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5
摘要:现今,能源问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光伏发电因其节能、便利、高效等优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新能源产业。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法规的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充分的经济实力,同时存在较多的环境及市场发展方面的问题,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在该领域的发展不断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本文主要就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成本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成本分析;
前言:众所周知,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为了发电,使其代替原有的发电能源和发电技术,成为新时代下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发电技术,近年来,全世界都面临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巨大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太阳能以其环保、可再生及能量巨大等优点备受关注,我国光伏产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不仅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而且对于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现状
(1)2006年中国光伏发电设备的年销售量为15MW,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容量达到85MW。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600MW,2020年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2050年将达到200GW。 目前,我国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电力容量已经达到了600MW,这足以证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其光伏发电系统也在我国电力行业稳住了发展的脚步。但此类成果并不足以证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以趋于完成状态。就我国现阶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来说,其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仅仅只是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
(2)纵观我国市场,大多数加工和制作光伏组件的企业或工厂的规模普遍较小,且由于其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导致其工厂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设备简陋而落后,因此生产出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提并论。
(3)我国光伏组件的加工工厂在管理建设上,还缺乏对组件设计方案和加工工序的统一,而且不具备规范化的建设标准,在这样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更别说保证光伏电站建设的质量以及发电系统的建设质量了。因此开发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是立在必须的一项工作。
2 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实例分析
某国内企业运用在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技术组建了商业屋顶光伏电站,起建设良好的降低了土地建设成本,其太阳能发电站能够节省电能10到14瓦。另响应“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15年我国地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新增太阳能热水器60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光伏产值达1000亿元。太阳能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用途广泛。尤其是海岸线长、地域环境复杂地区,太阳能可供应岛上居民用电和渔民出海打鱼使用。城乡公交亭使用太阳能的棚顶,既能遮风避雨,又能充电照明。太阳能还可用于农村灌溉用电,解决景区、偏僻农村用电难,也可用于城市夜景工程,既经济又省力。
3新能源产业太阳能光伏项目的现状成本分析
(1)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现阶段,产业活动基于全球产业链的垂直分离使价值创造活动慢慢地打破了地域因素的限制、很多生产活动可以通过位于不同地域范围内的不同的企业的共同合作协助来一起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就目前该种类型行业的发展整体水平来说,国内相关产业仍然停留在最基础阶段,主要从事的还是电池片的制作以及其他一些基础性部件的组装处理,尤其是对于多晶硅的制作工艺仍然相当的落后,尤其是在能量的消耗以及可持续利用环节上的相关措施的控制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提高。
(3)同时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关键性技术水平还需进行不断地完善,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都要依靠其他国家的帮忙。运营的费用针对光伏发电的成本电价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相同的一个电站,假如运营费用被合理的控制在了2%,那么其自身的成本电价就可以变成1.87元/度;可是假如成本被控制在了10%,那么成本的电价就会提升到3.51元/度。所以,针对电站自身的运营以及维护上的成本好需要精细的去进行计算。
近年改善: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底和2011年初光伏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使光伏电站建设的初始投资大大减少。2009年3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的特许权招标结果,产生了1.09元/kWh的上网电价,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高不可攀。并网型地面光伏系统和附加在建筑物屋顶的光伏系统初始投资已经下降为2万/ k W p,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上网电价已经接近1元/kWh。离网系统的初始投资,也已经下降到约5万元/kWp。
4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企业的成本可控持续性发展战略措施
4.1 政府大力支持,扩大发展市场
(1)政府必须着力扩大我国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基本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发电上网发电的比例较低,除了技术水平因素外,太阳能发电并网消纳不足更多是体制性过剩。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能源需求增量大,而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例微小。因此应该采取与用户用电相结合的方式安装光伏系统,低电压接入配电网,实现就近开发就近利用。
4.2提高新能源技术创新,把控项目发展成本
目前新能源技术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全球的差距并不很大,但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要使我国光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要加大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其主要措施有:
(1)重点发展低成本太阳能级硅材料提纯工艺技术及其关键设备、高光电转换率的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
(2)发展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产品;
(3)支持开发大功率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发展硅锭和硅片制造、太阳能电池制造以及封装等光伏制造设备,形成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链,逐步实现太阳能光伏产业相关制造设备省内配套。
(4)重点支持开发或引进大功率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设备。减少国外辅助生产,降低整体项目输出成本,从根本上提高系能源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4.3转变新能源产业模式
调整新能源产业政策,把政策重点由过去的扶持产业转到培育与扩大国内新能源市场方面,促进新能源产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均衡发展。要改变补贴方式放大带动效应。将光伏发电补贴方式从补贴装机改为补贴发电量,从补贴发电端改为补贴用户端,补贴发电量可避免虚报装机、以次充好,补贴用户端相当于降低了部分销售电价水平,可比补贴发电端效率提高数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内我国所采用的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和发电技术还比较局限,成本输出比较高。这样的发电技术在人口密集地区的应用会受到限制,或者说这样的发电方式不能满足和服务于人口密集地的用电需求,因此,相关人员应在现有的发电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研制和建立新能源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并以此系统来满足人口密集地区的用电需求,降低项目所消耗的成本,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垫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研究会.关于中国能源战略及“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建议[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6).
[2]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年鉴(2010)[M].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010.
[3]国网能源研究所.2011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王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光伏论文; 太阳能论文; 新能源论文; 产业论文; 我国论文; 成本论文; 能源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