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三性”论文_涂金娟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三性”论文_涂金娟

浙江省云和县城西小学 323600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是重点内容之一,小学生在英语对话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内化语言,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基于此背景,对“借助语境,突显英语对话的‘真实性’;强调听说,突显英语对话的‘敏捷性’;基于语篇,突显英语对话的‘整体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对话教学 三性

在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基于“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语境,突出听写训练,能够基于语篇的教学渗透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够使对话教学充满真实性、敏捷性以及整体性和得体性。

一、借助语境,突显英语对话的“真实性”

当前,很多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话形式大都是凭空式的,虽然表面上看顺利的完成了对话的过程,但是其中却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对话的需求,所以很难确保其真实性。根据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基于具体的语境而展开语言对话,才能真正保障对话的高效化。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在这样的语境中展开英语对话,使他们体会到对话的真实感。

以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在教学四上Unit 4的“Is she……”时,我们如果只向学生展示“宠物猫在客厅”的情境图,并设计提问:“Where is the cat? 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虽然可能学生也会就此回答“Yes ,she is.”但是反复几遍练下去之后,他们必然会丧失练习的兴趣。因为这种形式的对话很明显缺少真实的语境。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猜猜小猫在哪里?然后向学生分别展示客厅、书房以及厨房等室内图,自己手中拿着玩具猫,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基于“Is she in the…”这一句式向教师进行提问、在这样的情境下,很显然学生会特别渴望知道玩具猫究竟在哪里,所以,他们会不断的向教师提问:“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Is she behind the door?”、“Is she in the kitchen?”而教师只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使用肯定句或者否定句对此进行回答。这种形式的与对话训练必然会更高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语境,才能保证充满真实性的对话训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语感、促进英语表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调听说,突显英语对话的“敏捷性”

针对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学习,听与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读与写的关键基础。如果不能充分落实听说,就有可能阻碍读写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听说意识,使学生基于听说等实践活动开展英语学习,这样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语感,提升对话能力,使对话更具敏捷性。

例如,在教学五上Unit 2“My week”中“Let's talk”这一板块时,一位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三个关键词:who,what subject,how。实际上这也就是三个疑问,让学生带着这三个疑问听录音学对话。之后教师结合语篇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以下提问:1.What does John have on Thursday? 2.Who's his music teacher?让学生基于语篇内容展开对话和交流。在实际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纷纷拉着自己的同桌争先上台,还展开了角色演绎,收获了非常显著的学习效果。

基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发现,问题的设计主要立足于语篇的内容,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听,也能够展开有针对性的对话,由此必然可以显著提升对话的敏捷性。

三、基于语篇,突显英语对话的“整体性”

在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的编排大都基于单元主题的方式,所以需要针对单元主题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够充分落实主题内容,才能够将零散的知识和单一的语篇作出集中整合处理。简单的说,就是将主题单元这一整体视为一个大的语篇,基于单元主题对语篇进行整体优化,以创设相应的对话情境。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立足于整体的视角,理解并学习英语语言以及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学五上Unit 3“What would you like?”时,针对其中的Let's learn板块,教材中的对话过于简单,只呈现了五个单词依据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如果仅仅基于此展开英语学习,很有可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也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所以,针对此部分内容的教学,一位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了点餐和用餐的情景,这样就能够在情境中融入文本中所涉及的单词和句型,能够使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完成相关练习。而同时这一过程是立足于单元主题情境的,所以针对这部分的教学便不再单一的,而成为单元中“Let's talk”这一板块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使小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完成整体性的英语对话和英语学习。

基于上述案例可以发现,针对英语对话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具备语篇意识,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单元中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融入于同一个主题情境下,才能保证整体化的英语学习,才能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高效的掌握教材中的词句,并实现灵活运用。

总之,对话是开展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突显对话教学的真实性、敏捷性以及整体性和得体性,这样才真正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科的基本素养。

论文作者:涂金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三性”论文_涂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