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我们的期望值得有多高?——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理论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学研论文,多高论文,误区论文,理论论文,校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这一点在近20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证明。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理论界进一步提出了要把校企合作,由过去学生下厂见习、实习不断向深层次引进,即要求“企业更新观念,直接、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比如要求企业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派出工程师担任教师;要求企业接受学生,把50%的教学环节直接安排在车间进行;还要求企业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甚至毕业论文等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育行政部门还在一些指导性意见和评比条例中贯彻了这一思想,许多学校也试图实现这一终极目标。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多数学校至今未获成功,企业未能按照学校的意愿,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而,在教育界内部,埋怨企业短视、观念陈旧之声不绝于耳。
真是企业目光短浅,对高校与之合作培养人才无动于衷吗?难道企业不欢迎高校为之度身定做、订单式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吗?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当我们冷静加以分析,不难发现,要求行业、企业直接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实际上是陷入了社会角色逆转的理论误区,结果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企业不可能“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道理很简单,企业和学校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不妨作换位思考,难道学校密切关注社会人才需求,就必须参与企业的生产全过程吗?显然不是,也没必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求我们更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评价与现实需求。因此,学校应当不断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以全面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而不断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作出调整。而企业对这种调研是积极欢迎的。高明的企业家总是具有教育家的眼光,注意人才储备,他们在关注企业命运的同时,也注意社会人才动向。他们愿意配合学校,向学校提供决策咨询;他们甚至愿意投资教育,但这种投资必须是联合培养、联合开发,前提是有利于企业发展。总之,企业渴望人才,但他们明白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校而不是企业。哪个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要,企业就引进。
历史上企业也曾直接培养过人才。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追求大而全,很多企业独立设置了培训学校来培养人才。这在工业化初期,人才短缺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企业办教育缺少师资等系统的办学基本条件,只能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就很困难。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一方面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上升,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已无能力直接培养;另一方面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更多关注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也越来越无力顾及人才培养;再者市场经济使分工细化,人才培养无需企业操心,企业必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因此,原来企业办的教育大都不复存在了。
实际上学校也尝试过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把课堂办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由生产者直接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劳动中参与学习等等。显然,这种“文革”时期工农兵大学的做法,实践证明是失败的。由于缺少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谨科学的实验训练,直接在劳动现场,学生既没有建立起严密的逻辑思维,也难以掌握探索未知领域的基本方法,更不要说培养创新思维了。充其量还是师徒相传,只能培养高级技工,而很难培养高级工程师。其结果是整整耽误了一代人,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断层,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停滞了几十年,这个惨痛教训是何等深刻。总之,企业生产商品、学校培养人才各有其自身规律,违背了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势必将受到惩罚。
企业是否可以成为“双师”教师的供给基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诚然,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但现阶段,除了实习指导教师外,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的作用也有限,“双师”教师必须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培养。实际上,教师除了应掌握一定专业基本理论之外,还应有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比如具有系统讲授一门课程的知识储备,懂得教学基本规律,有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能临场发挥的(很多学校的实践都证明,工程技术人员讲一两个技术讲座效果较好,但系统讲授一门课,成功的例子很少)。另外,企业有自身的管理规范,也不允许员工经常到学校兼职。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公认的成就,德国的每所高职院校里都有一批出色的“双师”教师。但那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具有教授和工程师双重职称者,他们具有真正的“双师”素质。虽然德国法律规定,必须有在企业工作3至5年经历的人才能取得高职院校的任教资格,但是他们一旦受聘于学校就脱离了企业,因此,德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里只有教授没有工程师。因此,德国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队伍,实际上走的是一条自主培养的道路。我国近年来借鉴德国这一成功经验,在“双师”教师培养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许多学校已开始制定“双师”素质标准,而不追求形式上的“双师”职称。显然,如果非要提出每年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或非要教师具有两个法定职称,势必对学校工作造成误导,甚至有可能违背教师法和基本的教学规律。
那么企业能为教育做些什么呢?换言之,校企合作,我们寄希望于企业弥补哪些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呢?首先,我们从企业获得了人才需求信息,这对我们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办出特色都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场所,使他们感悟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尤其是在企业文化熏陶下,培养树立了学生敬业爱岗、与人合作的职业道德,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第三,企业还为教师提供了经常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在教师走出实验室,带领学生下厂实习的同时,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课题,找到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渐提高自己的“双师”素质,成为“双师”型教师。而最深层次的合作,就是校企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开展技术革新,从而达到学校培养人才、企业谋求发展的利益双赢。
总之,校企联姻,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看双方能否准确定位,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