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印刷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论文_张志

高质量印刷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论文_张志

张志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江西南昌 330038

摘要:在印刷过程中高质量的印刷技术对印刷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高质量印刷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通过介绍高质量印刷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施规范化、数据化的步骤来实现高质量印刷的有效控制途径。

关键词:印刷技术;规范化;数据化

1.规范化数据化的目的与意义

工艺设计指的是生产前进行的整体工艺设计,而促进工艺设计的数据化、规范化发展,是提升印刷质量的主要方式。

1.1规范化数据化的含义

规范化指的是在相关数据的作用下,总结出一系列旨在引导生产的规律,从而保证印刷工作能够有规可循[1]。

数据化指的是在一切可用于数据表达的场合,通过科学的测量手段,对工艺程序各个环节进行数据检测并进行记录[2]。

1.2规范化数据化的目的与意义

制版工艺数据化、规范化的主要意义在于:原稿清晰度、色彩等还原性较好,同一原稿在同等条件下,无论经过多少次重复,都能够得到同等效果。有重复性较好以及短时间内可复制较高品质产品等优势。

工艺程序数据化、规范化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将图像在各工艺程序的变化数据化,并一次性进行补偿,从而保证印刷质量水平。

2.实施规范化、数据化的步骤

2.1实施方法

对图像在生产工序转换关系进行数据化演变,并进行一次性补偿,从而保证印刷产品的质量水平,这是施行规范化、数据化主要目的。所以,规范化、数据化应当由印刷工艺流程最后步骤入手,保证整个复印流程每一步操作都能够获取相应的数据。

首先,对主要材料和设备进行数据监测,保证操作稳定。印刷用纸、油墨颜色和操作的适应性,调整印刷机器,控制印刷墨层转移、叠印效率、版材网点再现性能以及感光材料密度性,保证拷贝、显影、晒版等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这些都对中间过程的网点传递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影响。因此,要对这些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保证其性能的发挥以及数据合理变化范围。

其次,对印刷各工艺程序进行数据检测。其关键在于网点在各工艺程序传递的时间、质量和数据,这是因为分色加网的图像颜色、阶调层次都和网点大小值有着直接关系,且贯穿于整个复制程序。所以,要根据具体材料、器材、设备工艺特点,由后及前逐步推进[3]。因为在不同的印刷设备、印刷条件下,对印刷压力、纸张、墨层密度、网点扩大值等有着不同要求;而对显影操作设备、网点传递范围、机器设备各项调整数据、晒版工序曝光等都体现在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数据方面。工艺数据是在各工序信号条、测试条、测试仪器等测试手段下获取的。通过对各生产工序检测到的有关数据,由后工序入手,针对印刷条件,选取能够达到最佳状态的因数数据。并主次选择能够达到后工序数据时的前工序最佳配合数据,从而确定图像分色状态下的调整数据。

最后,通过模拟工艺生产试验,或者对代表性的原稿图像进行分色调试,并根据既定工艺程序选定的操作数据,加上测试数据保持操作的稳定,从而实现印刷操作。接着,根据对印刷产品质量的科学评价,作为各工序操作数据调整依据,达到最佳复制状态,就可以基本确认该产品印刷工艺程序下的生产数据。

对基本确认的数据,可通过对产品多次复制或工艺生产实践,不断进行调整并完善,还应当严格选择生产材料、设备,确保各项工艺数据的科学、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已经确定且较为稳定、合理、科学的数据,如测试材料、设备和各工序操作标准等有关数据,则通过图表等方式进行直观的体现,从而便于使用人员更好把握各项数据变化特点,从而便于在操作过程中的数据选择。此外,针对不同产品,选择相应的数据,从而保证印刷制版的规范化。

2.2实施规范化、数据化的步骤

彩色制版工艺流程主要包括:

彩色原稿整稿-数据测量分析-工艺设计-分色-调色-晒版-打样

彩色制版工序流程为由后而前,并根据数据测试方式,测取设备数据、工艺程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优化和调整。在工艺设计数据调整、分色调整过程中,数据化、规范化程序包括:

2.2.1印刷操作数据的测试与控制

第一,在印刷设备、纸张、油墨等相适应的要求下,能够达到最高印刷相对反差值。在最高K值情形下,进行网点扩大值、小网点等数据的测试,确定供墨量并保证供墨量的稳定;

第二,根据工艺程序确定的纸张、油墨,在最佳因数操作数据下,确定印刷汇平衡水平;

第三,通过测试控制条和测试仪器的作用,稳定当前选定的印刷操作数据,并绘制印刷网点阶调扩大曲线、叠印阶调密度无线图。

2.2.2打样数据的测试与确定

首先,调整打样机运转速度和压印精度,调整打滚筒包衬,测取理想压力和正常压力的范围;测定理想压力状态下打样最高K值状态下的网点扩大值和油墨密度值;

其次,根据印刷网点扩大值和打样最高K值下的差距值,确定打样网点扩大值,应当和印刷差值保持在5%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提升打样压力,再达到既定网点扩大值时,测算出其和油墨密度值K的关系,观察小点子情况,确定操作数据;

最后,通过因数材料制定建议色谱。编制打样灰平衡曲线、叠印阶调密度曲线、网点阶调曲线图。

2.2.3按规范数据进行分色调整

第一,层次设定调整、油墨量的设定、图像色偏调整、灰平衡值的设定、层次调整,都以工艺设定曲线为基础;

第二,以分色设备色彩管理系统给出的原稿色彩复制要求、标准校色曲线、标准色谱等作为校色、调整的参考依据;

第三,以分色设备清晰度功能数据、图像清晰复制度要求、颗粒性、原稿清晰度等作为调整清晰度的主要依据。

3.结论

通过对高质量印刷技术规范化、数据化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施规范化、数据化的步骤两方面的论述,阐述了在印刷工作中规范化操作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从而对印刷过程中造成影响因素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在对产品质量进行提升的同时促进印刷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贝,王仪明,武淑琴,李林会,张俊杰.印刷质量问题分析[J].绿色包装,2016(5):123-125.

[2]张少华.印刷机机械参数对印品质量的影响[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3]田银川,李越,范俊波.印刷规范化分析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223-225.

作者简介:张志(1991-)男,汉族,江西省鹰潭市人,本科 ,助理工程师,从事印刷工作。

论文作者:张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高质量印刷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论文_张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