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进退即存”的理性与欲望观_荀子论文

荀子的“进退即存”的理性与欲望观_荀子论文

荀子“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理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荀子论文,进则近尽论文,理欲观论文,退则节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欲观,即人们关于理和欲之间的关系的各种观点,理,指道理,即规律,原则,规范以及以之为基础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欲,指希求,即以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追求的总和。理和欲以及二者关系的问题,是人们随时都会遇到而又不能不回答的永恒课题,也是历代思想家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思想家们的理论体系不同,其理欲观也不相同。中国具有理论形态的理欲观,奠基于先秦诸子学。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理欲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荀子的理欲观,则具有博采众长,兼综儒道而集大成的特点。

荀子的理欲观,是以其宇宙观、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批评了在他以前的很多人在宇宙观、人性论和理欲观上的片面性的错误:在宇宙观上,他指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下引《荀子》仅注篇名);有人性论上,他批评孟子的“人之性善”为“是不然”(《性恶》);在理欲观上,他既反对它嚣、魏牟的“纵情性”,又反对陈仲、史的“忍情性”(《非十二子》)。他认为,这些主张虽然“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同上),但又都是片面或错误的。只有他自己的理论才是“体常而尽变”(《解蔽》)的,具有真理性和全面性。在宇宙观上,他推自然(天)而重人事;在人性理论上,他既以自然的动物性的情欲为人之本性,又以社会的伦理道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理欲观上,他既从自然人性论的角度说明了人欲的合理性,又从社会人性论的角度说明了节欲的必要性,从而得出了“进则近尽,退则节求”(《正名》),“以道制欲”(《乐论》)的理欲观。荀子的理欲观全面而深邃,具有鲜明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特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进则近尽

荀子对于“欲”有个基本的态度。他说:“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正名》)就是说,必须按照最高的法则“道”行事,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设法使欲望接近于满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则应当节制对欲望的追求,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原则了。

荀子关于尽可能设法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的“进则近尽”的主张,根于“天”而本于“性”。荀子的天,就是大自然。《天论》说:“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天”,即大自然的自然而然的生化功能,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为恶远也辍广”(同上),所以人们对自然界的规律只能尊重,而不能改变。

在荀子看来,人与万物一样,也是天的产物,因而具有天性。《天论》说: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就是说,人这个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包括人的情欲、感官和思维都是“天”生的,具有天性,都属于自然一类,不是人事所能改变的,因而,应该顺应人的自然要求来满足之,这就是“天政”。“天政”,就是自然规律。

荀子又进一步把人由自然获得的情欲,归结为人的根本属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正名》)就是说,人性是天生就的,情是性的实际内容,情与外物相接而产生的欲望,实际上是情的一种反应。既然情欲是人自然生就的本性,当然也就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只能按照“天政”来使之得到满足。

对于人的情欲的具体内容,荀子做了充分的揭示。首先,人的情欲属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荣辱》)

同时,人们对于这些天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追求,并不限于维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满足得越多越好: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同上)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可免也。(《王霸》)

这就是说,人们并不以吃饱、穿暖为满足,还要吃得好,穿得好,无限地积累财富。在享受上,人们的追求没有止境。其所谓“五綦”,就是人的五种感官的享受要求达到极至(綦)。

还有,人们不仅追求生物学上的满足,还追求社会上的名利地位: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榭甚高,园囿甚广,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影响,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合天下之所同愿,兼而有之。(《王霸》)

“天子”、“圣王”是最高的社会地位;“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是最大的社会名声,“天下之人应之如影响”是最大的社会号召力,再加上最多的财富和最充分完美的享乐条件,都是人们所普遍追求的。

对于上述人们无止境的欲望追求,荀子指出:“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虽不可尽,可以近尽。”(《正名》)这就是说,人的情欲不断向完全的满足接近,是人的天生的本能要求,也是人类应有的自然权利。这就是“进则近尽”的理由。

二、退则节求

荀子关于在有限的情况下节制人对欲望的追求的“退则节求”的主张,则根于“人”而本于“群”。《王制》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就是说,在人这个统一体内,既有水火,草木,禽兽一类的自然属性,又有其区别于水火,草木,禽兽一类自然物的社会属性(义)。《王制》接着说: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

“群”即有组织。这种组织,是人类为了“财(裁)非其类,以养其类”,“制天命而用之”(《无论》),即征服和改造自然而必须形成的合力。有了这种合力,人类才能使“牛马为用”,“宫室可得而居”。“群”,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社会组织。而这种组织是通过“义”,即人类社会的特有规律和原则的运用“和”成的。这也就是说,没有“群”,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而“群”,又是以节制为基础的。《富国》说: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

个人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全部生活资料,必须与社会上其他人合作,分工生产,进行交换,才能满足每个人的综合需求。而这种合作关系就是“群”。“群”是以“和”为前提的。不“和”就不可能“群”。人们在一起,追求相同,而且追求的数量和质量无限,可是社会却生产不出这么多产品来满足人人都有的无止境的追求,如果不对人的欲望加以节制,就必然产生争乱。争乱就不可能“和”而成“群”,从而生产就会无法进行,人们也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乐论》还说:

乱世之征,其他组(文也,服组指华侈),其容妇,其俗淫,其志利,其行杂,其声乐险,其文章(邪也)匿而采,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贱礼义而贵勇力,贪则为盗,富则为贼。治世反是也。

就是说,如果一个社会普遍追求享乐,从而形成了社会思潮,人欲横流,那就是乱世的基本表征,就意味着国家的衰亡。所以,欲而无度,是罪恶之源,对人的情欲必须有所节制。

三、以道制欲

荀子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合理的“度”是通过“权”之以“道”,即运用礼、乐的制导来实现的。

从天赋自然属性来说,人的欲望具有合理性,应该得到充分的满足,但是从社会生产的需要和生活条件来说,人的欲望又不能不加以节制和引导。荀子说:“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大略》)就是说,义与利都是人所不可缺少的,而其理想的境界则是“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同上),既要使情欲得到充分的满足,又要使之止于其所当止。为此,就需要“权”之以“道”。“权”,即权衡。《不苟》说:

欲恶取舍之权: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这就是说,从方法上来讲能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来反复地权衡、度量,全面地看问题,就可以减少失误。而具体的标准,则是以“道”作为“正权”。《正名》说:

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尝粹(全也)而来也;其去也,所恶未尝粹而往也;故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权不正,则祸托于欲,而人以为福,福托于恶而人以为祸,此亦人所以惑于祸福也。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从道而出,犹以一易两也,奚丧?离道而内自择,是犹以两易一也,奚得?

求所欲,去所恶,都未必能如愿,况且其所欲和所恶究竟是祸是福也很难说。所以,利害的权衡应该有个标准,而最正确的标准(正权)就是“道”。按照道来取舍,是以少换多;违背道去取舍,是以多换少,这是很明白的。所以荀子指出: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论》)

这里,“以道制欲”,不是使欲越少越好,而是使欲的满足恰到好处。《正名》说: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

这就是说,社会的治乱,不在于人有欲无欲,多欲寡欲。欲是天生的,关键在于人在思想上怎么控制它。人的思想是有能力控制情欲的,只要把握得合乎道理,社会就会治理得好。《解蔽》也说:“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把情欲的满足与节制做得适度、合理,就是理想的目标。而这里所依据的“道”或“理”的具体内容,就是指儒家所主张的“礼”。荀子说:

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富国》)

礼也者,人道之极也。(《礼论》)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论》)

这就是说,荀子的“以道制欲”,也就是以礼制欲。礼是具有等级内容的外在的行为规范和礼节仪式。“礼以定论”(《致士》),它所关注的是以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伦”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的定位,其作用是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论》)。这就是“分”,也叫“别”。通过“分”,“别”来规定人们的名分、职分、待遇,这也就是制欲。

荀子认为,以礼制欲有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明分使群”。《荣辱》说: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埶不能容,物不能赡也。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由于人的情欲相同,要求的范围和程度都是无限的,而社会又没有能力以同样的标准充分地满足所有人的欲求,为了既使人们避免争夺,又使社会能赡养得了,就必须用礼来区别人们的等级,造成社会的职业分工,使人们按照等级和职业分工,领取相应的报酬,这样,社会上下就会协调一致,“群”而有力。这就叫“明分使群”(《富国》)。由“分”而“和”,其中蕴含着“维齐非齐”的深刻道理。《王制》说:

分均则不偏,埶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埶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就是说,通过区分人们的等级差别和由其所造成的利欲满足程度的不同,就可以使“君臣不得不尊,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大略》),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人们之间的宗法等级关系,整个社会也就会有序而和谐地组织起来。这就是“维齐非齐”,它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

第二,做人的需要。《非相》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就是“别”,即人与人之间有上下、贵贱、长幼、亲疏的等级的区分,也就是礼义。“有辨”也就是以礼义来教化人,使之有礼义。礼义是后天人为的结果。人是通过礼义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性恶》);礼,“性不得则若禽兽”(《赋》);义,“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这就是荀子说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同上)荀子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性恶》)

尽管人的天生欲望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而无所节制,人的品质就会变恶。荀子之性恶论,只是说人先天有成为恶人的可能性,而要避免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导)”。荀子认为,人皆有可以接受“仁义法正之质”,所以,“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只要用礼义化解人的情欲,就能使人不再成为禽兽,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这就是说,以礼节欲,不仅有经济、政治上的意义,还有伦理上的意义,是做人的需要。

第三,可使人心平愉。《正名》说:

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响万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问而嗛之,则不能离也。故响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冕,其与无足无以异。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就是说,求欲而忘理,离开了礼的规范,即使得到了物质财富,也会使自己处于危境,引起内心的忧恐。由于忧恐之心的压抑,有再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甜头。不仅享受之感没有,而且还带来了危忧,如此情况,与自己追求享受的初衷正好相反。虽有了地位,但不是循理(礼)而得,其实不异于强盗;虽有了财富,由于忧惧而无享受的感受,不异于贫穷。这实质不是物为人服务,而是人被物所奴役。《正名》还说: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屋室、芦庾、葭藁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和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

只要是心理平静愉快,即使在生活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养身,可以得到切实的快乐。让这种人来治理天下,也会公而忘私地工作。这就是重视自己而役使万物。这就是说,以礼节欲,不仅有经济、政治、伦理意义,而且还有心理和生理上的意义。

礼,广义地说,也包括乐。荀子还特别注意音乐对人的感情欲望的引导作用。《乐论》说: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这就是说,乐起源于对于人们的感情欲望的正确引导的需要。好的音乐既满足人的“乐”的需要,又不流于邪淫,并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善心。

荀子突出地强调了乐的“和”的功能: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乐论》)

不同的音乐对人的感情欲望的影响不同。“中平”、“肃庄”之乐可以使民“和”而“齐”,也就是可以使人“群居和一”。“姚冶”之乐则会造成情欲的放纵散慢,从而引起社会的争乱。所以,通过“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同上),使人们规于道德之善,达到“和”而“齐”,从而使社会组织起来,这正是音乐的功能和义务。可见,礼和乐,是异曲同工的。如《乐论》所说:

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

乐之“和”是对礼之“别”的一个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节制、引导人们的欲望,从而规范行为、组织社会的作用。

综上可见,通过礼和乐对人的欲望的节制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抑制了人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的欲望,这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但是人们常常不能全面地看问题,所以,荀子说:

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之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说之为乐,若者必灭。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礼论》)

这就是说,礼对人的欲望的节制正是成就人的欲望的前提。它通过礼乐的调节功能,使社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其实质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同上),把人们欲望的满足程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水平协调了起来。

荀子建立在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基础之上的理欲观,把先秦的理欲观发展到了最高的水平。如前所述,他提出并着重论述的“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思想命题,排除了各种片面的、极端的观点,具有全面适中,博采众长的特点。荀子的理欲观也存在着阶级的朝代的局限性。如他对封建宗法等级制及维护这种制度的“分”、“别”、“辨”的道德规范的宣扬和辩护,就充分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意识。人欲的合理性仅从人的自然性角度加以论证,对人欲的当节制性仅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加以论证,在理论上也不无片面性。其实,人欲的合理性也有社会性方面的原因,例如为推动生产的发展而实行奖惩制度;人欲的当节制性也有自然性方面的要求。因此,当我们借鉴其理欲观中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不仅要赋予其适合于现时代的内容,而且要注意剔除其中体现剥削阶级意识的封建性的糟粕。

标签:;  ;  ;  

荀子的“进退即存”的理性与欲望观_荀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