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读、写的基本功,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探讨了搞好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阅读的本领。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教学 掌握阅读本领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读、写的基本功,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他接触的知识。一句话,一个人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其他诸多能力的培养一样,都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内容。搞好阅读教学,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础、提升能力、完成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的重点。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阅读的本领。
一、阅读好对话,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成功的语言描写能够使我们通过“闻其声”就能“见其人”。 一篇文章要打动读者,并不一定是那些华丽的词藻,也不一定是扣人心弦的情节,进行恰如其分的语言描写也能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⑵第二组课文讲的分别是列宁、高尔基、李四光,特点都是通过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灰雀》一文教学时,可以把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投影出来,让学生去观察、去朗读、去发现。当然,朗读的方式要丰富,要读出梯度,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人物的崇高品质。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当列宁询问小男孩:“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这种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孩子有关。在分角色的朗读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课文学完后,还可以进行拓展:你认为小男孩会说些什么?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说些什么呢?列宁又会怎样说呢?仿照课文中的对话进行描写,注意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语文天地二也有对话形式(冒号、引号)的相关训练。
二、课前阅读文章,预习课文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就是教师教学中的“牵引”,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帮助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感觉。同时,学生也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将文章的中心抓住,领会全文的重点所在,掌握文章的重点知识。
三、课堂阅读教学中师生的疑和问
没有“为什么”就没有今天科技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点。阅读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扶手”。这一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的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四、课后的回读和课外阅读
课后的回读是对文章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才能真正对文章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达到引以为戒。那么在下次的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正确寻找出学习一篇文章的捷径。其次是课外阅读,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达到“不教”或“放手学”的一种检测。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阅读就能了解前人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大脑,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我们要对名篇名著做到书读百遍,反复体会其中的精华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充实、发展自己。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迫使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在日常学习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王绚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人物论文; 列宁论文; 知识论文; 文章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