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论文_杨宏亮

杨宏亮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现代建筑基本都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被完善改进,铝合金模板施工就是众多技术中的一种。铝合金模板性能优良,具有绿色环保、施工简便等优点,在建筑施工特别是大中型建筑工程中非常受欢迎。本文围绕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展开讨论,探析现浇混凝土结构优势,并结合相关案例,详细介绍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技术;铝合金模板

将铝合金材料作为浇筑模板,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这是对模板施工技术的创新。与传统模板技术相比,铝合金模板具有明显优势,施工过程安全性较高,模板材料处理后可再次使用,施工过程绿色环保,符合绿色施工原则。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都采用该项技术,节省大量施工成本,关键环节控制到位,就能让工程质量大幅度提升,此技术还在不断完善中。

一、探析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一)材料循环使用

铝合金表面光滑平整,能承受各种外界影响,如雨水侵蚀、暴晒等,浇筑完成后对铝合金模板进行清洗,还能再次使用。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套铝合金模板循环使用次数高达500次,与传统木质板材相比其寿命明显较长,我国每年木材消耗量大幅度减少,材料循环利用无形中起到保护环境作用,与我国正在实行的节能减排政策相吻合。

(二)承载性能强

为提升土地利用率,现代建筑自然是层数越高越好,随着层数的增加,下层建筑承受荷载逐渐增加,需要承载能力较强的模板才能达到施工标准,铝合金无疑是模板材料的最佳选择。60kN/m2是目前铝合金板材能够达到的最大承载力,满足大型结构浇筑需求,在模板技术支撑下,浇筑时同时完成建筑造型,避免再次整型延长施工周期。

(三)操作简便

铝合金质量较轻,用于模板浇筑时只需人工搬运,不用大型机械进行吊装、搬运等操作。施工者只要浇筑技术掌握到位,就能迅速完成模板搭建和浇筑作业,施工过程简便,人工操作毫不费力,有效节省成本投入,同时保证建筑质量。

(四)工期短

模板可以先组装好,再用机械将模板吊装到相应位置,进而完成浇筑作业。组装作业简单方便,施工时间大大缩减,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施工速度提升2倍左右。浇筑完成后拆卸方便,进一步缩短工期。

(五)拼缝少

经过加工得到的铝合金模板,边角处比较平整,没有毛刺,模板组装完成后期拼缝缝隙小,且铝合金模板的拼接缝少[1]。在此情况下进行浇筑,浇筑面比较光滑,浇筑质量得到保证。

二、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江与峸碧桂园一期二标段总承包工程,施工地点为清远清城区东城街道办北江边。共需建造8栋楼,其中五栋是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在7万m2左右,剩下的几栋修建幼儿园、商业用房及地下室,其中幼儿园总建筑面积为4050平方米,基础施工采用预制管桩形式,建筑结构设计成框架剪力墙结构,分为标准层和非标准层施工,铝模浇筑施工技术用于标准层建设。房间都为精装修,除商业用房与幼儿园没有地下室外,其它建筑统一修建公共地下室。

(二)技术原理

采用铝模技术施工时,用到铝合金模板体系,此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模板系统,铝板是此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用销子将铝板连接固定起来,按照浇筑要求组成相应大小封闭面,浇筑时结构自然成型。附件系统,就是连接件,将单个模板连接起来,形成整体。支撑系统,顾名思义在浇筑施工期间对结构进行支撑,如楼板、悬挑梁等,在模板下方相应位置设置支撑,帮助模板承担混凝土重量。紧固系统,对成型模板进行加固,保证浇筑质量,避免胀模、爆模等情况发生。

本次施工将AL6061铝材作为模板材料,厚度为4mm,将Q235方钢作为背楞,尺寸设计为60mm×40mm×3mm,销子使用两种规格,一种尺寸为φ16mm×50mm ,另一种尺寸为φ16 mm×130mm[2]。将钢管作为支撑,楔片同样选择Q235钢板,如图一所示,是模板体系示意图。

图一 支撑体系示意图

铝合金模板有多种规格,根据施工需求选恰当模板完成拼接即可,模板循环使用,有利于施工单位减少工程投入。

三、关键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1.根据建筑结构图纸,整理出相应的铝模结构图纸,并完成模板装配图设计,然后在楼板、梁等位置将传料孔清晰标注出来。

2.结构图纸、装配图纸需要经过多方审查,直至其修改通过审查后,将图纸交付厂家,按照尺寸生产相应规格的铝合金模板。生产完成后对模板进行拼装验收,合格模板才能出厂运到施工现场。

3.根据施工情况设计施工方案,完成技术规范编制。首先按照模板整体结构图,进行附件、支撑件等小部件的详细设计,并将特殊位置标记出来方便施工。其次按照模板结构及施工要求,计算出模板最大荷载,建立力学模型,对模板体系进行力学实验,看其是否满足施工标准。接着编制技术规范,制定详细的模板安装、浇筑、拆卸等工序,对特殊部位着重强调,将预埋件、孔洞位置标示出来,并制定施工安全规范,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对模板、配件等制定循环使用计划,施工后将材料清理干净并分类入库,方便下次使用。

(二)测量放线

1.在楼层施工时将放线洞预留出来,利用相关仪器对楼层放线点进行测量,还要将墙柱线、梁位置线等测量出来。

2.对上述位置线精度进行校核,同时检查墙柱保护筋层,若达不到施工标准,需对保护筋层进行修整后再完成后续作业。

3.作出定位参照线,以墙柱位置线为基准,在距离位置线150mm的地方借助相关仪器作出投测控制线,这条线就是墙柱垂直定位的参照。

4.找到楼层的标高控制点,对楼板标高进行复核,若标高不在规定范围内,可采用找平处理对标高点进行调整[3]。

(三)墙柱铝模板安装

1.初始模板安装

若想模板安装时与边线对准,需要将定位砖固定起来,有时使用的定位钢筋,借助钉子将其固定起来,确保安装模板期间定位砖不会出现偏移。为减小模板拼装接缝,必须对模板边缘位置进行清理,保证边缘没有毛刺、灰尘,并在其上涂抹水性脱模剂。

2.模板拼装作业从角部开始,角模支设过程中,必须将把模板固定在墙柱钢筋上,用铁丝绑扎加以固定,能有效避免模板倾倒。拼装完成后需对模板的位置精度加以调节,调整基准就是墙柱位置线。完成调整后,将模板固定起来,固定部件为角模连接件,需要3个连接件协调作用,才能保证角膜不会发生移位现象。

3.将角模固定到相应位置后,开始对内墙柱模板进行安装,销子用来连接角模和模板,同时起到固定作用。考虑到后期拆除简便,采用销子连接时,头部必须朝向内角模内部。完成柱模板拼装作业后,借助相关仪器对模板垂直度进行校核,并测量柱顶对角线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4.设置角铁条,如图二所示,为角铁条设计图,其安装位置是剪力墙,且紧挨模板底部设置。完成拼装作业后将M12螺丝拧紧,角铁条就紧紧靠在地面上,有助于检测楼板面是否平整,避免混凝土漏浆现象。

图二 角铁条设计图

5.将可调斜杆对照设计图纸安装到相应位置,墙体高度若超过2m,为保证墙将体稳固,安装两道斜撑。剪力墙长度若在5~8m范围内,需同时设置三道斜撑,相邻斜撑间距理论上不能超过3m。

6.首先进行外围导墙板的拼装作业,接着进行外墙模板拼装,在导墙板支撑作用下,外墙模板稳定性才能得到保证。中间位置处先完成模板安装,两边位置次之,将精调后的模板用连接螺栓加以固定,同时将穿墙螺栓拧紧。

7.将125mmU形槽加到外墙模板顶部及底部,U型槽作为将导模使用,在槽底位置每隔800mm预埋一个螺杆,用螺帽将螺杆固定起来,保证螺杆位置精度,同时保证接搓位置处的质量。

8.若模板安装时碰到墙拉杆,此时胶管、杯头必须将拉杆螺丝套住,然后找到相应的模板孔位并穿过即可。

梁板铝模板安装与墙柱安装流程比较相似,不同的是板顶模板完成拼装后,需要对其平整度进行检测,若平整度未达到相应标准,可适当对顶撑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板顶模板的水平度[4]。

(四)校正固定与浇筑

全部模板完成安装后,墙柱模板检查其垂直度,梁模板检查其平整度,对不符合标准位置进行微调。精度校核后,将背楞加到墙柱、转角等位置,将其用螺栓进行固定,保证强身对拉螺丝处于拧紧状态即可。

本次施工用分层浇筑方式,振捣过程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与单层混凝土后度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当浇筑层厚超出振动棒1.25倍时,振捣效果较差,振捣进行时振动棒需要向下一层插入50~100mm,减少相邻浇筑层接缝。浇筑时至少需两名施工者监工,时刻注意销子、楔子等附件是否正常连接,并注意振捣、灌注等过程有无异常,若有爆裂、坍塌迹象及时停止及浇筑。模板背面在浇筑时若出现渗浆需及时用高压水枪冲洗,保证模板表面清洁。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模板拆除、清理及存储等作业,按照相应标准执行即可。

四、结束语

用铝合金模板技术完成浇筑结构施工,施工过程简单快速,模板材料安全环保,材料可多次循环使用,减少木材使用量。由此可见铝模技术比传统技术更具优势,内墙面支模过程中,抹灰、找平等操作都能省去,墙面空鼓、裂缝等现象很少出现,建筑质量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永涛.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183.

[2]余地华,周洋,王伟,等. 高层住宅现浇空心钢筋混凝土构造墙的优化设计及施工[J]. 建筑施工,2018(5):713-714.

[3] 李濑. 现浇楼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形式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5):64-65.

[4] 刘潍伟. 基于铝膜的全混凝土外墙设计与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238.

论文作者:杨宏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基于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论文_杨宏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