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其在结构设计中建筑水平以及施工质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是现今我国建筑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介于此文章作者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影响因素;方法
一、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概述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结合科学技术知识,根据建筑物特点与当地地质特点,合理施工,使建筑物在一定环境要求下具有防止破坏的能力,以保证其建筑物安全。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行业法规、标准,在不低于建筑结构技术标准的要求下合理设计与施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地震的增多,人们对建筑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这种高标准、高要求下,建筑施工单位即要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又要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得效益、质量最大化。同时,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若有突发事件发生,也能够尽量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总之,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在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建筑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结构安全性存在的问题
1、建筑抗震度性能不高
不得不承认,在地震中,有许多建筑物因达不到抗震要求而倒塌,甚至危害到了附近人们的生命安全,使得人们对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异议,比如最近的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惨痛教训告诫我们:在建筑过程中,必须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作为重点,以达到建筑物即使在大地震的影响下也经受得住考验,从而减少因地震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于建筑抗震性能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规范,但未能达到上令下行的效果。时有因某些建筑公司对建筑的抗震性能不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不规范而导致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不能存活的事情发生。
2、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建筑企业逐渐增多,很多个人建筑单位纷纷成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也增多。但是从事建筑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建筑设计人员过于追求建筑物的美观,以期获得使用者或招标者的喜爱,却忽略了建筑安全问题,甚至有一些设计人员明明知道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却不予整改,而是一味追求外在美观,而对于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忽略不计,最终引发质量安全事故。还有一些设计人员思路跟不上潮流发展,填充墙虽然一般来讲不作为受力结构,但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也是会对建筑的梁的刚度、整体抗侧移刚度产生一定影响,在国家限制使用粘土砖后,现一般使用各种砌块作为填充墙,砌块与粘土砖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其受力特性也不尽相同,如果还按原来的设计思路来进行考虑,势必对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3、缩减建筑材料,管控力度不足
一些公司为了实现最大化利益,弃房屋的安全性于不顾,对建筑中所用材料大量的缩减,忽视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降低钢材的性能,使建筑结构的功能性都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就更无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其次,建筑物钢筋配筋率也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针对于不同的抗震等级建筑物需配以不同的钢筋率,以保证建筑结构更加合理性; 此外,建筑单位应用劣质钢材,使建筑物的承载等性能都无法满足一定要求,虽然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却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措施
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人员要转换自己的陈旧思想,正确对待抗震性能的重要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负责,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工作负责,应用自己的个人才智,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水平,让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体现自己的人本意识,积极配合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要深入理解“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理念,充分考虑非结构受力构件对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在结构设计时要多思考,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交出一份认真负责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计算软件只是辅助工具,不可过分依赖
随着结构计算软件的普及,结构设计师从手算逐步进入到了电算时代,但建筑结构计算软件再精确也是尽可能的模拟建筑物真实受力情况,与现实情况必然有一定的差别。有些设计人员过于依赖计算软件,奉软件计算结果为圣旨,认为只要计算通过了,就万事大吉,这是万万不可的。若想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就必须从根本入手,结合建筑结构实际,在充分理解规范的基础上,以软件计算为辅助,电算手算相结合,才能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掌握本行业规范是基本,还要加强与其他专业的交流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所有的设计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更新周期较长,所以输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熟练掌握本行业规范是基本面,结合设计人员实际工作,还要多与其他专业同事加强沟通,充分理解充分应用。比如笔者单位主要业务是通信产业的土建配套设计,随着我国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几乎每年都有新的通信技术产生并应用,对于土建配套的设计每年都有新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熟悉自己的行业规范,还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多交流,理论联系设计,才能做到设计方案合情合理,安全高效。
4、注重建筑的多重防护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设施的设计要多部门合作。在建筑结构中,要预留出足够多的消防和逃生通道,合理划分建筑面积中的公共领域。同时,建筑结构应该与建筑本身的功能相结合,使之能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实现建筑的功能性。
5、要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式
建筑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设计安全度不仅与政府相关,和房屋开发商和保险业、用户等都密切相关。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应该树立起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要对出售的建筑物的安全负责,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负责,在价格持平的情况下,要尽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度。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之前的尽量节省造价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我们应不断创新建筑结构的设计模式,建设出高水平的建筑物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6、保持结构的整体性
建筑的整体结构应具有整体性,保证建筑的主体结构在设计中是完好的。尤其是在设计大型地标性建筑时,不能为了实现建筑的标新立异而放弃一部分建筑结构。同样,建筑的整体性还要求建筑在突发较大荷载时,能够保持主体结构的完整,使构件之间能够科学受力,并且结构之间的作用力应该能够通过内部传递、转移出去或是内部抵消。
7、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需要定期的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设计人员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设计工作中;其次就是让设计人员意识到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结构设计的全面,提高建筑结构水平的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而设计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监管,防止设计人员为保证自身的利益而违反建筑结构设计规定的行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切实把国家对建筑物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从根本上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迪珊. 建筑结构设计总信息辅助确定与评价软件[D].厦门大学,2014.
[2]黄燕松.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问题的探析[J]. 城市建筑,2013,22:64.
论文作者:曹沛,贾青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安全性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