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阅读天窗,走进魅力语文——在初一年级开展阅读活动的尝试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窗论文,语文论文,魅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阅读活动开展的背景及意义
1.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要求。新课标中对7-9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这样表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立人为根本,注重个性化、独立的阅读,培养积极的欣赏态度和审美体验,扩大阅读视野,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和现代意识。
2.学生人文阅读的缺失。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我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做了一个调查,问了两个问题:你们都看过些什么课外书?你们都知道哪些中国古今作家?
结果令人震惊,但又在我的意料之中。除了小时候看过的童话外,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他们对于小说、散文大多数是一片空白,难得有几个看过几本,也只是金庸的武打小说之类。他们几乎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完全处于无知状态,只有一个女生腼腆地问琼瑶和郭敬明算不算。等我讲出朱自清、钱钟书、余华、史铁生、韩少功这些人时,好多学生一脸茫然,这些现代和当前国内最优秀的作家完全处在他们视野之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迷恋于各种网络游戏和漫画书。
文学接通的是人的情感,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叫我们感动,她陶冶我们的情操,哺育我们的人性,启迪我们的智慧,她唤起我们最深沉的怜悯与同情,使得人性之光永在心底摇曳。可是,现在的初中学生离文学两字远远的,那么,语文素养的低下,人文精神的缺失,精神世界的贫乏,也就可想而知了。
3.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配合促进课内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不是仅仅把语文当作应试的工具,视野局限在教材有限的篇章中,远离一流的文学作品,在琐碎的、单调的训练、测试中日渐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而提倡广泛的、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开阔视野,端正品位,更能增强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触类旁通,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课内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当课堂充满探究与思辨,语文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提高了。
4.培养能够终身有益的阅读习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身,对于一名热爱语文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以为除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地通过语文考试,没有什么比培养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更为有益的了。从此与书为伴,有自己喜爱的内容、风格,会读爱读,热爱文学甚至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这也许并不是幻想。
二、阅读活动的开设过程
(一)活动的准备
为了让同学们能顺利地开展活动,我首先上了题为《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系列读书指导课,明确活动的目的,指导读书的方法和推荐读书的内容。
1.明确活动的意义,指导读书的方法。选用《寻找属于自己的青春经典》、黑赛的《获取教养的途径》和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3篇优秀文章,点燃同学们的读书热情,并结合作者的阅读经验介绍了几种基本而适用的读书方法(精读、泛读、速读、复读等)。
2.推荐读书的内容。这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最后根据同学们阅读积累、水平各有差异、学习和阅读时间分配不同等特点,结合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制定了自由选读与必读书目相结合的原则。规定了与单元教学及名著阅读要求相配套的必读书目,同时推荐了一批各种体裁的优秀代表作,作为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读的内容。无论是选读书目还是必读书目,都必须以经典作品为首选。
(二)活动的展开
1.读书笔记的使用。任何活动的开展,除了计划和内容,还必须有相应的监控措施来保障。否则,最初的热情和冲动过后,就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我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一方面监控阅读内容的落实,一方面记录阅读的过程(包括内容概要、词句积累、读后感受、评论摘要等)。对于做读书笔记,我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选——摘录法、点评法、写读后感;要求一学期做满一万字笔记;要求每隔一段时间由专任课代表检查批阅,老师则随机抽查。
2.教学过程的渗透。从培养真正的阅读能力的角度看,课文只是一种范例。每个单元的教学都应该是从点到面由篇到类。课外的读书活动,尤其是配套的必读内容,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拓展延伸的问题,有效地增加了课内教学的深度广度。如在七年级上《绿色蝈蝈》时,我让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皇帝的新装》时,就专门花时间向学生做了一个“安徒生童话”的专题讲座,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去阅读《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甚至进一步要求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等世界童话经典。即使上《〈论语〉十则》这样的课文时,我也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将事先整理的《论语》精选语录印发给大家,加以适当的解释,要求学生在早自修读读背背,看到学生似懂非懂但摇头晃脑的背诵,我想,这或许对他们积累古文精华会有一定的好处的。
3.作文训练的配合。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写促读,以读助写。如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两则寓言时,我要求学生紧紧配合课后名著导读《〈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进行课外阅读,并相应采取了两项作文训练措施:一是在紧接着的一周内,课前五分钟的“美文荐读”时间专门讲伊索的寓言,既要讲故事内容,又要讲出故事寓意,更要讲自己的读后感受。当然这一规定被学生突破了,大约延续了两周,大概是《伊索寓言》言简意深而又比较好讲的缘故吧。二是指导学生写寓言故事。学生习作中出现了许多既有时代感又富有文采的文章。如学生习作《狼和山鸡》——一只饿狼在路上走,看见有一只山鸡过来,就起了歹心,笑眯眯地走过去对山鸡说:“我现在饿了,你让我吃了你吧。”只见山鸡不慌不忙地说:“好的,亲爱的狼先生,你来吃我吧,我已经染上了禽流感,命不久矣,你现在吃我正好,省得我继续痛苦。”狼一听连忙转身逃跑了,山鸡逃过了一劫。这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以智化险,不要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因为那样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当然,写读后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另外如故事新编法、诗歌改写法等作文训练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读后写、在写中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读书时间的安排。随着阅读内容的扩大和读书笔记的使用,很多同学产生了交流的愿望,他们想知道别人读得怎样,想告诉别人自己读的哪本书很好,想了解和自己读了同一本书的有没有相同的看法……于是,我就每周把周二的一节语文课设为固定的读书课,有时自由阅读,有时交流读书心得,有时进行专题讨论,有时推荐一些好的书目,给大家创设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课前五分钟的“美文荐读”时间,时间虽短,但学生按日轮流、精心挑选的文章,往往文质兼美,意蕴丰厚,再加上学生发自内心的阅读感受,往往带来的是热烈的掌声。
5.阅读方式的引导。对某些课文,我结合课外阅读,开展了自己认为比讲课更适宜的自主阅读方式。比如,教材中带星号的文章,我基本都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即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我借用了语文教学专家温立三老师的做法,以六个“我”为内容,形成积累模块,它们分别为:
一是“我知道”(“文章出处”板块)。要求弄清文章作者以及出处。其中关于作者要求弄清五个方面要素:姓名、其他名号、朝代或国别、地位、主要作品或名句名段等。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文章出处]《朝花夕拾》[相关链接]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二是“我理解”(“文章理解”板块)。要求学生用100字左右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对文章内容进行综述(即概括文章内容),或对文章产生的背景进行说明(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三是“我赏析”(“精彩赏析”板块)。要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上下文从表达方式、修辞或情感等角度赏析所认为精彩的文段,说出它好在哪里,或是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四是“我想说”(“阅读感受”板块)。可以是引述原文部分内容加以联想发挥;可以列举同类事物,作出综合结论;可以逐层分析原文,透彻了解内容,编写写作提纲;可以是结合原文主旨,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抓住一点深入剖析,也可以反向对话,谈古论今等等。
五是“我积累”(“好词共赏”板块),即积累每篇文章的重要词语。
六是“我会写”(“仿写”板块)。
另外我加了“我要问”(“质疑”板块),要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不懂的地方,或提出相左的意见。
三、我的反思
(一)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
一是引领学生看名著。目前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节选自名家名篇,如《绿色蝈蝈》节选自《昆虫记》、《荒岛余生》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等,可从课文引申去介绍阅读中外名著,这都是一般适宜中学生阅读的名著;教《最后一课》后可推荐阅读都德的小说,学《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后看安徒生的童话,学《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看鲁迅的其他作品等。
二是引领学生读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读物。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只凭喜好选择书籍,随便找一些武侠、言情、搜奇猎怪的小说来读,这样不仅收获不大,反而容易受书里不良东西的影响,产生副作用。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经常研读这类作品可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语感。
三是引领学生读名家精短美文。名家精短美文因语言精练、意蕴丰厚而深受各阶层读者欢迎,无论传统报刊或是电子传媒都容易搜索得到,经常阅读,可丰富笔头,并从中学到锤炼文字、感悟人生的本领。
(二)建立课外阅读的合理运行机制
一是合理安排时间。将机械的抄写作业尽量压缩,引领学生视各自实际情况,每日争取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阅读。
二是进行有序指导。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阅读同样的阅读材料,也会由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材料产生不同的理解,有的贴近原文,有的对原文加以了升华,有的却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这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指导,没有合作与交流,就可能会使学生缺乏发展的平台,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更会一筹莫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以有意义有目的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刚刚起步时,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可以选择学生较感兴趣的,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老人与海》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较长时段、较宽领域的典型化生活场景,从中易于领悟人生的真谛、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享受与作者、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愉悦,充实、净化情感世界。每个阶段按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组织专题讲座。先给了学生一个“面”之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个或几个“点”,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一本名著的阅读,继而转入下一本名著的阅读。在这样的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线”和“面”的保证。一段时间的引导之后,学生还可以学会自己来选择书目,制定读书计划。从阅读行为养成上来说:第一阶段以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为重点,第二阶段以养成良好习惯为重点,第三阶段以优化方法、学会评价鉴赏为重点。
三是引导学生探究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是学生存在阅读的差异性,学生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况且又处在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可能会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学生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中,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倡导,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组织讨论、辩论。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学生一进入文学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却会使他们触摸到作品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作品那贴心的呵护、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
(三)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要引领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地阅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随意指定,硬性摊派,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阅读书籍。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去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想象、幻想,他们可以选择想象瑰丽的科幻读物;有的学生多愁善感,囿于内心,他们可以选择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小说;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他们可以选择豪放的诗词或紧张激烈的传奇武侠作品;有的学生抱负远大,脚踏实地,他们可以关注那些能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和引路作用的名人传记……在自主选择阅读中,学生会时时体验到发现自我的乐趣。
二要引领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方法。对于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也不应强求统一,而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朗读、浏览式、赏析式、圈点式、摘录式、批注式、比较式、对话式……不拘一格。让读写抄评、听说论辩、评价鉴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丰富的知识中打造厚实的文学功底,在厚实的功底中得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激情。
三要引领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式。积累是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在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好的文章或段落背诵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做摘抄,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教师不应强求学生统一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积累方法,而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或几种积累方法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
总之,在课外阅读中,要做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师生互动,合作探究,那么,学生人格修养和审美情趣会大大提高,知识储量会大大增加,领悟鉴赏力会不断增强,学生写作水平会整体提高,学生写作高手当然也会脱颖而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将指日可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想说的是:让我们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天窗,带他们走进语文世界感知无穷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