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新堡教育工作站 733105
摘要:语文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有着重大意义,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前言: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不断发展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还可以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自己的引导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现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一、加强学生词句基础训练
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是由多个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连接的,而句子则是由文字和词语构成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词句是最基本内容[1]。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句子的组成方式进行指导,期望达到句子的最理想效果,才能够将文章中的情感清晰准确的表达。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词句训练,让学生对词语和句子有更好的理解。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一段话或是一篇文章,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进行阅读。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阅读时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将相关的内容在文章中标注,也将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标出来,这样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与阅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高,在课堂学习中总是会出现走神、不注意听讲等情况,这将会影响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2]。所以,想要使学生从根本上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与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激起学生阅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使学生的阅读量在不断坚持的阅读中获得提高,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化阅读。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可以有效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悦耳的音乐、生动的视频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的注意有效吸引,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进而达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通过形象的图片以及生动的故事将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激发,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一边为学生讲述美丽传说,一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相传,在四五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上有一条小河,河中有一个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经过了这里,看中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就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无数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这便形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通过神秘的传说与形象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教会学生正确阅读方法
教师开展语文教学不仅是要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将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略读就是将文章快速、粗略的阅读。略读就是为了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把握。精读就是对整篇文章深入研究[3]。在开展精读时,教师要让学生与文章语境相结合,对文章进行全面的理解以及深层含义的探析。教师还要通过摘录、读书笔记等形式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阅读方法。教师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会使学生高效的开展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学习
语文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有限的,若是只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强调的是学生阅读的独立性,既是对课内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课内阅读的丰富与深化,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指导学生好书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多阅读积极、知识、思想等方面较好的文章。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学生圈定相关的参考书籍,保证学生受到正确思想的熏染。学生也要将自己在阅读中的优美句子、感受书写与记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结论:注重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关键的,关乎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词句的基础训练,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学周刊,2019(22):130.
[2]李好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18):124.
[3]周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117.
论文作者:王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文章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