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优成长——基于中学书院制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论文_鲁江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518021

摘 要:书院是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或学术研究机构。我校建立了碧波书院、梧桐书院、翠竹书院、东湖书院、南海书院,建立了专业化书院课程体系和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实施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策略,实行学生自治、课程多轨、走课教学、导师辅导、社群联动,打造个性化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成长通道。

关键词:书院 课程 策略 操作 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1.当前办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1)大一统的标准化教育不利于人才最优成长。目前,中学教育教学都是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考试评价,导致千人一面、万人同语,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强调培养综合素养,但如果各方面齐头并进,培养的将是圣人,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所以学校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狂欢与多数人的围观,应关注挖掘学生的潜能,放大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成为独特的自己!

(2)教育脱离社会,学校办学追求被窄化。海外学校与国内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大多数海外学校没有围墙。有人说“围墙”导致学校对社会影响的拒绝,许多学校的“办学”被窄化为办理学校围墙以内的事务,抓教学质量成为许多学校的唯一追求,各类升学考试缺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具体要求。从课程设置看,学术型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一统天下,与社会联系较多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不过是浮在面上的“特色”而已。这种“围城造校”模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树起了一堵有形和无形的高墙。学校不是孤悬于社会之外的“围城”, 学校领导者要推倒心墙,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改变就教育言教育的孤立态度,开门办学,主动拥抱时代、倾听世界,使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紧密联系,才能登高望远,牢牢把握办学的制高点。

(3)教育脱离生活,教育教学偏离教育本质。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用灌输方法,对教科书中的知识不加工处理,照本宣科,脱离生活。这种教学如同将海鲜干货不经泡发、加工和烹饪,直接塞入学生口中,无法下咽,硬塞进去也会无法消化。历史课大事年表式的教学是没有血肉的教学;政治课教学出发点是好的,但空洞的说理易培养两面人;数理化脱离生活让学生望而生畏;德育工作也常常采用灌输方式,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的低效,学生去敬老院献完爱心回家后却对爷爷奶奶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些都是典型的两面人表现,是德育脱离生活的典型写照。

(4)教育教学及管理手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骄傲步伐。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人类社会从三千年前以“驿站”、“烽火台”传递信息,发展到以千兆比特的量、以光的速度交换信息,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有人说,如果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会替它去努力;银行业如果不努力,支付宝就会替它去努力;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会替它去努力;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车就会替它去努力。学校也是如此,如果不努力,不获得信息技术和其他前沿技术的优势,也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2.我校办学思想的本质诉求。

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最优成长”的办学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优成长,其主要内涵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根据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了“责任,尊重,准备成功”的校训。责任是确立人生的使命,即对国家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尊重是确立对待世界的方法,即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自己;准备成功是确立当前的目标,即为成功的升学作准备、为成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为成功的公民生活作准备,从而达到“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培养引领时代的杰出公民”的办学目标。

3.中学书院制的培养愿景。

中学书院制是学校搭建的一条促进各类人才成长的个性化发展通道,力图紧扣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化课程体系和自主高效管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开阔国际视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加快学生成长,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社会的个人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目标

1.基础性目标

实现“个性化、立体式、开放性”的书院制办学模式,建构“5+1”特色体系,成立五大书院即碧波书院、翠竹书院、梧桐书院、东湖书院、南海书院和体育俱乐部。

2.功能性目标

针对广东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实施“3+3”和“6选3”,即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6选3”,学生将在政、史、地、理、化、生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通过跨学科、跨年级的书院制办学模式,实现与新高考的无缝对接。

3.战略性目标

塑造三大特质(学校特质“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学生特质“思想自由、行为自律、人格自强”;教师特质“教学能手、科研专家、学生益友”);实现两大目标(办学目标:“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引领时代的杰出公民”)。

三、建立书院的思路

以“打造个性化培养模式,完善多元化成长通道”为探索起点,以“全面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持续创新”为实施策略,以“个性课程、自主管理、全面发展”为核心内涵,分阶段、有步骤、高水准地实现“个性化、立体式、开放性”的书院办学模式,致力于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深圳特色的中国一流书院制中学。

四、书院理念的确定与培养方向

在学校个性化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碧波书院、梧桐书院、翠竹书院、东湖书院、南海书院,促进学生个性化、专业化、自主化发展。

1.碧波书院。

以“格物致知,法天贵真”为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初中生。

2.翠竹书院。

以“厚德明理,博文精工”为培养理念,主要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理科特长生,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全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理科特长的优秀领军人才与社会精英。

3.梧桐书院。

以“尚文精思,博学笃行”为培养理念,致力将书院建设成为具有传道济世的价值信仰、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创新争鸣的研讨氛围、德业并重的育才目标的人文特色教育基地。

4.东湖书院。

以“求真尚美,厚德馨艺”为培养理念,以培养独领风骚、多才多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目标,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多元艺术通道。

5.南海书院。

以“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为培养理念,通过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成为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世界公民。

五、书院课程的开设

建立专业化书院课程体系和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书院课程学习和学生自治,激发学生的潜能,构建了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本书院课程体系(如下图)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校本书院课程体系)

六、书院的实施策略

1.实施个性化策略,促进每位学生的最优成长。

我校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开展课程设计,整合我校办学资源,建立了五大书院和体育俱乐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丰富和完善学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了年级管理模式和班级授课制,探索走班、分层、分类的教学组织形式。

2.实施社会化策略,构建开门办学的教育格局。

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文化交汇于此,并通过大众传媒及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就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以更开放的姿态打开校门,使学校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要求保持一致。我校对社会实践进行系统设计、整体优化,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等非教学时段,让学生走入社会,开展各类主题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和职业体验,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中了解社会,体恤民情,体验生活,奉献他人,规划自我,加快成长成熟。

3.实施生活化策略,让教育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我校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教育教学资源,点燃学生成长激情,催生学习的原动力。我们开设了贴近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成立了学生仲裁院、学生议事庭、学生自治会,建立了三权制衡的学生自治体系;成立学生公司、学生律师事务所等社团组织,让学生在各种生活场景中,使教育内容联系生活,通过实践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丰富道德情感。

4.实施智能化策略,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

深圳是世界信息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城市,也是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先进城市,要想保持这种领先地位,就要不断学习和创新。马云曾说过:很多人一生实际上是输在四件事上,那就是对新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因此,我们现在必须快马加鞭,跟上时代步伐,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全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5.实施国际化策略,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推动着学校的深刻变革,并为学校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重大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中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教材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现在,我们要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我校积极引入国际课程,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国际课程体系。我们建立南海书院,开设了英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课程,提升学生的国际语言技能;积极推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深化和姊妹学校交流合作,促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学校间对话与合作,开放视野,增强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七、书院制模式的主要特点

1.学生自治。

书院制的核心在于“学生自治”,积极推动学生自主管理,培养“思想自由,行为自律,人格自强”的学生特质;成立学生议事庭、学生自治会、学生仲裁院,构建三权制衡的学生自治体系;成立学生律师团、校长助理团,鼓励学生参与年级、书院、班级自主管理,培养民主意识和公民素养。书院内各项事务均由学生自主管理,以此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沟通协商、承担责任、民主监督、自我管理等公民意识和能力。

2.课程多轨。

根据不同的开发渠道设置有“国家课程+书院课程+社会课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倾向,结合国家的评价与选拔机制、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现状、教师的专业与研究方向,开发设计课程。

3.走课教学。

保证学生在个人学业规划中有更大的自主权,打破固定班级制下只能与有限同学交流的状况,使学生在不同团队中开展交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解放学生天性,培养学习独立性。

4.导师辅导。

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不仅指导学生学习,而且指导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化教育,做到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和谐健康发展。

5.社群联动。

以书院为核心,建设学生社群,发展学生社团和俱乐部。学生社群的宗旨在于汇集兴趣相同的同学,以社群活动形式自我培养、自我成长,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兴趣、自我管理、自主实践、自我教育,同时营造校园文化气氛。学校传统四大季活动“体育季、艺术季、读书季、创新季”为活动主线,周期一年,其它社群活动为辅线,灵活穿插。通过社团体验、课程学习、活动开展三者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系统的课程。

我校坚持“注重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致力于特色办学模式、特色课程体系、特色教育品牌、特色校园文化和特色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校实现新的跨越。

该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资助重点课题《中学书院制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批号:zdzz16029)成果之一。

论文作者:鲁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优成长——基于中学书院制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论文_鲁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