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水利建设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思想,坚持“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按照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以水利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引领,深化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强化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智慧水利建设助推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提升,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围绕智慧水利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智慧感知信息健全、智慧分析能力提升、智慧应用业务协同,实现水利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水利工程向标准化管理转变,促进水利服务向社会化发展,最终达到“看水一张网、治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的总体要求。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感知设施布局科学。进一步完善对各类监测对象、各种监测类别感知体系的建设。
——基础数据收集全面。进一步完善对辖区内水利工程基础数据收集,在现有工程信息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所有水利工程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加强工程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工作,构建标准数据库及主题仓库,最终达到“工程数字化”的目标。
——智慧应用业务协同。以防汛减灾、水资源与水生态、水利工程管理等核心业务为重点,打造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智慧型应用体系,提升水利智慧化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综合利用、智能分析的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全面实现水利管理“可看、可算、可调、可查”。
二、智慧水利建设主要任务
(一)加强感知体系建设,夯实智慧管水基础。
实现智慧水利,全要素动态感知的监测体系是基础。在上级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水利工程及水利管理存在的新老问题,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确定智慧水利基础感知建设标准。通过物联网、视频等方式,扩大监测范围、丰富监测类别、创新监测手段,实现对各类监测对象、各种监测类别的全面监测,实现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管、水资源保障等方面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全面感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综合应用增强现实技术、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建立余姚市智能视频分析服务系统,基于实景地图纵览全局、掌控细节,实现事前实时预警、事中高效分析处理、事后及时反馈,切实提升视频监控辅助决策水平。
通过智能物联管护系统,实现智慧水利涉及所有新建物联数据的集中上传与管理,保证物联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并对前端感知和控制设备的性能、通讯、协议进行全链路智慧化管控,实现“协议解析通用化、链路切换自动化、参数调节动态化、健康检查智能化”。
(二)搭建基础支撑平台,全面整合数据资源。
实现智慧水利,高效便捷的数据服务支撑是前提。以基础地图为底图,结合最新的水利要素信息以及与水利相关的基础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各类标准化专题地图,构建水利云数据中心,实现水利数据资源的汇聚、存储、加工、分发、管理,实现乡镇、村两级数据的汇聚与交互,提升专业化服务支撑水平,消除信息孤岛,为水利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完善基础运行环境,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实现智慧水利,统一的标准、健全的机制体系是保障。一是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抓手,以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为重点,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并重、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并举,确保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可控,完善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和完善水利网络安全保障机制,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水平。二是构建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水利部、省级一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既符合国家和水利部标准,又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信息化建设内容和技术规程,确保技术和管理上的协调一致。三是构建高效建理机制。为保障智慧水利的顺利推进以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智慧水利建设的总体目标,革新建管机制,加强与专业化队伍合作,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专业团队建设,优化运营维护机制,确保余姚智慧水利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智慧水利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智慧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切实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大投入,积极尝试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水利管理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水利建设资金,加大智慧水利投入力度,并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一并完成项目智慧化管理相关建设。
(三)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智慧水利宣传工作,利用网站、微信、简报等多种方式及时宣传智慧水利的经验和做法,营造共同关心、支持、推动智慧水利的良好氛围。
论文作者:童敏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水利论文; 智慧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基础论文; 水利部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