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浅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何立新
摘 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庭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和而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频共振。
关键词: 家庭;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习总书记在2018年10月份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社会关注重视社会家庭教育,它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二,医疗旅游服务人才缺乏。不同于传统的旅游产品,医疗旅游需要一批能够协调医疗机构和旅游服务提供者的复合型服务人才,而目前海南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难以满足国际医疗旅游的需要。
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美其美
依据1988年《教育与心理学辞典》家庭教育是指导父母、监护人或年长者在家庭对儿童、青少年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使其子女成长为一名社会所需的人才的训练和感化的教育过程。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按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社会教育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教育是指狭义上的社会教育,从概念的内涵看,社会教育的范围很广,是除家庭和学校之外的所有场所接受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呈现出广泛而复杂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义的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地分化为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将会蓬勃发展。组成现代社会教育的三大教育支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上的社会教育将会“各美其美”。
二、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美人之美”
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这种教育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父母树立自己在家庭中的榜样形象,家庭父母传承祖辈下来的教育要求与标准就积淀成家风,代代相传,家风成为让子女和成员在家中扣好的“第一粒纽扣”的有效工具。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
提供数字化决策,实现科学校园 智慧校园将打通各个信息孤岛,实现校园信息数据的大整合,通过对各种各样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装载,进行数据挖掘,使学校管理层最大限度地获得管理资源,明确决策目标,论证决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支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社会,同一社会不同时期,同一时期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家庭均有其明显的独特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的内容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没有统一教材、社会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制定出家庭教育大纲,2012年颁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也只有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进行明确的规定,也明确了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家庭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缺少详细的施教内容。因此,家庭教育缺少统一的“教材”。
(一) 教育的内容不能统一
然而,因为家庭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父母主体的差异性及家庭在社会分布的区域性,家庭教育呈现出以下的局限性。
(二) 教育的目标不一致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而社会变迁的节奏在加快,父母往往以自己成长的经历,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子女的需要,给子女施加影响,目标设定与社会的需要及子女成长需求的偏离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双方由于文化程度对社会的需要理解有偏差,还有祖孙三代住在一起,产生对教育理解的代际偏差,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诸多因素会造成目标的不一致甚至冲突。家庭教育中常出现“父严母慈,一紧一松,有人撑腰何惧怕;父亲打骂,母亲护短,爷爷奶奶打圆场”的闹剧。
麦克拉伦谷(McLaren Vale)坐拥种类繁多的葡萄佳酿、特式美食、大自然美景及本土艺术,而当地数目逾150家的酒庄(80家设有酒窖门市),以Shiraz及超优的Grenache及Cabernet葡萄品种闻名于世,当中不少是国际葡萄酒大奖赛屡获殊荣的顶级酒庄。
(三) 教育方式不科学
笔者从事的是高中教育,教育服务的对象是高中生和高中生的家长。因此结合工作实际简述高中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结合的尝试。
自习课上,教室里一片沙沙的写字声。教学楼旁的生物园里,鸟儿的叫声异常嘹亮,似乎穿透了白云,直飞向蓝天深处。
为了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理论水平,改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教育方式,减少盲目性,增强实效性,大多数的学校做法是建立家长学校邀请专家讲座,或校领导讲话培训等方式。然而,张家港教育局推广在学校设立“家长幸福驿站”。整合社会优质教育的资源,邀请社区负责人、校外专家、校外辅导员到驿站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安排专职老师在驿站内随时给家长答疑解惑,从考试的主体构成上有效地将家庭、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幸福驿站内家长可以自由、经常性的交流,专职老师对家长进行团队辅导。团辅从约定规则开始,从情景体验入手,让家长还原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模式,让家长们不断去觉察语言的威力;又从角色扮演中,让家长不断练习如何去鼓励、如何去批评孩子。家长在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中提高了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家长懂得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好好说话,做孩子知心的朋友。改了趾高气扬,不厌其烦地灌输自己认为的爱的做法,改变以“为了你好”为借口的野蛮指责和批评的做法,改变了那个永远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的做法,开始用放大镜看自己孩子的优点,开始有了“不一定能够多么优秀,只要经常有些小小进步,她(他)就是我们心中最棒的!”新理念。
以上家庭教育局限性均可用学校教育进行弥补。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业训练有必备文化知识的教育者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依据教材和大纲有计划、有目标、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与影响,充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相结合,构成最完美的教育。社会教育又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它可以让家庭教育更好地面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可以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提供学校教育的各种社会平台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美美与共”
家庭教育不是父母的一种职业,社会没有对父母进行过职业化的培育,父母更多的是在尝试和模仿中进行家教的,他们凭经验,或从书本上,或从主流甚至非主流媒体上摘录下的所谓理论指导家庭教育,不可能找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也很难找到符合小孩的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
(一) “家长幸福驿站”的团队辅导是新型家长学校的初探
习总书记在2018年10月份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在这一补短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主要侧重“修身、立德、成人”;学校教育主要侧重“求知、明智、成才”;社会教育主要侧重“合作、体验、成事”,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相得益彰,受到美人之美的功效。
(二) 传统的“家访日”活动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家校沟通的桥梁
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后各设一期为期三天的集中“家访日”,寒暑假中设立两次“家访日”,每次家访前分管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一起“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家访的对象、家访的路线、家访交流的主题。通过家访活动让老师走进每个家庭,关爱每个学生。找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改进教育的方式。某男生,父母离异,父子关系一直紧张。家访后得知父亲毕业于名牌高中和名牌大学,在单位有成就有地位,一直希望儿子优秀,但儿子以普通的分数考进了二流高中。父亲心理落差大,常用自己的“光荣历史”数落儿子。父子之间谁也不服谁,于是迫切需要重树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威望,笔者邀请孩子的父亲来校做了一场“中国工业化的历史”的演讲。父亲的睿智与幽默博得了同学的一次次的掌声,父亲在儿子心中的形象立即高大起来。父子关系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了。没过几天,该男生主动向笔者诉说:父亲对他的关心,每天给他准备好一切,每晚不管自己工作多忙,总会给他准备好夜宵。学校教育的时机到了,笔者说:父子之间这时候更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关爱,那样,即使母亲不在身边了,也可以拥有家的温馨,这需要你和父亲共同的努力啊!这些教育的智慧和手段来自坚持不懈的家访实践活动。
(三) 传统节日里的“亲情作业”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两头
每年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假日是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营造和谐家庭的好的教育节点。学校设置一份亲情作业包含了:健康我家,与父母一起参加锻炼活动;书香我家,与父母共同阅读一本名著;温暖我家,帮父母做家务;年夜饭我帮厨,与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祝福我家,给父母、长辈一句祝福话语。让亲情实现双向对流。学生在完成亲情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感恩。每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是给学生实施亲情友善核心价值观的好契机。学校设计有学校文化元素的感恩卡,开展“给妈妈(爸爸)写颁奖词”活动。一张张感恩卡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一份份感激之心,让学生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学会感恩,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双向交融,也实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四、 结语
教育是一门科学,家庭教育必须用科学的目光去关注,勇于在实践中去探寻。教育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必须用匠心去实践。树立全新观念,以家庭基础,以学校为龙头,以社会为平台,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频共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与心理学辞典.1988.
[2]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讲话.2018.
[3]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2012.
[4]吴晨.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5]张宝辉.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性.2017.
作者简介:
何立新,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