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未来成人教育的探讨_成人教育论文

对我国未来成人教育的探讨_成人教育论文

我国未来成人教育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未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特点看未来的成人教育

(一)现代科学知识的应用周期在缩短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学知识从发现到应用于实践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被运用到生产中去。新技术、新产品的陈旧速度在加快,这就使得职业、行业变换加速,也就是未来的产业变革加速。为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需要,未来的成人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行业转换能力放在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位置。因此,我国未来的成人教育方向应该是:

1、加大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各个专业都应有较扎实的、 较宽的基础理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实行学分制教育,使学生根据自身基础理论的层次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

2、拓宽专业面。要在雄厚的基础理论之上, 尽可能为学生设置较宽的、涵盖多个专业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打破目前只注重本专业课学习的现状。

3、提倡学生选修本专业课程以外的相关学科的课程, 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有多种专业知识,拥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知识的整体性愈来愈强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科学知识经过了整体化——分化——整体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古代的一切知识都汇集在哲学之中,继牛顿对力学的重要发现后,使物理学分化出力学,逐步又分化为热学、声学、电学、光学等分支,科学向微观方面深化愈来愈细,各门学科彼此独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解决高、精、尖问题时,又必须应用多学科协同攻关,于是出现了互相交叉与渗透,出现了大量边缘学科,从而把各学科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了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文化科学之间相互联结的整体。

适应知识日趋整体化的特点,未来的成人教育须将许多文、理、工学科综合,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管理才能,而非某一行业或专业的管理人才,在这一点,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育方式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哈佛大学设置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40多门主修课和选修课,要取得学士学位,必须学16门课,其中10门课的成绩,须在C级以上,共取得128个学分,还要住校两年,毕业后,可以进研究院深造。比如进入哈佛大学所属分院——商学院深造。哈佛商学院设置12门必修课和3门选择课。12 门必修课包括:管理战略与方针、管理控制、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与政府及国际经济、经营管理模拟训练、怎样做好一个总经理。这些课程并没有侧重于某一个行业,这一点不象我国的学院教育一般只侧重于培养某一行业,比如商业、工业、银行业的专业人才。

(三)科学技术知识发展的特点

1.知识总量增快。从人类知识总量翻番所用的时间不断缩短来看,知识总量的快速增加是十分明显的。据科学技术预测家推算,人类知识总量19世纪要50年翻一番,20世纪是10年翻一番,但21世纪 70年代是5年翻一番,80年代是3年翻一番。

从一门学科新旧知识的比重上看,也明显可见知识总量的加快增长。因此,我国未来的成人教育,将以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制度,取代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制度,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为核心,在学院教育中使学生完成自我设计和自我体验。未来的教学过程,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研究、索取、运用前人的成果,去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将是学习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为适应需要,目前应在成人教育学院中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应掌握新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

2.知识的陈旧在加快。与知识总量加快相对应的,是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据有关部门统计,60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五年后其应用性知识陈旧45%,十年后陈旧70%。因此,未来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必然比现在更加开放,它要允许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次再一次地更新知识和技术。为了接纳更多的成年人深造,学习的时间、地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要多样化。传统的必须到学校学习的观念和制度也将被冲破。

二、从知识的贮存和传输特点看未来的成人教育

目前的成人教育,科学知识的贮存与传输仍然是以书本、教师和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然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科学知识总量高速膨胀,也使科学知识日趋整体化、国际化。因此,仅靠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和书本加粉笔的知识传输手段,将不能适应人们知识贮存量和获得信息速度上的要求。因此,未来的成人教育,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加快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知识的贮存和提取实现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因此,未来的教育把知识的存储和索取的任务由人工智能完成,而留给人的任务则是创造和更新,同时还要让受教育者学会索取情报资料的方向和方法,学会用掌握的知识去开拓新知识。

知识的传输特点逐渐由教师在教室中的传授发展到电视、广播、教育卫星等现代化的传输手段。这些传输手段极少受时间空间限制,且又能迅速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迅速地去思索、探求、创新。

三、我国的教育目前正在发生的转变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育本身显然不参予直接的生产过程,但却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智能。由于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而今天的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技术成就。因此,我们现在培养人才,就要从世界未来发展和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需要着手。

(一)培养目标向“创造型”转变

传统的培养目标是“模仿型”,形式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而未来教育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拓创新,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强调在教学中去发展高度个性化的智力活动,培养既合格又有特色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向“复合型”转变

由于新兴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出现了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今后不少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未来的教育必须研究如何培养更多的掌握跨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四、适应未来教育的转变,加大成人教育改革的力度

为迎接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成人教育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打破现行专业划分过细、界限模糊不清的现状,把成人院校变成一个专门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的摇篮。银行院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已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比如银行经营管理系、信贷系,两个系之间的界限有必要到了划分成两个系的程度吗?不仅如此,银行院校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银行业的专业性特点和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一个真正的经营管理者,应该是能在各行各业都胜任的,而不是仅限于银行业。不仅如此,要经营管理好银行,不懂得其他行业的知识也是无法胜任工作的。

(二)课程设置上要拓宽知识面,注意打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银行院校目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侧重于与银行经营管理有关的内容。如银行经营管理学、信贷学、银行会计学等,而对其他行业的知识和专业特点注重不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观井口之天。

(三)改革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开拓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学院应鼓励教师以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授课程内容。比如,由学生上讲台讲课,台下学生补充、教师总结,课堂讨论、工作现场教学等。

(四)成人院校应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

(五)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和经费投资,应经常组织教师到实践中去实习、培训,组织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

标签:;  

对我国未来成人教育的探讨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