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能源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小康论文,能源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能源发展任务
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能源领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我们在制定能源战略时,要全面了解今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和挑战。我国今后所面临的能源发展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问题,概括起来至少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任务和挑战。
1、保障能源供应,为GDP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实现GDP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要求有充足、清洁、经济可靠的能源供应。因此,今后的能源供应不仅要在数量上成倍增加,在能源服务质量上也要有根本性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生活不但要求更多的优质能源,更清洁的能源,而且要求更可靠的能源供应。而要保障能源供应,我国一次能源供应能力将至少以年均3%—4%的速度持续增加,相应的加工转换和配送能力也将同步增加,优质能源增长速度要快于其他能源增长速度。同时,能源供应能力的扩大,还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加速扩大的潜力,以便在经济出现超速增长、能源需求增长高于现有预期的情况下,可及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要保障能源供应,需要制定明确的能源资源战略,解决能源资源保障问题;要有合理的一次能源结构,以适应需求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要为进行长期大规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足够的投资来源和渠道;要特别注重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投资经济效益,因此要完善相应的投融资和运行机制。
2、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未来能源需求量大,国内资源又相对不足,这使我们将长期面临保持能源总量平衡和优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因此要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的数量,使我国能源结构不断向优质化方向发展。首先,要不断优化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今后20年优化一次能源供应结构的任务主要是:适当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提高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为此要实行多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方针,既要不断增加油气供应,也要大力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其次,要不断促进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质化,要通过不断提高一次能源的加工转化比重、提高转换效率和大力发展各种实用清洁能源技术来不断提高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优质能源的比重。同时,在终端用户中以天然气等优质一次能源替代煤炭。
3、构建符合国情的能源市场体系。能源行业体制改革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能源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体制性制约,行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在未来20年建立起完善的能源工业组织体系和行业管理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建立与我国能源发展相适应的能源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为经济、稳定、优质供应能源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依据。二是打破垄断,构建政府监管下的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保障市场竞争的有序性。扩大能源工业上下游开放程度,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能源领域。三是按照市场取向和经济规律,建立和完善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能源企业制度;打破行业分割,实现跨行业上中下游联合经营,讲求规模效益,改善能源行业的企业组织结构。
4、建立世界级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未来20年我国必须拥有接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能源供应体系,才能保障GDP再翻两番对能源需求的要求。为此,需要建立起面向基本完成工业化,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和初步现代化的能源基础设施。一是建立清洁、安全的能源生产体系。能源生产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煤炭行业要推行综合治理的土地复垦模式,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努力提高矿井水的排放环保达标率和利用率;建立煤矿安全生产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实现煤矿安全状态的根本好转。能源开采要走高效集约化的道路,利用高新技术建立高产、高效矿井和油气井,努力提高能源资源回采率。二是建立节能、环保型能源加工系统。到202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加工转换系统,煤炭洗、选和配煤比率达90%以上;建成以优先开发、利用水电资源、加快核电发展和逐步加大具有脱硫设施的火电为主的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力系统;建成依托若干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的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石油加工系统;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和技术管理水平。三是建立初步现代化、安全可靠的能源基础设施。到2020年,初步实现全国电力联网,经济、合理、安全调度的电力输配系统;建立安全可靠的石油运输通道和较为现代化的石油储运系统;基本上建成全国性的天然气管网和配气系统及保障安全供应的储气系统;减少能源运输损失,提高能源运输效率。四是建立起多元化、可靠的能源进口和输运系统,进口能源将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来源,是我国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建立确保能源效率持续提高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实现一番保两番。力争实现“能源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建立确保持续高效利用能源,促进节能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节能的社会共识,探求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节能法规体系和经济政策,完善法规监督和政策激励机制,通过市场引导消费者自觉的节能行为,合理降低能源需求量,减轻能源供应的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引导能源消费,是保障能源供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对能源需求会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结构、技术、政策的选择,可将未来20年的能源需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近8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保持在0.5左右,争取实现小于0.5。然而目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世界平均节能率仅为1%。因此,实现年均4%—5%的节能率,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干预。
6、保持能源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由于能源系统转变需要30—50年或更长的时间,重大技术发展一般需要几十年。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制定的能源战略中,要考虑能源资源结构、技术选择的长期可持续性,以确保能源战略的可延续性,为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有关分析认为,即使按我国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常规能源生产能力的高方案考虑,2030年之后国内常规能源生产与能源总需求的缺口也将不断加大,到2050年有可能达20亿吨标煤。如按常规能源生产能力低方案考虑,届时供需缺口可能达26亿吨标煤。要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的巨大缺口,一方面要求我们加快融入世界能源体系的步伐,通过利用全球性能源资源,取得能源平衡;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包括非常规能源,从需求和国内供应能力两方面共同努力。因此要适应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加速实现能源结构转变,也要确保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多元化。对我国能否实现跨越式能源战略,跨过石油天然气阶段,直接进入“后石油”时代,要作十分认真、科学和深入的分析。目前国际上有关长期能源发展的研究表明,在2050年,化石燃料仍将占据重要位置,即使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的情势下,化石燃料也将占60%—70%。我们必须把握后续能源进入大规模应用的时机,过于提前推动和被动等待都可能加大社会经济成本。
7、基本解决能源活动产生的国内环境问题。未来20年我国能源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表现为化石燃料大量燃烧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基本解决能源活动造成的国内环境问题,满足全面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显著降低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是未来20年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具体要求做到:一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较低水平,使由能源利用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要以城市能源结构优质化、煤炭清洁利用和强化汽车排放标准为突破口,确保两控区城市空气质量基本上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是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要以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和加大生态建设及污染治理力度为突破口,有效控制煤炭开采产生的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破坏、固体废弃物堆积、瓦斯大量排放等生态和环境问题。要以加大煤炭洗选力度、加快脱硫设施安装为突破口,基本解决电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等污染问题。三是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著降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明显提高。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降低单位GDP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不断提高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积极贡献。
8、建立能源技术发展促进机制。通过技术引进和自我开发,使我国能源基本技术在2020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发电、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炼制、煤炭安全开采和清洁利用,以及关键能效技术方面要形成我国自主的接近世界先进水准的技术体系:制定技术发展鼓励政策,促进现有和近期可商业化的技术的生产与普及。到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利用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能源生产与利用技术水平有条件也必须有显著进步。要制定节能政策,利用能效标准、产品准入制度、生产激励政策为先进节能技术创造良好市场,并进一步普及;制定技术合作政策,鼓励技术引进和流入,扩大本地化生产,降低技术成本,促进产业发展。要确立国家重大能源技术发展支持体系,集中力量对影响未来能源发展模式的重大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确保我国长期能源发展。鉴于能源供应能力、国内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全面的技术发展战略,着力研究开发下一代能源技术。我国要根据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确定重点技术,由国家投资,组织研究机构、生产企业共同进行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对于与我国密切相关的技术,如先进核电技术。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也要有独立开发能力。节能技术的研发也应成为我国能源技术发展的重点。
9、建立基本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保障能源安全要体现在国家能源战略之中。未来20年的主要任务是要基本建立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安全保障程度。除努力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多样化,建立可靠进口基地,完善进口市场机制等方面外,还要在具体安全管理和建设方面完成以下任务:一要建立国家研究规划和协调能源安全的必要管理机制。二要尽快建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手段,如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重要能源设施安全防护系统等,提高国家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三要建立、完善能源生产、加工转化和输送各环节预防生产事故、保障安全的管理体系和设施系统。四要建立符合国情的能源安全保障国际合作体系。
10、加快西部能源开发。主要任务是在环境和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大西部能源资源开发力度;尽快将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西部能源开发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要处理好能源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考虑能源开发因素;应及早解决西部地区能源运输瓶颈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财税政策使资源所在地获得应有的利益;制定具体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外资和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及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
二、能源战略总体框架
为完成上述战略任务,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能源战略总体框架可以表述为:走可持续能源发展道路,大幅度提高能效和充分利用国内外能源资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清洁和经济有效的能源。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我国能效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继续实现以能源翻一番保证GDP翻两番。实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资源战略,继续优化能源结构,以满足市场对优质能源不断提高的需求。加快能源工业改革步伐,建立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源工业体制,促进能源工业高效、健康发展。加强能源法律法规和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发达和较为完善的能源市场。加快国内天然气、水电、核电等优质一次能源的发展速度;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经济性;认真解决煤炭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稳步提高煤炭供应能力;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化进程;增加农村商品能源供应;建立积极主动的能源安全保障体制,确保能源供应安全。要实现以上能源总体战略,必须实施以下各项能源战略。
1、强化节能的高能效战略。我国必须开创有别于目前发达国家建立在大量消费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创造利用能源的高能效水平,通过提高能效和增加供应两方面的努力,实现能源供需平衡。为此,要制定节能提高能效的具体目标,取得社会共识,使我国能源利用强度在未来20年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节能激励机制,使能源经济走高能效发展道路;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必要的市场干预手段,引导市场的能效方向;要推动高能效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力争使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长期保持在0.5或更好的水平。
2、全球化的能源资源战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国际能源界早已开始准备和进行努力,以分享我国能源市场。加大能源等资源性商品进口,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国能源资源战略要跳出囿于本国资源的思路,从世界能源资源发展总趋势出发,进行资源战略选择。以比较经济为基本原则,根据世界能源资源的可获性和经济性,调整和选择我国的最优能源结构,加快能源优质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适合对路的能源。不仅石油、天然气,而且煤炭以至电力,都要放开眼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选择最经济和可靠的供应来源,进行更大范围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布局。同时提高我国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进而推动国内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于利用国外能源资源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克服和解决。
3、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战略。能源环境战略将从两个方面影响能源发展方向:一方面是环境因素会极大地影响终端能源需求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保护要求终端能源清洁化,因而可能引起能源技术和一次能源供应结构的重大转变。另一方面,也要求解决能源生产、转换、消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战略将对煤炭生产的污染排放、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破坏等问题提出严峻挑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和矿工健康问题也会成为能源环境战略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战略还将涉及整个能源的转换利用过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环境战略还必须回答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能源发展提出的各种挑战。
4、市场化的能源效益战略。能源发展既要解决增加供应问题,也要解决能源生产组织现代化问题。只有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通过市场,通过改革开放,才能求得能源系统的发展,才能解决能源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些难题。市场化的能源效益战略要解决能源工业体制改革方向问题,要解决能源行业垄断性组织结构同建立基本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目标的矛盾问题;要使我国能源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成本大大降低。
5、积极主动的能源安全战略。全球化的能源资源战略,要求有积极进取的能源安全战略予之保证。对于能源安全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化不利为有利。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综合性能源安全保障机制。要有建立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的能源走出去战略规划;政治经济外交一体化的协调机制,适合国际竞争的企业组织和支持机制,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多样化和经济化。建立长期可靠的进口基地;参与和改善国际能源安全保障机制,使我国的能源安全有恰当的国际区域和全球保障。完善能源市场和价格机制,减少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经济震荡。建立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性能源中断。
6、科技兴能战略。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科技发展是决定我国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实施科技兴能战略,以形成与我国能源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能源技术研发体系。然而我们在建设世界级能源体系时,不能走低水平外延扩大之路。能源基本技术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形成生产能力和得到广泛应用所要的时间更长,需要政府引导、激励和投入,国家要起主导作用,以国家的投入,集聚和吸引各方面的投入。要确立国家重大能源技术发展支持体系,集中力量对影响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在今后能源建设中能尽快起作用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要不断扩大国际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对于一些远期可能起作用的替代技术,应以技术开发研究和小规模验证为主,不宜仓促投入生产性应用。除了能源供应方面的技术研发外,要重视能效基础科技和创新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