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的对话学习--中国教育与生活关系分析_教育论文

对话中的对话学习--中国教育与生活关系分析_教育论文

在对话中学会对话——试析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关系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杜威,想到陶行知。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理论曾经闪耀了一个世纪,为教育设置了一个永恒的命题,迄今仍有巨大的影响。综观陶杜的教育思想,无论“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都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命题,即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谓的“教育”“生活”都是指理想的教育、理想的生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简化了的、净化了的、纯化了的”生活,是符合儿童生长发展规律的非外加的、能促进美好生活的教育。但是他们都未更多更具体地论及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我们认为,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即生活,这是对“教育即生活”的具体化。为此,我们作如下阐释:

人的生活即语文生活。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语言最能表现人之为人的特点。人是“语言的动物”(卢梭)、“符号的动物”(卡西尔),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动物具有实践的想像力和智慧,而只有人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像力和智慧”。因此,人的生活之所以成为人的生活,是因为人能自觉创造语言这个符号,人的生活就是语文生活。而语文生活是指在一定时空构成的环境里,在特定的氛围中,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的富有生活意蕴的读写听说活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语文生活的具体活动——读写听说的实质,是一种对话。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育就是对话,而且是一种语文教育性对话。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它是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是学生作为人的需要而进行的听说读写活动,而不是脱离生活的模拟阶段或专为扣开大学之门的准备活动。其二,“富有教育意义”是指学生能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学会对话,即通过对话学会对话。目前的语文教育脱离生活,视语文生活为化外之物,以为读写听说只是工具,一味地迎合老师、高考的需要,不把它作为生活的必需,由此导致的学生厌学、畏学,教学质量下降自不待说,更严重的甚至“塑造”了学生的“双重人格”。反观思索,我们认为:语文教育必须回到生活,必须在对话中学会对话。

在对话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教育不再是盲目的训练,不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平等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是为了造就有生命、有精神内涵的独特个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语文教育回到生活,正是这一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

首先,生活能让学生回到人的世界 语文教育回到生活,就是让学生不是为了学习的需要而听说读写,而是为了人的需要去听说读写。比如阅读教学,解读文本是为了精神的需要,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进入新的境界,这样阅读就不再是为了完成课后的问题,而是成为学生自由自觉的行为,没有负担地解读文本自然是一件美好的事了。比如阅读《雷雨》,许多老师采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各个班级进行竞赛,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结果老师不费多少口舌,剧本就编好并搬上了舞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课文的理解也格外透彻。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编导演员们还大量地阅读了有关的资料以扩大视野,其中有一位饰演周朴园的同学为此还尝到了甜头,考上了大学编导系。再如写作教学,要使写作成为生活的必需,就得先使写作动机源于生活,让写作成为生活中不得不为之事。轰动一时的电视剧《大宅门》在央视上映了,导演郭宝昌在《我与〈大宅门〉》中说:“我自幼在大宅门里生活,成长于大宅门中,……大宅门里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血泪情仇,几度兴衰,我耳闻目睹,亲历亲为。酸甜苦辣,悲喜怒怨,无时无刻不在激荡我的情怀;我想把它献给读者,献给观众,这成了我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可这样一些人,魂牵梦萦地跟随着我,使我骚动,使我不安,我写出来了,拍出来了,我松了一口气,死亦瞑目了。”郭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写作成了生活的必需,好文章自然而来。那么,写作如何能成为生活之必需呢?回到生活,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沟通、融和、升华,写作自然便成了不能不为之事了。

其次,生活是兴趣产生的土壤 语文教育若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的训练、圣贤之道的传授上,而不能从学生的真正需要出发,那么,无论你采用了多么巧妙的教学策略,都只能暂时强化其外在动机,而不能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仅记住论述学习策略的小册子中的条文,并不能改进他们的学习,只有当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并改变他们的信息加工过程时才能改进学习。若学生没有强烈的要求改进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愿望(即学习动机),是难以奏效的。”因此,如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奥妙,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非常重要的。语文生活教育观认为,语文教育回到生活,就是回到了兴趣、动机栖息的土壤。生活中,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要,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兴趣:原始的山顶洞人出于生存的需要而有了制造工具的动机;人类的祖先出于交流的需要而发出了有意义的声音——语言;儿童看见飞翔的小鸟而产生欲飞的愿望时,才会探求“人为什么不会飞”……如王尚文先生所言:兴趣总是和需要相联系的,需要是兴趣的核心,兴趣是获取伴随成功而来的快乐的内驱力。有了生活的需要才会有求知的兴趣。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本来就是生活的必需,然而当教育者使其游离于生活之外时,便如同使鱼儿离开了水,再无生机。只有当语文教育回到生活时,语文教育才会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需要,学生因而产生兴趣,形成内部动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畏学之弊。

再次,生活是感悟获得的触发点 在人文理念、对话理论关照下的语文教育,不再是驯化型传授型教育,而是更重视感悟,即学生的“自得”。但感悟的获得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触发点。我们认为,生活就是感悟获得的触发点。因为生活为感悟的获得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环境、最大的空间、最具可能性的场所。大千世界,林林总总,蕴涵着无穷的奥妙;千奇百怪,五光十色,总引起人们无限遐思。语文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无限的环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的。西方当代建构主义学习观也十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创设一个开放情境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建构是教育的当务之急。正如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人有一种使自己成为有能力和有效力的持续的内驱力;能力和效力主要是学习的结果;能力发展有赖于学习,而这种学习是被环境中所察觉到的变化激起的。”生活就是激起学习的环境,语文生活就是激起语文学习的触发点。我想,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澡盆中发现浮力也是由生活而自得的吧。

总之,语文教育必须回到生活。语文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过人的生活,只有当学生(即“他者”)真实地流露所思所想,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需要,也才能凭其高于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去发现真善美、创造真善美。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要“诗意地栖居”,这才是生活,真实的理想的生活,才是对话。语文教育就是要回到这种诗意的生活中,回到对话中,才能提升人的价值。

可是,目前的中学生距离“诗意地栖居”实在太远了。教育理所当然应该追求生活的本真,生活的意义,使人真正地过人的生活。这样,对话理论的生活教育观才有依托。

那么,语文教育如何才能回到生活,学会对话呢?答案是:在对话中学会对话。

语文教育要回到生活,就需要对话,因为对话正是生活中人与人交往时不能不运用的手段。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进行的交流、碰撞、融合无一不是在对话中完成的,语文生活的听说读写也是如此。伽达默尔在其《文本与解释》中说道:“我所要阐明的语言的对话特征,不再以主体的主体性为出发点,特别是不再以说话者的指向意义的意图为出发点。我们发现,在说话中发生的事情不是意在使表达的意义具体化,而是一种不断地更新自己说话的努力。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不断地和一再出现的‘从事某件事情或卷入到某个人中’的努力……但是,正如上面我描述的经验所表明的,在这种经验中还有一种别的什么东西,具体说来,还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他者’的潜力,这个‘他者’超出了二者所要达到的共同一致领域。”这里所说的‘他者’是融合了对话双方而产生的新质。可见,我们在说话或写作,即语言表达时,并不仅仅是一种主题的表达,而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不仅仅是为了使对方了解自己,而且是为了使对话双方变成一个“他者”。语言的这种对话特征使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通过语言,人们反思,人们警策,人们修正,从而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人的真实得以显露。人在说话、写作甚至冥思时,语言都在不自觉地发挥其对话性能。因此,只要你能说、敢说、会说,你就有望接近“他者”为你呈现的理想境界。同样,听说读写要回到生活,就必须进行对话:同学与同学对话,撞出生命的火花;读者与作者对话,构建理解的桥梁;老师与学生对话,创造和谐的课堂;学生与自己对话,反躬自省,化合新质。对话是生活的内涵,更是语文教育回到生活的必须。我们把这称之为:在对话中学会对话。

一、语文课堂生活——语文教育性对话的主场地 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场地,它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而对话在课堂中具有特殊地位,我们必须采用各种教学策略进行对话。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换位思维,一个促成理解的良方。为了达成双方的理解,使对话双方真正成为“他者”,我们不妨来一个换位思维,即让双方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做事。如有位老师设计了一堂很精彩的课,让学生当老师,由学生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过程,自己去上课。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揣摩语言、讨论切磋,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也促成了同学间的友谊。而且,老师也发现学生其实绝不亚于自己;而学生则理解了老师劳动的艰辛,也不再把老师的付出作为一种工具来利用。换位思维使师生同样处于主体地位,因而对同一材料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假设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来上课,学生就可以按照他们的理解来取舍、组织教学内容,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选择、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将激发学生对教材进行钻研的兴趣。当学生在准备阶段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示解难的途径,由学生自己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交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变得活跃,主动参与程度会大幅提高,主动性思维活动也会大大增多。如果教师始终以“权威代表”的地位和身份存在,凭主观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很难建立起客观、公正的认识的,更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话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反观自己,便会升华自己,使自己高于过去,成为“他者”。假如你的学生在换位中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世界是如此的不堪,他如何不会反思而进步呢?

目中有人,是完成对话的前提。一个人,只有视他人为自己的平等合作者,才能使双方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感情,接受学生的感情,并相互交流感情,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对话。如文本的选择,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训练,教师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给他们时间,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必定会浓厚起来。当然,在发生偏差时,也可作适当的指导。又如写作教学,如何对待学生的随笔,是视其为“做文”——做出来的文章,还是把它看成学生心灵世界的反映?我们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后者,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的世界展示给我们,语文教育也才会完成人的教育。

“借出”自己,冒险之后总有收获。“欲想知道自己,应该先知道别人,而要想知道别人,就要欲擒故纵,学会把自己暂时借出去。”只有你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整个儿呈现在别人的面前,你才能整个儿地了解别人,而“你我”也才能得到身心的彻底解放。比如课堂上,当你讲错了一个问题,切不可躲躲藏藏,文过饰非,学生心中有数,他会在你的行为中学会虚假。教改先锋黄玉峰便是一位敢于出借自己的人,一次作文课,他和同学一起写作文,他在黑板上写,学生在讲台下写,然后让学生修改他的作文,自然会有许多指责批评。这就是冒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与学生融洽相处,也才能使学生学会对话,学会交流,并由此提升自己。

语文课堂生活是和谐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师生其乐融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二、课外语文世界——语文教育性对话的无限天空 生活处处是语文,除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外,语文几乎融合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现在的社会生活却或多或少地扭曲了人的生活,以致人的生活离学生越来越远。语文作为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应纯化这样的生活世界,使之接近理想的“诗意”的世界,进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

标签:;  ;  

对话中的对话学习--中国教育与生活关系分析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