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滕广敏

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滕广敏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2150

摘要:智能技术不仅是绿色建筑的技术要点之一,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建筑智能化的内涵应也应随之扩大,对绿色生态设施和新能源的监测和管理,同时,将智能化技术与节能技术,并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是近期热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生命周期

近几年来,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成为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的推行改变了当前建筑业的低效率、高投入、高污染的建造模式,使得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人与建筑和谐共处、持续发展。而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集建筑技术和系统、服务、管理等信息技术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为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便捷,节能,健康的建筑环境。建筑是智能化的平台,在国家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的背景下,建筑正朝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建筑智能的内容、技术和内涵都会随之发展,因此,智能建筑设计应采用绿色的理念和方法,将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之中,扩大到绿色生态设施和新能源的监测和管理。

1.智能技术要点

在我国新的建筑理念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建筑手册《绿色建筑技术指导》,并且在其中有详细的讲解:所谓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智能技术以及智能化系统。首先智能技术指的是,一些能够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具有一定的绿色性能,同时也能帮助建筑提升自身的绿色性能。其次,智能技术还包括一些能够进行节能、节水以及节电的装置,并且这些装置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后该种技术还包括能够将能源进行自动转化,自动应用的现代化建设技术。从上述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提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注重对能约的节约利用以及各个系统的自动化,进而能够达成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目标。从功能上来说,智能化建筑以及绿色建筑度应该能够具有高精准度的电子设备以及智能系统,进而提升大众的安全性能,并间接满足大众对建筑舒适度的要求,提升对大众的服务质量;从质量上来说,在该种建筑中,工作人员应该为其设置安全系统、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公共系统以及报警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其安全提供了基础的保障。此外,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及的公共系统不仅包括自动的报警系统以及安全保密系统,同时业报扩公共位置处的安全系统。多个系统协同工作,任务明确,一起为智能化的建筑提供帮助。在智能化的建筑中,还包含一种系统:建筑设备的管理系统。一般来说,该种系统的工作性能并没有十分强大,但是其同事也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帮助。该种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其一,该种系统能够自动感知天气的变化,进而能够自动地对室内的温度、光线以及空气质量进行有效调控,在此环境下,大众的生活以及工作就会处于舒适的状态中,进而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舒适程度。其二,该种系统能够对建筑中的监控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当建筑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监控系统会直接将画面传输到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接收到感应后,就会自动采取解决措施。

2.全生命周期中的建筑智能应用

绿色建筑体系关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智能化应全面体现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以保证实施运行的健康,舒适,低消耗和无害。

2.1 规划设计阶段

根据绿色建筑的要求,规划设计要点包括节地和室外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在室外环境绿化中,实施智能灌溉系统实时检测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实施灌溉,既满足绿化需要,又节约水资源。在节能和能源利用方面,采取自动化遮阳措施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空调耗能,智能遮阳板和电动百叶窗在算法控制下随日照的采集参数自动调节遮阳板和百叶窗的角度,满足建筑物的日光的同时避免因太阳光照射而增加室内空调负荷,实现节能降耗。同时能耗的测量和监测是构建智能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能监测管理的有效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施工阶段

施工技术要点包括减少环境负荷、保护水文环境、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提高用水效率、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等。智能建筑技术不仅在建筑节能和节水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建筑信息管理中具有独特功能。施工项目管理体系中包括施工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等。建筑智能化体系就体现在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系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整合,处理,传递和共享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实时信息,使施工活动和项目管理活动更加的快捷直观,不断提高施工管理科学管理水平。

2.3 运行和维护阶段

运营管理阶段的智能化技术要点包括管理网络系统,资源管理,消耗品管理,绿化管理和废物管理等。管理网络系统是建立运行管理网络,监测各种能耗和环境质量,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建立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的网络平台。建筑智能集成系统对节能和节水管理、监测环境质量,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将数据变化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显示,并及时对异常数据提供报警。实时监测各项能耗,统计环境质量状况,优化设备运行情况,实现不同控制系统之间的联动,合理配置能源使用量和用水量,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施工设备监控系统监控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作业时间,并根据记录所数据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应用现有障碍

3.1 技术和人才障碍

建筑智能化的推广和技术、人才密不可分,建筑智能化技术涉及领域较多,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门槛。智能化建筑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涉及广泛的业务,更需要依仗更高质量的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人员。另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企业需要学习新概念,掌握新技术,这就对智能公司建设的研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人才的融合和培训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

3.2 资本障碍

智能建筑公司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不断投资于研发。因此,对于财力较弱的企业来说,财务壁垒阻碍成了其进入大型高端建筑智能化领域的重要障碍之一。同时,随着智能建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已经启动,招标人对投标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标企业来说,工程承包,设备采购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支出,甚至部分项目需要进行垫资,企业需要充分的财务担保,所以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对建筑智能化公司建财务实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多的当今时代,如何为其提供充足的生活空间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而在此种情况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就被推上了关注的风口浪尖。因此,为了为大众提供合适的生存空间以及优质的生活服务,建筑的智能化发展以绿色发展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实现绿色建设,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家涛. 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2017.

[2]刘钊,唐振宇.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118 -119.

[3]张东栋. 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 电子测试,2016(17):146,130.

[4]岳栋. 浅析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技术施工与质量管理[J]. 智能城市,2016,2(06):182 -183.

论文作者:滕广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滕广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