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杜彤彤,菊春燕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摘 要] 文章以新疆农业大学2018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意愿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对策。结果表明,影响高校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因素按程度由高到低为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其中,个人因素中的就业观念及社会因素中的经济发展这两方面的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对高校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意愿影响更大。
[关键词] 乡村教师;择业影响因素;问卷调查;高校毕业生
一、引言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是重中之重。[1]2018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战略构想紧密相连。[2-3]如何确保这些国家政策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现实问题。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师。[4]当前,偏远乡村地区学校教师的短缺现象严重,高校毕业生是乡村教师供给的主力军,基于毕业生视角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促进机制,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担任乡村教师,对今后乡村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开展研究,基于高校毕业生视角,分析其乡村教师职业的选择意愿,并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招聘决策等提供参考。
杠杆是现代金融的典型特征。企业举债经营有利有弊,一味的要求企业降杠杆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的原因在于债务配置不合理,很多资金被配置到效率低利润薄的企业,甚至是一些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由于效益不够,只能依靠借贷度日,从而导致杠杆率越积越高,而一些效率高、利润高、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无法得到信贷,不仅限制了企业发展且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应当和供给侧改革进行有效结合,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争取将资金配置到效率高的企业,从而使得信贷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举债经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调查样本概况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毕业生个人意愿调查。第二部分为乡村教师职业招聘方式及教育层次选择的意愿调查。第三部分为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意愿的影响因素。问卷中个人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学业层次、工作经历、就业能力、生源地、在校学业成果、就业观念,学校因素包括就业信息指导、选修课程设置,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政策法律媒体舆论,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态度、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父母受教育水平。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取了新疆农业大学2018级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51份,有效回收率83.7%。本文应用AHP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三、数据结果分析讨论
(一) 毕业生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意愿分析
表1显示了毕业生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意愿情况。251位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129人不愿意选择乡村教师职业,占被调查人数的51.39%,有122人愿意选择乡村教师职业,占被调查人数的48.60%。其中,本科毕业生愿意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有41人,占样本人数的16.33%,研究生愿意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有81人,占样本人数的32.27%。对于乡村教师职业,研究生毕业生的选择意愿大于本科毕业生的选择意愿。
另外,积极科学的就业观念可以促使大学生及时适应就业市场状态并且做出相应调整。[7]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明显差异。[8]首先,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从底层做起,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乡村教师职业。其次,当前大学生中存在向往在发达城市工作的就业观念。最后,目前大学生中还存在依赖心理,[9]市场的竞争导致大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而且其承受能力低。因此,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会出现从众心理、个人意愿不强、缺乏主见等状况。盲目的从众往往导致毕业生职业选择的趋同性。
表 1毕业生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意愿统计表 (样本量= 251)
(二)影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就业因素分析
1.个人因素
图 1影响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就业因素 (样本量= 251)
2.社会因素
由表1可知,调查的毕业生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意愿不同。为了更深入了解调查对象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总结分析了职业选择中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与家庭因素四个方面,细化影响因素的指标,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这些因素的选择倾向。通过分析对比,将调查对象对于不同因素的选择情况进行总结,并基于调查结果结合AHP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因素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职业选择具有较高的影响,其权重值为0.7027。
龙牙木新鲜样品40 ℃烘干粉碎过60目筛,按1:20料液比加入石油醚脱脂脱色,50 ℃烘箱挥干溶剂后于4 ℃保藏备用。
表3个人因素中的就业观念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就业情况,毕业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首先,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要把就业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13]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以积累实践经验和学习工作技能为基点,[14]不要过于挑剔工作环境,应注重提高个人修养与发扬奉献精神。毕业生要把乡村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15]把所学知识用于乡村教育发展,切实为促进乡村教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表 3个人因素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就业的权重统计表
λmax:7.6394。CI:0.1066。RI:1.32。CR:0.0784<0。
图1显示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主要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251位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受个人因素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分别有40人与41人,而研究生有59人选择个人因素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最大,有53人选择了社会因素影响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个人价值观念与外界社会的影响对毕业生是否选择担任乡村教师职业的影响较大。
随着大学生就业由统包统分制度到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5]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其就业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以前的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就业[6]。表3统计数据也显示出大学生就业观念对其就业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3655。
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意愿与乡村经济发展相联系。[10]经济与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经济是教育的前提[11],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即经济实力,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无法谈及教育的进步,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该地区就业人员创造再教育的环境[12]。较快的乡村经济发展能为乡村教师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11]满足毕业生自我增值和对生活水平的长期预期。另一方面,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推动力,[11-12]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进步,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就无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专业的理论底蕴及综合素养可以作为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乡村经济实力即经济发展状况因素,会在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社会影响因素中占较大比重。
表 4社会因素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就业的权重统计表
λmax : 6.5063。CI:0.0673,RI=0.9。CR:0.756<0.1。
四、促进毕业生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建议对策
(一)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虚拟装配仿真技术在运载器装配中的应用…………………… 刘东,屈旋,刘文博,徐振国,干继远(12-261)
(二)加强乡村经济发展
表4社会因素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就业情况,这就需要加快乡村经济发展。针对乡村的经济发展应加大扶持的力度、政策的倾斜和财政的支持,[16]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让毕业生感受到在乡村地区就业与在其他发达地区就业一样有好的发展平台,甚至于平台更大、更广、更宽。政府还需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具有一定实力的投资商进驻乡村。[17]要让乡村发展起来,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缩小,并以此带动乡村地区的工资收入水平提高,使毕业生在此也能感受到与发达地区等同的生活水平质量与经济待遇。
五、结论
本文基于调查问卷及层次分析法,对新疆农业大学2018届毕业生在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意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不愿意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人数较多,其中,愿意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的研究生毕业生数量大于本科毕业生。另外,毕业生在选择乡村教师职业类型时,都更偏向于特岗教师,在选择教育的对象时,都更偏向于小学生群体。对于意愿选择的差异性分析,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更大,尤其是个人因素中的就业观念及社会因素中的经济发展这两方面的影响更显著。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毕业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以及乡村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更能够吸引毕业生。
最后就是强化数据监管,防止隐私泄密。追求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开始经受是否侵犯隐私、如何合理利用用户数据的拷问。学界与企业的讨论、公众的质疑与担忧,未能推动衍生出可以保护用户隐私的根本性举措。同样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师生的个人数据非常容易被收集及分析,个人隐私容易泄露。我国2017年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事实上已经推动了一部分个人属性信息的保护,比如“位置信息”。只是,目前来看,这样的法律约束犹显不足。我们在期待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为互联网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诉求时套上法律与监管的缰绳,在寻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间、在为公众提供便利与保护公众隐私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本文仅基于调查样本开展分析研究,结果与总体存在一定差异,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希望能够增加样本量,并对因素分析进行更细致的分析研究。
不同学生的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班主任因人而异地对沟通方式进行选择。对于那些勇敢,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小学生,要对其进行鼓励,以让他们能够更加优秀。对于那些有很多缺点的学生,班主任要有足够的重视,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爱心帮助他们。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需要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以及其自身优势,以此来让沟通能够有更高的效率,同时也能让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非常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对体育活动也不热爱,不太喜欢与其他小学生一起玩,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及时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沟通鼓励,以此来让学生能够对集体活动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参考文献:
[1] 赵鑫.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9(1):131-140.
[2] 刘杨,李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教育境遇及时代使命[J].教育评论,2018(12):47-50.
[3] 白亮,王爽,武芳.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8-22.
[4] 陈祥梅.西部院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5] 高树文,邵欣霞.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取向变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16):78-80.
[6] 卡米拉·艾合买提,奥斯曼·玉散.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分析——以新疆大学生为例[J].经济论坛,2017(1):126-129.
[7] 丛新婷,张莉.浅谈新疆师范专科生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61-62.
[8] 刘志刚,张珂.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6(3):39-40.
[9] 张超.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观念研究[J].现代交际,2018(18):101-102.
[10] 戴瑶.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愿研究[D].南宁:南京农业大学,2016.
[11] 高良.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132.
[12] 王雅楠,孙慧,何昭丽.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计量模型分析——以新疆教育投入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6(6):1373-1379.
[13] 张倩.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学生就业观导向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6):116-118.
[14] 许家烨.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6(12):57-61.
[15] 李军凯,周克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确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48-51.
[16] 张欣玲.中国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17] 师聪,李哲,师环环,等.乡村振兴视域下工商资本进乡村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3):268-270.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10-0083-03*
*[作者简介] 杜彤彤,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菊春燕,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9-02-27
标签:乡村教师论文; 择业影响因素论文; 问卷调查论文; 高校毕业生论文;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