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论文_金先华

金先华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657000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麻醉方式;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机体器官功能开始逐渐退化,代谢能力直线下降。在实施麻醉之后,极易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选取9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

对照组:该组共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为64~81岁,平均年龄为(72.50±1.25)岁。全膝关节置换术共14例(31.11%),全髋关节置换术共15例(33.33%),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共16例(35.56%)。

观察组:该组共24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72.49±1.26)岁。全膝关节置换术共16例(35.56%),全髋关节置换术共14例(31.11%)。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共15例(33.33%)。

排除标准:(1)有活动性肝脏疾病的患者;(2)神经和精神系统存在疾病的患者;(3)艾滋病感染者;(4)不配合完成神经功能测试的患者。

两组老年骨科患者的性别分布、手术类型以及平均年龄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计算,能判定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禁食6小时以上,进入手术室后,于术前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采用3μg/kg~4μg/kg芬太尼、0.05mg/kg咪达唑仑、2mg/kg顺阿曲库铵以及1.50mg/kg的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静脉微量泵注5~10mg?kg-1?h-1异丙酚维持麻醉,并且间断推注芬太尼。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在腰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在置管成功后,给予3毫升浓度为2%的试验性利多卡因。在导管成功进入硬膜外腔之后,注入浓度为0.37%的罗哌卡因,将麻醉平面维持在第十胸椎之下。麻醉诱导的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硬膜外注入浓度为0.37%的罗哌卡因维持麻醉[2]。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当MMSE评分的数值更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数值更低时,则麻醉效果越好。

简易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标准:参照MMSE量表,采用直接向患者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测。每次检测需要持续5分钟~10分钟。共三十个问题,每题一分,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0~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7分以上为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老年骨科患者的麻醉对比数据,均需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16.0的计算,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组间通过t检验对比,“%”用以表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组间通过卡方检验对比,当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前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手术后,观察组老年骨科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手术之后,观察组老年骨科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老年骨科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44%(11/45)。由此可见,观察组老年骨科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5.41,P<0.05)。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即POCD,是指老年人在手术麻醉后的数天之内,意识、思维、记忆以及睡眠等方面出现紊乱。POCD属于一种波动性的急性精神紊乱综合征。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3]。经过多次研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密切相关。

老年手术患者在长时间麻醉后极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相比,发展为老年痴呆的概率更高,所以,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手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目前主要采用MMSE量表测试法评价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该方式简单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存在极大差别,尤其是对脑血流、脑代谢以及脑输送的生理影响[5]。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这是因为硬膜外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从而降低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除此之外,硬膜外麻醉能有效抑制手术区域神经元兴奋,降低神经类物质浓度,阻滞神经传导,从而减少手术所造成的应激反应[6]。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两组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梅.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01-3702.

[2]冯昌盛,余庆波,杨丹等.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42-5443.

[3]安波.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842-1843.

[4]袁军,程怡,秦丹等.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466-1470.

[5]李俊领,杨艳梅,欧玉娥等.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667-668.

[6]余清.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982-984.

论文作者:金先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论文_金先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