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每组69例,基础组患者给予休息、吸氧、限盐、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强心等基础治疗,沙坦洛尔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随访1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沙坦洛尔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治疗前LVEF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沙坦洛尔组患者治疗后1、6、12个月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美托洛尔;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左心室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059-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每组69例,基础组:男44例,女25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7.46±12.43)岁,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14例,Ⅲ级41例,Ⅳ级14例,沙坦洛尔组:男40例,女29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6.74±12.01)岁,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13例,Ⅲ级44例,Ⅳ级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等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CT或心电图检查、病史等证实为慢性心力衰竭[2];无先天性心脏病、严重性窦性心动过缓等疾病;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肺、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有精神病病史;本次药物治疗禁忌症。
1.2 方法
基础组患者给予休息、吸氧、限盐、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强心等基础治疗,沙坦洛尔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即患者基础治疗结束后给予80mg缬沙坦口服治疗,1次/d,待病情控制后给予6.25mg美托洛尔口服治疗,2次/d,1周后调整为12.5mg,2次/d,此后依据患者耐受情况和病情每两周调整1次剂量,最大耐受剂量25mg,2次/d,持续12周,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或复诊等方式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的LVEF情况。
1.3 疗效评估标准[3]
患者治疗3个月后评估NYHA心功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NYHA心功能较治疗前降低2级或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NYHA心功能降低1级或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无变化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沙坦洛尔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发现沙坦洛尔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前者治疗后1、6、12个月的LVEF水平明显高于后者,表明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治疗过程中,基础治疗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控制病情,但在改善机体心室功能方面疗效较为一般。而缬沙坦可能通过选择性地与心肌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激活AT2的抗增殖效应,进而改善心脏舒缩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的心室功能而达延缓心力衰竭的作用,且美托洛尔可能通过与儿茶酚胺结合使β1受体上调,介导的心肌细胞的反应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进而抑制心肌细胞的调亡,同时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减少心肌细胞Ca2+内流,解除冠脉痉挛而降低对心肌的损害,有利于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和控制心律失常,进而发挥其抑制心肌重构、保护心肌细胞作用,最终达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和提高患者疗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学勇,李庆芹,葛志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1):19-20.
[2]黎伟强.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室率心房颤动临床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2):189-191.
[3]梁志朋,张日恒,许春霞.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4):5589-5590.
[4]陈颖.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98-99.
论文作者:赵国文,陈鲁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洛尔论文; 疗效论文; 功能论文; 基础论文; 心肌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