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应云志

浅析如何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应云志

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应云志 223005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学生的阅读 能力提高要重在教会学生感悟,教会学生评价,培养学生自主 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 因而,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质和能力是语文新课改 的根本方向和关键之处。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感悟自主兴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语文能力的提高, 阅读是平台,学生没有阅读就没有积累,更谈不上口语交际和习 作。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对于学生的成 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多读书可以发展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今世界很多国 家都把学生的阅读作为国民教育中的一件大事去对待。这就需要 教师不断的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文章内 容,感悟作者的思想内涵,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语文综 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读赏并进,重感悟

教改中的探索故然可贵,但极左极右往往都是悲哀的事, 很多语文老师一提到阅读就是读书,除了“好”还是“好”,课堂 似乎热热闹闹,但实质上并没有感悟出课文内容中的真谛。我 在听一位老师上课过程时,整个课堂读得很多,而让学生评价 课文,感受内容时,却什么也答不出,总是“你真好,很精彩”, 整个课堂根本见不到学生独特的感受。一位有经验的学者说得 好,“没有德育的课堂是不合格的课堂,没有情感的课堂是苍白 无力的课堂,没有智慧的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课堂,没有文化 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当然,我并非排斥课堂朗读的意思,我 只是认为,优秀文章不去欣赏,不去感悟,实为惋惜。

苏教版教材特点明显,整个教材主干突出,课文优美,既 注重人文教育,又注重科学知识的贯穿。如《烟台的海》文中 既有大海的壮美,又有人海相依的和谐之美。《聂将军和日本小 姑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些课文既让学生认识伟人的 魅力,又要让学生感悟人文情操。这些多元化教材,单一让学 生朗读,文采能显露出来吗?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理解,强调阅读,以读为主,但决不等于 以“读”代替“阅读”。读赏并进,重在感悟,才能提高学生阅读 水平,才能使学生阅读能力提上层次,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二、读评结合,重自主

好的文章,越欣赏,越精彩。读是钥匙,但欣赏、评价, 再欣赏,再评价,才能读得透彻,文章“读进去,走出来”就是 这一道理。精彩的文章,读和欣赏只能称之为“读懂”而让学生 学会评价课文,感受课文,才能叫“读透”。

阅读教学,注重学生评价,这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 环,口语交际,自主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一环中都能得以提高, 现在各科都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让学生学会“评价”也 是课改的需要,在提高学生评价能力过程中,要让学生会评价, 老师要授之评价方法,要从文章内容、章法、语句中“评价”, 评价要多元化,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学生有一定能力评 价课文,就有一定阅读自主性,因为他们学会了判断、思维和 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有了读的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去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仅凭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远远不能适应学生阅读储备,学生有了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主动去积累。阅读 能力,它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能力四个 层次,积累能力很重要,学生学会了欣赏、评价、理解,他们 自然而然就会去积累。苏教版很重视学生积累,就谈成语这一 项,六年中就要让学生熟记一千多个。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单靠区区苏教版还不够,还要让学生上网,阅读大量课外书籍, 古今中外的名著,凡此种种,都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自主 阅读能力的提高,尚需循序渐进,学生阅读经常是囫囵吞枣, 效果甚微。老师要以课文为载体,指导学生阅读,而不能一味 地让学生自由、放羊式的去读书。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从整体 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段切入,培养学生欣赏、评价、积累能 力,鼓励学生争论、谈见解,努力营造像赞科夫所倡导的那种“推 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老师在课堂上,决不能摆架子,更 不能以权威的口吻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绝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

阅读教学,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 的提高关键在于注重学生欣赏、感受、评价、积累能力的培养, 所以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欣赏、评价尤为重要。绝不能把 课堂上成单一的读书课,简单的评价、表面的欣赏都是要不得 的。因此,倡导课堂民主和谐的教学作风,注重学生的自主欣 赏、自主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一环。

三、课内、课外,重结合

常言道:“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 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 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中国古代学习论认 为“积渐成学”是读书之规律。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语文教材 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 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 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 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 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如:学到《三打白骨精》,可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了 古诗,可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学习了《开天辟地》, 让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这样课内、课外有机结 合,学生就会乐意去读,自觉去读,真正保证阅读的广度,使 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潜移默化地培养 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习惯,重指导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学习上 凡是没有好的习惯的同学学习都不容易优秀,因此平时教师要 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如: 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 的习惯、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 耻下问”的习惯、利用工具书的习惯、“非思不问”的习惯等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语文教育论集》 [2]《语文新课程标准》 [3]高万同语文教育文集《语文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

论文作者:应云志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应云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