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钟》成功因素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简介
很少见到一个电视节目像《60分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王牌新闻杂志节目——那样能够连续播出近38年而为几代人所喜爱。它的成功不仅影响着新闻本身、成为新闻业的旗帜,更成为客观、公正、自由的新闻品质的象征和时代精神的标榜。该节目自1968年9月创办以来,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基础上,用简单有效的方式深入故事的核心,进入人物的内心,编排自由富有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样式。这种新形式使得重大社会问题在节目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得以展现,使观众如同亲眼目睹一般,不仅令他们触目惊心,而且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寻求解决办法。正因为《60分钟》再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原态,它被社会学家们称为“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60分钟》在美国声名显赫:它连续23个年度进入收视率前十名,五次收视率排名第一;它也是转播率最高的黄金时段节目,1999年更创下了1423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时段转播的纪录,每周约有1600万人会准时收看该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使其成为CBS的王牌盈利节目,多年来赚进约20亿美元。《60分钟》还是美国黄金时段节目获得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Emmy Awards)最多的节目——它75次获得了艾美奖!而这些只是《60分钟》历史上所获得各种奖项和所破的各种纪录的冰山一角。
《60分钟》每周一期在全世界主要电视台播出,每期包括三个社会调查性纪录片。通过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60分钟》使公众能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新闻故事。美国观众自身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渴望和ENG系统的发明使用让记者拥有自主的话语权,并将记者推到镜头前,节目杂志拼盘式的灵活组织方式、主持人的推出和明星主持人的塑造是《60分钟》笑傲荧屏的核心要素。
二、特点及成功因素
1)开头、结尾及结构
《60分钟》第一段画面通常是整个片子里最精彩的。所谓精彩,包括悬念的设置,通常是最怵目惊心、最难见到的镜头和图像。强有力而醒目的开头会让观众注目而不再走开。正如麦克卢汉认为的,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的真正价值所在。对电视来说,注意就是最高奖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才有后面可能的一切。《60分钟》的原则和多年制作经验的结论,就是让故事的开头充满力量,夺人眼球,让观众在看了第一个镜头后有兴趣再看第二个镜头。
结尾则有如落幕,《60分钟》结尾时的最后一句台词,一般刚好落在一个主人公的镜头上,场记工作十分到位。结尾完成了总结的功能,有时甚至是特地作一个结尾来配合解说词。
《60分钟》的节目形式是其成功的外在因素,而其本质就是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向观众讲述几个精心挑选的小故事。如果画面镜头回答不了观众的疑问,就通过解说来说明。《60分钟》十分注意各个片断加在一起能否构成很好的整体,可以交代清楚问题。不论是一期节目还是一则报道,从一个镜头内部事物的运动节奏和镜头本身的运动,到一组画面间的动静结合、远近搭配的组接,都体现出景别富于变化、场景转化自然顺畅、结构编排紧凑流畅、给人一气呵成的整体感和韵律感的特点。
2)新闻理念及立场:真相的标准
真相是个难以界定的模糊概念,然而它却是《60分钟》成功的内核。像《60分钟》这样的调查性新闻节目,真相才是观众最想知道的。虽然《60分钟》片子中很少有快速切换的画面,也没有强烈的节奏,但是真相更具震撼力——《60分钟》的片长比经常达到10:1,这就说明了真相作为新闻节目目的的重要性。
《60分钟》商业上的成功,首先表达的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和信仰。《60分钟》将自己定位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固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准则,即使面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压力也不屈服。面对公众和广告商谁更重要的问题时,《60分钟》做出了最好的回答——同样是不留情面地揭露报道。这种操作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正、独立的价值取向是一档严肃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安身立命之本。正因为如此,《60分钟》塑造了无法替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美国新闻业的象征和代表客观公正立场的偶像。
另外,《60分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观:新闻不但是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件,也包括已经发生的事件。节目创始人兼总制片人丹·休伊特说:“我对新闻的理解是:从没听说过的故事……我的好故事的标准是头天晚上的节目是第二天一早人们的话题。”①基于这样的节目定位,《60分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盲目追逐所谓新闻热点,除非在所有对热点新闻的报道中,《60分钟》发现了被忽视的重大线索,或是有自己不同的视角。《60分钟》看重的是创造自己的新闻,是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这种追求发出自己声音、不人云亦云的报道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下新闻严重同质化的现象也有一定的启示。
3)节目观
《60分钟》创作者执著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个故事讲得简单明了。其节目观是:冲突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构成好故事的基本要素。冲突的情节意味着故事是在时间空间中不断演进、不断向前发展的,故事不是点状散布的,而是有变化、有曲折、有冲突的。有趣味生动、引人注目的东西,是《60分钟》选择人物的最高理念。观众打开电视很容易就能辨别出《60分钟》,一是节目中的人物有特别大的面部特写镜头,有时甚至额头和下巴都不出现;二是只有《60分钟》才有这样的故事。
4)记者明星制
《60分钟》总制片人丹·休伊特对于想创办电视杂志节目的同行的忠告是:找到一个好的队伍,其标准是这些人尊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开放的头脑和眼界。而《60分钟》的鼎盛阵容堪称世界一流,不说极具传奇色彩的总制片、创始人丹·休伊特,单是每位记者都是美国新闻界“大腕”级人物: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埃德·布莱德利(Ed Bradley)、莫利·赛弗(Morley Safer)、斯蒂夫·克劳福特(Steve Kroft)、莱斯丽·斯塔尔(Lesley Stahl)、鲍勃·西蒙(Bob Simon)、安迪·汝尼(Andy Rooney)以及CNN首席记者克里斯蒂亚娜·阿曼坡(Christiana Amanpour)。
这样的豪华阵容是《60分钟》长期品牌积累的结果。近40年来,《60分钟》坚定不移地推行“明星制”,培养、塑造和推出了一大批名记者和名主持人。他们成为《60分钟》的品牌标识,正是他们成就了《60分钟》长盛不衰的神话。《60分钟》特别注意出镜记者在节目中的参与,在故事中记者既是引导者又是叙述者。这种策略的成功之处在于:主持人都是记者出身,通过大量采访实践的历练,对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洞察力,语言表达精当而富于生机。而且,将采访和主持融于一人有助于增强节目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5)重视电视声音
《60分钟》制作人认为声音对观众来说甚至比画面更重要,因为电视不仅仅是看的艺术,更是听的艺术。因此对采访的问题和解说词就力求准确和深入,成为非常重要的创作步骤,不亚于摄影师对每一个镜头画面的研究。而每一个《60分钟》的记者都是一流的写作者,他们对电视语言的娴熟运用,使画面语言富于表现力和形象性,节目中没有多余的叙述和画面语言。《60分钟》节目中,大到结构的编排,小到镜头内的画面组接,都体现了听觉语言的功能;高潮与低谷的错落有致形成了韵律和节奏。
另一方面,重视电视声音并不是简单等同于运用记者的第三人称的外焦点叙事策略来讲述新闻故事。《60分钟》的经验是:“我们故事的主角比我们会讲故事,我们所做的只是帮他/她讲好故事。”②因此,《60分钟》操作层面上的成功在于其核心,即用好方法讲好故事。这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在报道中的具体运用,也是电视思维的基本原则之一,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客观、真实。
三、不足之处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不足之处,《60分钟》也不例外。虽然它以特有的娱乐性深受公众喜爱,但它的风格也招来不少指责,特别是2004年9月《60分钟周三版》误报布什总统服役消息后。有人不太认可它的风格,认为《60分钟》将道德伦理的界限过分简单化:要么是英雄,要么是坏蛋,这是过分追求新闻故事震撼性价值的一种偏颇。另外,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本身应该处于一个中立的位置,客观地进行报道,而在《60分钟》里,记者俨然成了主宰故事情节的主要演员。最后,竞争压力不能成为节目还没准备好就仓促播出的理由。
四、启示
尽管存在是非,《60分钟》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遭受了批评,《60分钟》依然是很多新闻节目暗暗仿效的对象。《60分钟》从出生到壮大的轨迹,也许正是一种大胆创新的开阔思路和执著无悔的创新精神的体现,这也将拓宽新闻从业者的目光,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注释
①②(美)唐·休伊特著,马诗远、林洲英译:《60分钟:黄金档电视栏目的50年历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