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我国金融发展的理性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理性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c Development)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已逐步得到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并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主题。1994年,我国出台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作为经济中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获得良好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我国21世纪金融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金融资源的特征及层次划分
(一)金融资源及其特征
1、现代金融资源观。在现代货币经济背景下, 各经济主体通过参与金融活动,交换和转移货币资金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由此形成了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权与享有权的交换和转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经济学坚持一种狭隘的、静态的金融资源观,把资本或资金简单地视为一种生产要素。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特别是近些年来接踵而至的经济金融危机已十分深刻地表明:仅仅将资本或资金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是远远不够的。现代金融在保持和深化传统中介功能的同时,已在很大程度上衍生成为一种不依赖于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或独立存在,金融已不局限于资本或资金的借贷功能,而是更广泛、更深刻地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引导、渗透、激发和扩散等作用。因此,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和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的发展态势下,建立一种广义的和动态的全新金融资源观具有很大的客观必要性,这种现代的金融资源观认为:金融资源作为一种与自然资源相对的社会资源,它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①资本或资金;②与资本或资金紧密相关的其他金融要素;③资本或资金与其他相关金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功能。
2、金融资源的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存在形式, 金融具有许多与自然资源相同的共性,如稀缺性等,但同时也具备其不同于自然资源的个性:①强渗透性,即金融资源渗透到整个经济运行的每一个部门和环节,因此,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十分严重地影响未来经济金融的发展进程。②循环性,指金融资源在良好的运行环境与状态下可永久性持续利用,从而产生良性循环使用的效果。③高度流动性,指金融资源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国际化特点和趋势,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迅猛发展,通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创新的金融工具,大量的金融资源可以在全球各个市场之间快速转移,从而表现出集聚、融合、分散或互动的资源运动效应。
(二)金融资源的层次划分
1、核心金融资源。即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 它是金融资源的最基础的一个层次。在一定时期内,核心金融资源的存量与质量受客观经济环境和条件的严格限制,货币资本或资金短缺或超过经济发展需要都会制约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中间金融资源。它包括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是金融资源的中间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相应的金融法规等,金融工具包括传统金融工具和创新金融工具。结构合理的中间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中间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必然会引起金融秩序紊乱从而酿成金融风波。
3、高层金融资源。是金融资源的最高层次, 指核心金融资源与中间金融资源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高层金融资源是促使核心金融资源和中间金融资源有效发挥对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前提条件,金融整体功能的优化和健全,必须依赖于合理开发和利用高层金融资源。
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可持续发展,就是在遵循金融发展和内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根据金融资源的特点和层次,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使金融和经济在长期内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金融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金融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规模、数量的扩大,还表现为功能的深化;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还必须顾及未来的发展;金融资源同自然资源一样,同样应进行统筹规划、适度开发、提高利用效率等。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没有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有:
1、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性发展与质性发展的协调统一。 金融量性发展是指金融业在数量上的增长和规模上的扩大,具体表现为经济中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金融工具种类的增多、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别的增加,等等。金融质性发展是指金融业在质的方面的演进,具体表现为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金融资产的可替代性增强、金融活动的辐射面拓宽、金融对经济的渗透使用加深,等等。在目前金融风波此起彼伏的国际经济背景中,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兼顾金融量性和质性发展的同时,尤其应注重质性金融发展。
2、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金融宏观效率、 中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的有机结合。金融体系的效率来自三个方面:①金融体系中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功能和获利能力,即金融微观效率;②金融体系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程度,即金融中观效率;③金融体系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条件等宏观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适应的程度,即金融宏观效率。一般来说,微观效率是中观、宏观效率的基础和条件,中观效率又是宏观效率的保证和前提。金融可持续发展要求金融发展要兼顾三方面金融效率,在保证微观效率的同时,努力培养和提高金融中观和宏观效率。
3、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金融发展上的重要体现。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该理论包括“技术创新论”和“制度创新论”,后来诺斯等人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思想和方法,增加了制度和时间两个因素,从而把制度和制度变迁纳入经济增长模式之中,成为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的一块基石。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求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种更具效益的制度的变迁过程。制度创新往往是经济组织形式或经济管理方式革新的结果。熊彼特将技术创新概括为五种情况: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新原料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研究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与协调发展,它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上是经济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驱动力,追求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金融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样十分强调效率的提高,并通过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等)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而金融创新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因此,金融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要求和内涵。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衡量
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金融量性发展和质性发展的能力。为了保证金融活动按照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必须重视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衡量,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1、资源环境支撑能力。 这一指标主要用来考察一国或地区的资源满足其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程度,它主要由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共同构成。
2、金融体系的自身发展能力。 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金融体系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它主要由金融业人力资本因素、金融机构规模和结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金融资产数量及结构、科技发展状况、金融创新能力等因素共同决定。
3、协调运作能力。 这项指标主要用来判断整个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金融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能力,它体现了金融系统的整体效率及其综合功能的发挥情况。
4、国际渗透能力。 该指标主要用于评价一国或地区金融业在开放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对国际金融、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它反映了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一国或地区金融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四、我国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金融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一种适应金融资源特征、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金融发展观,我国现在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十分关键的阶段,如何依据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衡量指标体系,逐步实施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 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防范全球金融一体化下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国际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是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态势,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或正在改变国际金融、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进程。从而给各国金融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日益膨胀的金融风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不结合本国实际顺应国际金融发展潮流并逐步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国际金融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殃及本国经济和社会。我国在这次亚洲金融风波中所受影响不十分直接,但我们必须有金融忧患意识,尽快在我国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奠定基础。
2、 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纠正我国金融体系“量”和“质”两方面缺陷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这些缺陷的有效消除必须依赖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从“量”方面看:①目前我国银行业具有强大的垄断性,四大国有银行所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制约了银行业的公平竞争;②金融资产规模小, 1995 年金融资产同GNP的比例仅为129.2%,而美国1994年该比例为659.4%; ③金融工具种类少,目前我国金融投资工具主要为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并且金融资产绝大部分又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从“质”方面看:①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体制不合理、经营效率低下。不良债权积重难返,目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占比大,银行资产收益率低下,金融资源浪费严重;②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产权结构不合理,投机性强,没有发挥金融市场应有的作用;③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导致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困难重重;④中央银行体制存在弊端,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待加强,严重地制约了中央银行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
3、 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金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金融要获得健康发展也必须依赖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我国目前金融制度上存在诸多弊端,如产权制度不合理、法规法制不完善、金融体系管理体制不适宜、金融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等等,这都严重地阻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向前迈进。另外,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尚不发达,金融科技水平不高且各地区各部门极不平衡,也是提高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大力改革我国不合理的金融制度,提高金融科技含量,实行强有力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也正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要内容。
标签:金融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金融工具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