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 北京 102445
摘要:目的:主要对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38名病患,给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手术,给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的方法进行手术,并在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总结。结果:实验组的麻醉时间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的临床麻醉效果,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小组病患术后恢复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治疗中,腰硬联合麻醉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的硬膜外麻醉,该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常规麻醉对人体的危害,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较低,因此值得被大力推广到髋关节置换术中。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现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的对象,研究者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病患。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71.4±3.4)岁之间;实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在59~91岁,平均(70.6±3.2)岁之间。患病类型:主要以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病症为主。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上对比分析,对照组不良发病概率为7.89%,实验组不良发生概率为26.33%,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实施对比。
1.2方法
在治疗研究过程中,两组病患所采用麻醉治疗方式不同,其中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在病患的腰椎L3、L4的间隙处借助医疗辅助设备进行穿刺,并将稀释好的布比卡因药物按比例注入到病患体内,后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生理反应将麻醉效果控制在T11以下的范围。但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置管插入时,要让患者保持在平卧状态下大约10min,之后再观察病患的麻醉效果,这时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则根据病患的麻醉平面和生理反应情况酌情注入5~8mL的0.5%罗哌卡因。而实验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的方法,将病患放置平卧状态,穿刺的步骤与上组无异,在穿刺成功后将25G腰穿针作蛛网膜下腔穿刺,等到脑脊液流出后,将1.5mL的0.05%罗哌卡因注入病患的蛛网膜下腔,但在注射过程中要将注射速度要控制在0.2ml/s,整个操作结束之后要将硬膜外导管经腰穿针置入,再根据麻醉平面和病患生理反应酌情注入3~5mL的0.5%罗哌卡因。术后两组医护人员要密切观测病患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液饱和度以及心电等生理指标,并做好术后数据记录[1]。
1.3观察指标
(1)两组的麻醉的有效率:显效:患者在麻醉治疗处理完成之后,无疼痛感,肌肉平静度和松弛度良好,手术中也并无出现药物辅助需求;有效:患者在麻醉治疗处理完成之后,手术中有稍微的疼痛感和不适,但经过注射辅助性镇痛药物之后能尽快恢复平静;无效:患者在麻醉治疗处理完成之后,疼痛感较为强烈,有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现象出现。麻醉的有效率是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两者病患的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无明显差异,属于正常控制范围。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医学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处理,其资料计数以χ2检验,计量资料则以t检验,上述两组数据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麻醉有效率实验组的有效率为100.00%,显然要高于对照组的86.83%,如表1所示。
2.2麻醉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麻醉时间(3.8±1.4)min,对比明显要小于对照组的(8.3±2.2)min,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这也明显要地于对照组的2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类疾病治疗方法,在现有的医学治疗领域已经有了较大的使用率。但通过临床治疗,笔者发现部分医生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会出现麻醉效果不显著等情况,这种情况会给病患生理和心理上带来较大刺激,极易引发患者心血管意外或呼吸抑制等症状发生,尤其是针对患有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病患老年患者而言,如果麻醉效果不显著就极易诱发手术风险。而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髋关节置换术对麻醉治疗方式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在手术中,麻醉治疗方案的实施不仅要保证病患的血流平稳,同时还要对病患的心脑供氧及心率等情况进行保护。在我院临床医学上常规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使用率不差上下,据不完全统计,常规硬膜外麻醉虽然可以帮助病患减少手术中机器操作和医护人员声音对病患造成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完成率。但却很容易引发病患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尤其是对老年病患而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明显高于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是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而研发出的一种新型麻醉方式,其临床优点在于所用计量小、易操作、起效快,对于临床上年纪偏大的病患可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2]。
结束语:本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两组研究中,麻醉的效果和术后恢复数据都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对比显示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这对提高我国未来临床医学手术效果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文俊.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应用的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v.925:52-53.
[2]张春玲.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应用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v.3;No.7828:5591-5592.
论文作者:李兴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病患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