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分析论文_刘万望

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分析论文_刘万望

广州中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础工程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第一个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必须加以重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施工技术,提升整个基础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前言: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一方面,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和资源工程建设,对整个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务必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处理施工工作,例如技术应用、细节处理和科学管理等,提高基础处理技术设施,以此来确保其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因素

1.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稳定性

影响基础处理施工的主要因素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的稳定性,因为地质条件对地基的限制比较大。因此,如果基础地质出现抗滑性差、稳定性不高的现象时,就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进而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出现应力或剪力的破坏效应,影响工程真正效应的发挥,从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

1.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还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地基不会发生渗漏。因为地基的渗漏也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地基出现空隙率过大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基础渗漏量增加的实际问题,就会出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渗漏和管涌,一方面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漏水,另一方面会对基础和工程造成破坏,甚至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进程。

1.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沉降作用

在地质条件、地基性质和工程结构自重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水利水电工程基础会产生沉降现象,如果沉降的幅度过大时,就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发生变形,从而会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结构,也就是说,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会因水体的侧压力或是地震的震荡而导致结构失稳,对整个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安全隐患。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措施

2.1培养技术人才

技术人才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关键因素,只有技术人才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将这些技术知识理论才会出来,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施工人员自身的施工技术以及对于工程的责任感,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培养专业的施工技术人才,确保技术人员在每个环节的施工中都保持着专业的态度,而且还积极学习新基础处理技术。其次,工程的监理人员需要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一方面可以处理施工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维修各种机械设备等。最后,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探讨新的施工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储备。

2.2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

当今社会,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技术进步,都离不开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施工技术。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快速地掌握新技术并熟练地使用新设备,这也是提高员工的施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从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

当下,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好自制力不够,从而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基础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法律法规进行,并且制定符合工程要求的施工管理制度。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监督,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通过改革各种施工技术,做好工程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和整个工程施工的效率。

2.4建立完善管理准则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间较长而且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所以施工团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准则,内容需要涉及不同时段的施工指标、施工准则等。一方面可以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从而为工程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锚固技术的应用

锚固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主要基础施工技术,它的优势在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工程量。应用锚固技术时首先要全面了解山区地理、地质、地基情况,然后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特点,做好锚固技术差异性的应用,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锚定和加固作用,有效对抗稳定性不足 和抗滑能力不强的实际问题。

3.2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基础处理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是利用管桩自身的一些优势来充分的提升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基础部分的强度和稳定性。预应力管桩在沉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技术方法为:静压法;锤击法。两种方法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也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最终所使用的方法。

3.3水泥土的应用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处理施工来说,最主要的施工目的就是提高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基础部分的强度和稳定性,而水泥材料就可以做到。水泥土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中的应用作用非常大,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建设质量,例如,水泥土可以加固地基,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很好地满足基础的承载能力。水泥土就是将水泥与水搅拌均匀之后,然后进行相关的反应,以此来达到所要求的强度。这种方法也称为灌浆法,它的要求就是对水泥浆的制备以及灌注,要确定好水泥浆的比例和数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而且对于施工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其还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所以我们需要从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入手,不断强化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技术。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充分考其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为恰当的措施,提高技术人员对相关技术的把握,加强技术创新,在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现场的基础上,保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彭声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4):26--27.

[2]郭敏.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水利工程,2015(24):162.

[3]张巍霞 吴 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97.

[4]李 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水利科技,2006(10):191.

论文作者:刘万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分析论文_刘万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