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外交战略思想的丰富与发展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外交战略思想的丰富与发展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外交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新世纪论文,外交论文,思想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伸张正义,支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正确处理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关系,主动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合作。”这是我党根据国际政治实践变化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趋势,对我党我国国际战略思想(外交思想、国际政治思想)所作的一次大的发展和飞跃。

外交政策依据和判断标准的重大发展

外交是国际交往和国际政治的重要实践活动及手段,外交思想、外交战略是一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一国在国际交往实践中,或者说,在制定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在评价外交实践和国际交往实践中,以什么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就变得至为重要,也可以说是外交战略的首要问题。

根据国际社会中外交战略理论和实践,占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应当成为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制定的直接和根本的依据。评价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外交成效等应以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为根本标准。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学派就从理论上论证和强调国家权力和利益的至高无上性,认为国家利益才是国家外交战略、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应当把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判断和检验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实践的根本标准。现实主义理论也一直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权者所信奉、坚持和使用的指导思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发展中面对着发达国家不公正的对待,也把自己国家利益作为自己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据,也把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衡量外交实践的根本标准。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也非常强调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一直把自己的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外交战略、外交政策和实施外交实践的基本依据,也把自己的国家利益视为衡量外交成效的重要标准。但我国在外交上一直把实现本国利益和承担国际责任作为自己的双重职责,在强调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对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交往各方的共同利益非常关注、非常尊重,并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作为重要的外交准则。在历史进入21世纪后,国际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坚决奉行以国家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单边主义,并以国家利益受到威胁作为先发制人的根本前提和条件。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是这一理念的实践结果。在这种大的背景下,2002年底召开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大政治报告在讲到外交和国际战略时,有十几处提到共同利益或共同需要,并把尊重和满足国际交往中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作为基本外交理念。2004年上半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对我们党的外交战略思想和国际政治思想作出了新的阐述、新的发展。《决定》提出:“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伸张正义,支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明确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确定我国外交立场和政策的依据,作为中国衡量国际政治领域一切行为的基本标准,作为自己外交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一重大发展,使我们党的外交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国际交往的真正需要。

为什么我党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制定外交战略及政策和判断国际政治行为的标准呢?1.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明显加速,世界从经济上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而处于整体中的成员利益有了明显区别于以往的特点。对方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也许就是自身利益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对方和整体的利益也许就是自己利益的一部分。对方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损害及减少,也许同时就是自己利益实现的障碍。这种整体、要素及功能的新特征,必然要求处于整体中的成员国对自己的对外政策和行为的依据作出调整,把自己利益、交往对方的利益和国际社会整体利益通盘考虑,并使自己的政策和行为有利于各方面利益的满足及实现。2.进入21世纪后,美国这个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及行为,严重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严重影响和损害了许多成员主体、世界整体及自己的根本利益。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仅没有使世界及地区更和平,反而使问题更复杂,使冲突和恐怖更严重、更扩散;不仅没有使科索沃人民和伊拉克人民得到更多的利益,反而使他们陷入无休止的恐惧、仇恨和贫穷之中。这种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方式也使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及美国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及损害。以美国为代表的所谓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3.历史进入21世纪后,经济上在共赢发展共享成果,政治上在互相尊重及借鉴中各自完善,文化上在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新的文明要求和行为规范。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争斗,太多的自私自利后的人类,越来越意识到,文明需要进步,行为需要进化,世界需要和谐,人类需要幸福。这是人类在新的世纪发出的新的呼唤。

我党在强调以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制定政策、判断行为的时候,对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作出了科学的规定。认为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人民的利益,各国共同利益的核心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离开人民利益来谈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是不科学的也是有害的。有些国家的统治者把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视为国家利益,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凌驾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上。这种离开人民利益,把统治者利益视为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做法是非常有杀伤力的。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名义上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伊拉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其结果是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尤其损害了美国人民和伊拉克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是统治者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而和平发展才是各国人民的真正共同利益。我党在外交政策和行为中强调人民利益是非常正确的,极为有利的,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

国际行为主体上的更高认识

当代国际政治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就是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在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和实践中主权国家被认为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主体。随着国际政治实践的不断发展,主权国家之外,产生了许多新的对国际政治有影响作用的行为主体,特别是主权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组成的国际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政治理论开始重视研究主权国家之外的国际行为主体的特征及作用,主权国家在实践中也开始重视这类主体的作用,但人们仍然是以旧的理论和眼光来看问题的。主权国家仍被认为是至为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国际组织仅仅成为主权国家可以利用的主体工具,有利用价值时就利用,没有利用价值或不利于自己国家独特利益时就绕开,甚至一脚踢开。美国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有这种观点和行为的主权国家及政治家也不在少数。这种观点和行为,既违背了国际行为主体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损害了国际政治领域的民主化。

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组织蓬蓬勃勃发展起来,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呢?1.由于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加深,世界各国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一致利益,也产生了许多矛盾,无论是共同利益的获得,还是共同矛盾的有效解决,都是任何单个主权国家无法胜任的,于是国际组织应运而生。2.由于全球化问题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如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疾病问题,等等,已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命运。这些全球性问题,再强大的国家也无法应对,只有国际社会协调和组织起来才能逐步得到解决。3.在实践发展中,以联合国为代表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和以WTO为代表的经济性国际组织,发挥了任何主权国家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人道主义和协调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国际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过去的亚洲金融风暴和今天印度洋国家地震海啸灾难及许多国家的选举,国际组织的贡献不能低估。

根据国际政治实践的发展变化和国际行为主体的发展现状及客观趋势,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和政治家都必须对国际组织这样的国际行为主体持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我们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有效发挥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我们党在强调充分尊重和发挥主权国家(大国、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地位及作用的同时,明确指出:要积极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我们国家为什么强调要在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呢?1.由于国际组织的跨国性,使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主权国家的特殊利益,能够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思考问题。2.由于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优势是协调性,使它在国家关系、国家矛盾及冲突等问题上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3.由于国际组织作用方式的间接性,不会像主权国家之间由于作用的直接性而难于接受,反而使同样的目的通过间接的方式而较容易接受。4.由于国际组织的多成员性、活动原则的一定民主性,使国际组织的活动及作用更能够体现出国际社会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再加上由于国际组织这样的国际行为主体的出现使国际行为主体的数量和类型增多,增强了国际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向民主化发展。

如何重视和发挥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呢?我们党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那就是主权国家应积极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交往中,主权国家的双边交往及多边交往的地位和作用自然不可低估,而主权国家积极参与并通过国际组织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从事物存在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来看,多种方式胜于单一方式,直线方式逊于网状方式,柔性方式优于生硬方式。国际组织本身是一个网状组织,是一柔性组织,它可以给人们提供多种存在和作用的方式。除此以外,任何主权国家由于实力而决定的地位及作用不同,在主权国家的双边及多边交往和影响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通过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弥补自己国家的不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由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政治中和国家交往中影响不大,更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组织,并通过国际组织发挥作用。

在当今国际组织数量众多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如何积极参与并通过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呢?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优先积极参与和发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作用。1.由于国际组织众多且层出不穷,如毫无选择地参与的话,一是经济实力不足以支付昂贵的成本,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也起不到有效作用。2.在众多的国际组织中,要善于分清起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起一般作用的国际组织和起专业性作用的国际组织。以此为基础,在实力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有重点地积极参与并支持发挥那些在国际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组织。3.在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应积极参与并支持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是迄今为止成员最为广泛、影响和作用最大的国际性政治组织。二战以后,在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的行为使联合国的地位、作用及威信大受影响,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联合国的存在价值,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的不可取代的地位及作用仍存在着基本的共识,就连美国也不例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既有责任又有义务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更应当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种活动,积极扩大通过联合国发挥作用的范围。

国际关系准则认识上的新进步

包括外交在内的整个国际关系中,决定和制约国际关系类型、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首先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不同的国际关系准则,就会形成和造就不同的国际关系的类型和格局。构建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一直是国际社会努力的方向。作为捍卫国际公正和主持国际正义的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创立和捍卫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就把构建和创立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义务和责任来对待来完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国及印度等国的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成员的合理要求,后来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成为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准则的基本内容。尽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20世纪后半期许多时候遭到一些霸权国家的践踏和破坏,但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并经常被作为谴责和批评霸权主义等行为的基本理论依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时代课题和任务,并提出和建议: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构建国际新秩序。虽然我们也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外的其他国际公认的准则也很重要,但仍然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核心,在党的重要文献中也没有把其他公认的国际准则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提并论。

历史进入到21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安全新秩序成为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家间政治经济等依赖性的加强,国家利益、国家主权等的内容、特征及其要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用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准则来构建国际新秩序就变得异常重要。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是科学的国际关系准则的基本内容,因为在主权国家存在,并仍是国际社会基本构成因素的情况下,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仍是基本而重要的准则和要求。处于21世纪初世界大变化的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显然并没有固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放,她以宽阔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互利合作”。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党的重要决定中将其他公认的国际准则放在了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提并论的地位加以强调和提倡,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新秩序和国际准则问题的认识上实现了新的发展和飞跃。

标签:;  ;  ;  ;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外交战略思想的丰富与发展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