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六十中学 116049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立国之本,兴国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和文化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育过程中,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果。
关键词:美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凝练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是一种崭新的、又吸引力、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一、注重审美主体的教育,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当把学生当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建美好幸福生活的主体。通过师生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互动,注重审美主体的教育,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李同学性格内向,冰封自己的心灵,常常单形影只。数理化三科成绩突出,就是语文和外语不及格。我经常会跟他进行开导,但是迟迟没见效。直到有一天,我提问名著《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情节,全班同学沉默不语,只有他在座位上小声地说“鲁智深在相国寺看守菜园……”全班同学投来诧异的目光,我说:“李同学,你大声给大家讲一讲,他们回家没读名著,你给他们当回小老师吧!”他很局促的站了起来,但还是将这个故事情节讲的很透彻,我表扬了他:“你真是咱班的榜样,全班同学就数你名著知识最丰富。”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下课后,我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数学成绩那么优秀,相信语文成绩的提高对你来说也不会太难,我可以帮你”从此,我的身边多了他的影子,每天找我补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语文成绩终于有所提高。人也变得开朗,爱笑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高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身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种潜在的上进心和荣誉感,甚至是一种虚荣心。教师应成为美的发现者,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并及时的传递给他们,他们会越来越棒。
二、注重审美主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席勒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的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人们常常将美育归为“情感教育”。美育以理想人格为参照,以塑造完整人格为目标。为了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审美主体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健康人格。
运动会在颁奖音乐中结束了。孩子们初中生涯参加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他们在运动场上的顽强拼搏让我感动,啦啦队的呐喊助威让我看到了班级的团结一致。“3.1班,3.3班总分141分,3.2班,3.4班总分140分。”成绩的最终结果,队伍中发出一声声叹息:“不会吧,就差一分……怎么就差一分啊,原以为能第一呢!……”看着孩子们低下的头,种种情感流淌在我心中,他们会有遗憾,他们的努力付出没有收获喜悦,我同样感到遗憾与失落。同时,我很欣慰。因为他们长大懂事了,他们想完成对我的承诺。(上次运动会我班第二名,这一次他们要夺得第一名,给班级夺得最大的桂冠。)我对学生们说:“我知道,你们很在意那一分。你们对一分的差距感到遗憾。”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啊,就差一分啊!再多得两分就好了。”“同学们,你们不应该遗憾,因为你们在操场上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已经证明你们的实力,足以彰显你们的魅力。不管怎样,你们在老师心里是最棒的,你们已经长大懂事了。现在一场运动会的一分差距,给你们带来的应是思索,是感悟。想一想,明年中考成绩出来时,如果真差一分没考上理想的高中,那才是真正的遗憾!其实,每一天都是场比赛,不要让我们留下遗憾!所以,同学们,加油!让我看到你们的真正崛起。”教室里响起了和谐的掌声。
学校里的每次大型活动都能为教师教育学生提供很好的平台作用,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此时的教育时机,从美育角度去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塑造,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三、借鉴艺术美育的特点,实现教育方式多样性
情感是美育的基础和先导,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审美教育以情感人的特点,“让心灵感动心灵,用爱心引领爱心。”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以真挚情感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可感的艺术形象,让积淀在艺术中的情感感动学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育教育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充分运用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形成良性的审美德育场,让学生在情的共鸣,美的欣赏和愉悦体验中自觉地认同教育和陶冶道德情操。
语文教育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语文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是无法割舍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育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如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研究: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对艰难险阻,“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总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育教育过程中,观点比较新颖,方式较多样,方法有很多可行之处。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之中,值得所有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践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6
2.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08页,1984年版
3.谭钊、王丽荣.论美善融通视域的艺术院校德育策略。[J]社会纵横2009.8,141页
论文作者:刘海杰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美育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学生论文; 主体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席勒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