三卦义理旨在说明社会生活中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原则,即处人原则。大度、宽容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内涵。正如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矣。

(3)蒙、咸、益——管理者的工作原则。

《序卦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彖传》:“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卦之象为蒙稚和蒙昧之义。它要求管理者要像对待稚童那样对待自己的下属和职工,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用和风细雨的方法去教化和启迪管理对象,不能动辄以咎。正如《象传》曰:“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彖传》:“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象传》曰:“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卦之象为交感之义。从管理视角看,它要求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与上下交感,特别是对下属和职工,更应以诚相待,心心相印,加强对职工的感情沟通。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企业发展和“天下和平”的重要因素。

《彖传》:“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象传》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之象为增足之义。它给管理者的启迪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有益于人,从物质和精神上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的生活需求,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具有排人以忧,解人以难的精神;二是管理者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事业要不断精进,充实和丰富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见,蒙、咸、益三卦义理比较全面地说明了管理者在工作方法上应该注重的原则,这种原则是管理者的内在需求和人格规范。

综上所述,《周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包含着无比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尤以厚德、精业、保民等思想堪称于世,可谓是古今社会的政治家、企业家及知识分子修身处世的人生哲学。目前,我们正处在跨世纪时期,21世纪的灿烂曙光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为我们昭示着无限希望,弘扬传统文化精华,陶铸具有中国特色管理人格是新世纪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的关键所在。

标签:;  ;  ;  ;  ;  

“周易”与“道”中的九图与义--当代管理中人格的塑造_易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